民营医疗机构区域性信息化建设可行性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1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 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分析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现状和形势, 讨论建设目的意义,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建设民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与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化业务协同,对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与运营。
【关键词】 民营医疗机构;区域性;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2-041-01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政策的开放和鼓励,民营医疗机构队伍持续发展壮大,业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民营医疗机构以经营机制灵活、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开拓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等优势,满足了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2]。常熟市现有17家民营医院(护理院),如何引导民营医院(护理院)健康发展、规范服务行为、提升社会信任度和满意度是目前面临的一道难题。与此同时,常熟市还有部分小型民营医疗机构,包括41家门诊部,146家诊所、企事业单位卫生所、校医室等,这些机构都具有一些特定的服务人群,如学校学生、厂矿职工等。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较而言,这些民营医疗机构总体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便民利民措施不完善,缺乏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手段[3],未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信息业务协同与共享,成为新时期下监管的新盲点。
2 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现状
2.1 部分较大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基础
常熟市民营医疗机构中,部分较大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信息化管理机构、人员、硬件、网络和软件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但尚未实现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核心医疗业务系统,没有和卫生数据中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业务协同等系统进行对接。
2.2 一般规模民营医院,信息化基础较薄弱
一般开通医保或居民医保的民营医院,有医院软件信息系统,但功能仅限于结算、内部药品管理等,缺少基本医疗业务系统,未与卫生数据中心和区域医疗业务协同系统等进行对接。
2.3 较小规模的民营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基本没有信息系统支撑日常业务。
大部分规模较小的民营医院、门诊部、诊所等信息化设施与管理几乎为零,无信息管理人员,无信息化业务系统,未与卫生数据中心和区域医疗业务协同系统等进行对接。
3 建设目的意义
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以建设民营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实现与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化业务协同、对接常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与运营,推行全程监管模式。主要目标如下:
3.1 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目前,常熟市已建立了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该平台通过了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认证,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电子健康档案是贯穿居民一生的、涵盖各种健康因素的记录[4],医生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需参考患者的健康档案,并把当次的诊疗记录进行归档,电子健康档案在医疗服务和居民自我健康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也有责任和义务来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当然也有权利来进行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服务。
3.2 促进区域内医疗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
常熟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均已接入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初步实现了区域内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民营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可进一步扩大了常熟市医疗资源的业务协同、共享和信息互通。通过接入市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区域影像、心电、用血平台,可实现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的区域内远程诊断和共享应用。
3.3 提高民营医疗机构自身管理水平
民营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系统提供的规范化的管理和标准的临床诊断决策,帮助医生进行合理的诊断,减少医疗差错,同时也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民营医疗机构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间接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通过全面的信息共享,民营医疗机构能够获得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的诊疗资源和经验,能提升民营医疗机构自身业务水平,同时也为民营机构与公立机构之间的协同业务开展及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3.4 提升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
通过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采集监控信息,管理部门可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实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 “大处方”、“非合理用药”等违规现象、各类资质(机构、人员、开展科目等)、病历质量、手术分级管理等进行监管[5],范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相关诊疗信息,给医保、居民医保基金支付提供审核依据,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节省经费支出。
4 探索与讨论
对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综合摸底评估,制定本市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标准,明确各级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内容。建设结合常熟市民营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级别、职能和规模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建设。
4.1 总体框架
通过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常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主要通过五个层次建设,实现系统互联、应用支撑、科学监管的总体目标。
4.2 民营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化建设
大、中型民营医疗机构要建设符合常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接入要求,并能满足民营医疗机构自身业务和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如机构人员管理、收费管理、药品管理、物资耗材管理、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门诊住院电子病历、检验检查、体检、运维监管系统等。与区域医疗业务协同系统进行对接,接入常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调阅服务,通过区域平台接口实现包括医疗服务、医疗监控、收费管理、机构人员、药品物资耗材等数据的上传管理。
中小型民营医院、护理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等部门,可开发统一标准版本、集中式部署、B/S结构的 “医疗云”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解决中小型民营医疗机构的业务支撑应用和监管,信息动态更新至居民健康档案。“医疗云”平台主要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以费用为主的财务管理;以临床为主的患者服务模块,包括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门诊住院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浏览器等;以管理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块,包括机构、人员、药品、物资、耗材管理等;以监管为主的运营模块,包括运营管理、三医联动监管等。
4.3 民营医疗机构综合管理平台
建设民营医疗机构综合管理平台,实行医院数据日报制度,将每日医院的收费、诊疗、运营管理等内容,上传至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资源数据库中。通过对平台采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管理部门能通过平台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监管,如对各类违规现象、各类资质(机构、人员、开展科目等)、场地设备等进行监管;对医院病历书写规范进行实时预警监控和自动统计上报,对病历质量进行整体评估,实现对各民营医院病历的个案管理、全程管理和动态管理;实现手术分级管理的监控,包括按机构、人员资质进行手的术分级管理;医保基金管理部门,通过平台采集的患者详细的诊疗信息,对医保、居民医保费用支付进行审查管控,保障民营医疗机构医保费用的有效使用等。
4.4 建设资金采用政府财政资金+民营医疗机构自筹的方式,集中式“医疗云”平台可考虑由政府部门统一开发建设,各中小营民营医疗机构通过购买“医疗云”平台运维服务的方式来接入。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民营医疗机构区域性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手段来引导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朱培灵.民营医院信息队伍建设探讨 [C].2012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第五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论文集,2012.5
[2] 黃灵肖,方鹏骞.我国民营医院行业监管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04):15-18.
[3] 刘舒辰.民营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7):203-204.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