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诸多生态智慧,主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知止守中”的协调适度发展准则等。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教育生态思想,为我国当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而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生态智慧;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4-002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古代众多思想流派中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和精神,这些理念和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中坚,已经自然而然融入中国各个时代的教育思想中,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富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1 “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念
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众多哲学问题中,天人关系是所有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重要话题。多数现代学者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博大精深,这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尽管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天人关系认识各有侧重,但“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共识,即他们都强调天与人的辩证统一,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相互适应。这与可持续发展所推崇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的理念是统一的,可见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蕴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古代哲学思想中,天人关系中的“天”是指天地自然万物、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规律;“人”是指社会化及群体化的人和社会、精神及社会规律;“合一”是指二者互相交合、对应、协和的同一,此中有彼的渗透交融而物我一体的状态。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反映在人和自然的亲和互融及人的意志、理想、品格和自然规律的同体与共,反映在天道与人道、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规律的合二为一。《周易·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揭示了天与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2]“天”创造了宇宙间万物,天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同时自然而然地运行。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3]“知其性,则知天矣。”[4]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是完全一致的。道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认同“天人合一”的理念。老子认为这种统一应该是“道”为基础,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根源于“道”。老子把天、地、人等天地万物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的核心就是“道”。老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由天地而生,天地由道而生,即天、地、人、道的有机统一。庄子以老子的“道”为基础,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即《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精神境界,就是他所认定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
2 “道法自然”的自然生态法则
“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在老子看来,道者,先天地而生,是天地万物之源,这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总法则。
也就是说,道是物质性的,是最先存在的实体,但这个实体看不见摸不着,既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所不在的运行而又永不止息。大道无形,没有可供我们辨认的具体形状。但是道又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不与我们所认识的事物相同,它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早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是超越时空概念的事物。“道”通常被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最根本的运动形式和法则,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就是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它就是如此,它本该如此,它究竟如此,自然而然,不期然而然,无法说明其原因,无法追问其根本。“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老子将“道”运用来对宇宙万物的根源进行总结概述,老子还在宇宙本源的“道”上加上了一个“自然”,要“道”遵从“自然”,效法“自然”。也就是说,“自然”是“道”最高、最根本的本性,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规律和特征。“道”不能脱离“自然”,必须按照自然而然的规律办事。“道法自然”是指道的本质是自然的,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都要依照自然规律,都要依照自然法则。道法自然的重要价值在于告诫人们要遵从自然之理,所行所为不要违背自然之性,要回归自然的人性,而弃除人性的异化。
3 “知止”守中的生态伦理规范
“知足”“知止”,是老子反复强调的人生准则。他说:“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6]意思是样样都想要,过分贪爱,必然导致“大废”。取藏愈多,所招致的亡失也愈多。“知足”“知止”不是消极保守、不思进取,而是在进取中讲究实际,按照事物规律办事,克制人类自己的贪得无厌与过度索取,避免打破事物“度”的极限,破坏事物的整体平衡。
《老子》中有一句传颂很广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7],任继愈先生解释说:“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搅动它)。”[8]所谓“不常常搅动”,就是说要按煎小鱼的要求小心翼翼,不能随意翻炒,应适当地搅动。适当者,适“中”也。“中”是什么?“中”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平衡。“中”是不偏不倚,不多不少、不卑不亢、不走极端。老子知止、守中的思想告诫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不过分追求,适可而止,在万物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行事,这是维持循环往复的自然系统所应遵循的一条法则,同时也是对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道德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自然界承受的客观极限与人类行为的适度的关系。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万物都有其所能承受的极限,自然万物只要能保持自身存在的限度,控制过度超限,懂得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任意妄为带来的危险。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