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国际适老性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适老性高等教育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未来老年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以我国适老性高等教育的现状为基点,综观国际有关适老性高等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得出其在知识延展、空间扩展和人才汇集这三个维度上的发展特征及主要措施,从不同层面验证了明确适老性高等教育需求转向、提升适老性高等教育政策扶持以及加强适老性高等教育社会参与的前瞻性与重要性,并以此作为预测我国适老性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应对未来适老性高等教育供需鸿沟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老龄化;适老性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9)02-0040-08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16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 08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7%。[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伴随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降低,至21世纪中叶,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突破30%,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2—3]“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下去所产生的冲击将不亚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经济或政治革命”。[4]面对这一尖锐问题,众多学科结合自身的社会职责与知识体系展开了研究,例如社会学中的空巢现象、医学中的老年护理与康复、建筑学中的适老性空间营造、经济学中的银发经济等等,均将研究视线聚焦至人类生命的晚年。
一、适老性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此背景下,以“生命性”为学科立场,以关怀生命、成全生命为存在形式的教育学也主动发挥其社会服务与引领功能。[5]一些学者在梳理我国老年教育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发展特征,提出实施策略,也有学者通过比较分析来借鉴英、法、美、日等国老年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模式。这些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各有不同,但都将提升老年人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作为最主要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然而,早在19世纪30年代,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就提出:老年教育更应专注于提升老年个体内在的积极价值取向(Positive Orientation)和幸福感(Well-being),而不仅仅是对社会的被动适应与顺从。[6]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以及高文盲率影响的消退,以往非正式、低门槛的生活休闲、娱乐保健、职业技能等培训已无法满足老年人对正式的、系统化的高层次教育的需求。[7—8]预测和顺应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社交情绪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认为,人类目标的选择依赖于对时间的感知,机体的衰老会让不同目标的优先性发生变化,倾向于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有意义的目标和活动中去,并时刻保持积极效应(Positive Effect)。[9—10]老年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11]在传统认知中,老年人原型(Prototype)常被冠以消极词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逐渐意识到这一群体的活力。神经学家理查德·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的研究证明,“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大脑运行活力并未呈下降趋势,80岁甚至90岁的人类大脑依然功能齐备,运转正常;年龄增长并不意味着脑细胞数量的骤减”。[12]此外,美国国家教育统计局(Nationan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数据也显示,1990—1999年间美国55—64周岁的老年人参与适老性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for Aged Adults, HEAA)的人数比由23.0%增长至35.3%,65周岁及以上的则由10.5%增长至18.7%。[13]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了老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行性,适老性高等教育便是对此作出的适应性回应,即在老龄社会,高等教育通过为部分“有文化基础、有精神追求、有自我要求、有空闲时间、有经济能力或有社会资源”的“新型老年人”提供具有激勵作用的高等教育环境,并借助专业化的课程体系、情境体验与师生交互,满足晚年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心愿,保持社会参与度,以便达成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人生。[14]
二、我国适老性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思想与西方“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产出性老龄化”(Productive Aging)、“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现代理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空间意义上看,我国适老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植于老年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华文化土壤之中,具有特殊性;从时间意义上看,各国适老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都将由救济性、福利性的被动响应转变为文化性、多元性的积极引导,具有普适性。因此,在分析我国适老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和参考先进发达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与阶段进程,对预测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的老年教育伴随着干部退休制度改革而产生,并随终身教育理念影响而发展。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退休制度,这一政策规定的出台促使一批老干部、老职工将工作热情转移到充实退休生活、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之中,于1983年自发筹建了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后改名为山东老年大学),掀起了全国性的老年大学建设热潮。1983年至今,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各部委共制定出台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条例15项,其中与老年教育直接相关的有12项(表1)。通过对比文本内容发现,老年事业的建设目标由最初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1994年)发展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1996年),最终扩充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006年),政策导向由自发性的“学”逐步转为自发性的“学”与服务性的“教”相结合;老年教育的重心也由“为老年人提供物质文化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2000年)转化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为社会提供服务”(2016年)。这两方面的转变体现了老年教育的办学性质从“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活动发展为政府支持的公益性、全民性活动;教育资源供给也由社会对老年人的单向输出发展为双方互享。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