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流动的新趋势及动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学生流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国际学生流动的新发展逐渐改变国际高等教育的格局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国际学生流动的相关数据和报告的分析,发现国际学生流动数量持续增长但留学目的国学生数量不均衡,呈现学历高端化和STEM领域受追捧的发展趋势,流动成本、学费和教育支出、教育质量、质量认证、移民政策是影响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关键因素。国际学生流动为国家外交与经济发展、高校文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多重回报。
  关键词:国际学生;学生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6-0047-07
  收稿日期:2018-06-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规划项目“创新发展视野下美国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研究”(17YJA88001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美国高校国际化办学发展路径及借鉴研究”(C-b/2018/03/05)。
  作者简介:马嵘(1981-),女,山西忻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程晋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研究人員;南京,210003。
  全球化浪潮和世界大学排名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发展战略,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要求。因而,国际化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际学生流动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各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些年来,在知识经济和高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远赴异国寻求优质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流动的程度、频度和广度加速上升,流动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强。国际学生流动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不仅构筑了学生发展新的全球网络,同时也成为各国增强全球影响力和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国际组织数据呈现出国际学生流动新趋势
  国际组织与机构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团体如国际教育协会(IIE)、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等。这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为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教育研究,每年或定期发布国际教育研究数据,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通过分析这些国际化发展的数据,我们可以理解和洞见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转变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出现的革命性变化和国际学生流动发展的新趋势。
  (一)国际学生数量庞大,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目前,全球有超过500万的国际学生,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67%。根据OECD的预测,全球国际学生的数量2025年会达到约800万。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国际学生流动会继续增长约60%。OECD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人数的增长基本能反映全球国际学生的发展趋势。2005到2012年间,全球范围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学生数量增长了50%[1](P329)。2013到2014年间,OECD国家国际学生流动增长了5%,比利时、新西兰和波兰等国的增长幅度约为20%,大大超过了平均增长水平。2015年,OECD国家共有330万国际学生,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学生数量持续增长[2](P286)。
  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2017年美国《门户开放》(Open Doors)报告指出,2016~2017学年美国高校国际学生数量高达108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了3%,实现了11年连续增长[3],美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输出总数占世界四分之一。据统计,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与此同时,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4]。中国学生的跨国流动以及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国新生力量的崛起对全球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国广泛,但分布严重不均衡
  2014年全球450万国际学生中,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八个国家接收了全球69%的国际学生。从区域层面看,国际学生倾向于以OECD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国。2015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四国接受了OECD区域内60%的国际学生,但各国国际学生数量明显不均衡。30%的国际学生选择美国,14%的人选择英国,10%的人选择澳大利亚,仅有6%的人选择加拿大。
  欧盟一体化进程促使欧盟国家间国际学生流动频繁。2015年欧盟区域内共有152万国际学生,约82%欧盟国家的学生选择其他欧洲国家留学。德国有42%的国际学生来自欧洲其他国家,荷兰学生占比为57%[2](P290)。相比欧盟,虽然北美对国际学生极具吸引力,但北美地区间国际学生流动占比并不大。加拿大7%的国际学生来自北美,而美国的北美学生只占3%。来自拉丁美洲的国际学生仅占美国和加拿大国际学生总额的6%。相比欧盟,北美国际学生流动的形态更为多样[1](P332)。
  从国际学生来源地看,亚洲学生依然是主要群体。2015年OECD国家高等教育领域共有156万国际学生,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别以44%、16%、15%位列前三,共接受了约四分之三的亚洲国际学生,可见这三个英语国家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十分强大。但从绝对数量上来说,美国仍然是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中国依然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中国学生占OECD国家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学生的39%。印度是第二大国际学生来源国,50%的学生选择美国,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8.6%[2](P290)。亚洲已经发展为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最主要的国际学生来源地,为国际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动因 高等教育 新趋势 流动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