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论的角度谈在中国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 在中国开设英语课程非常必要,因为课程的本质目的在于指导课程实践,解决课程实践中的问题;而其与教学论交叉并列的重要地位及其实现教育目标的作用,进一步对这种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本文将从外语课程论的角度阐述在中国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
关键词: 课程论 中国开设英语课程 必要性
一、课程与课程论
1.课程
进入课程领域,人们首先要问的是“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外语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从本体论的层次来说,就是研究外语课程的本身是什么。从哲学世界观上看,本体论就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本体论是整个哲学中最抽象的研究领域,主要探索万事万物的起源、本原、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动力(桑新民,1993)。“课程”一词为我国所固有。课,指课业,就是现在所说的教育内容;程,有程度、程序、程限、进程的意思。课程就是指课业的进程(陈侠,1989)。历史上,对课程共同要素的实质性内涵,如目标、内容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之类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在陈侠(1989)的书中,提到了比彻姆对“课程”一词的理解,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指学校教育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二是指学校课程是设置、实施和评价;三是指学科的领域。英、美教育书籍中用的课程一词是“curriculum”,这个术语是十九世纪才开始使用的。对当代最有影响的关于课程实质性内涵的探讨,还在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三大课程理论流派:早期以夸美纽斯、斯宾塞等人为代表,后期以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以卢梭、杜威等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课程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批判主义课程观。上述种种流派,无异都是课程理论,且影响非同一般。课程的理论基础问题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的充分关注,课程论也就成了研究的重点。
2.课程论
课程思想源远流长,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由此,美国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指出:“课程有一久远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所谓课程论,在《教育大辞典》解释为:“也称为‘课程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顾明远,1990)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理论是人们关于课程问题的基本观点、思想。人们常常把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的著作《课程》视为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1981年出版的美国课程论学着比彻姆著的《课程理论》一书第四版,明确提出“课程理论是教育学的下位理论”,并且列举了行政管理理论、评定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评价理论作为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陈侠,1989)。课程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教学论的不可包容性。另一方面,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概念、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已经确定或有突破性研究成果,它从教学论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跻身于教育科学之列的条件已具备(郝志军、高旭兰,1996)。这样的研究发现使得课程论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有了质的飞跃,从教育学理论下的一个分支成为了一门与其相当的独立的学科。在刘彦文(2006)看来,课程论无非研究三个问题: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的问题,即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对此三者进行导引和反思的课程评价四个基本环节。如果用课程论的思想来指导英语教学,那么英语教学就涉及到教英语的什么、为什么教英语和如何教英语。
二、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在英语课程中其工具性功能与人文特质,有如血肉同构的生命体,相互渗透和融注,共同构成英语课程的基本要素。所以,英语学习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不是单传的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英语课程既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自身的文化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注重对人性和生命的关怀。不过与此同时,英语的工具性更是不可小视的,学习一门语言,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学习对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新做准备。学习英语不仅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英语课程标准》,2002)。所以英语课程的开设,不仅指导了英语的教学,实现了学校教育目标,而且扩大了英语的人文性的影响。
三、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这使得沟通时所必要的语言更显其重要性。目前,英语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因此,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必须和必要的。另外,要活跃于国际社会,就需要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基于一定文化了解的沟通,才能达到在国际社会的文化交融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棠.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侠.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