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基于2008~2012年我国国内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围绕课程研究的总体趋势、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对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课程;课程研究;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021-03一、问题的提出
追溯课程发展史,尽管古代的课程思想源远流长,但是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教育研究中相对独立出来却是20世纪初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论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小到不断壮大。尤其是随着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论研究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对课程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那么,近年来课程论研究在我国的进展如何,有怎样的研究倾向和发展趋势,存在什么问题,将成为本研究的问题。这对更好地促进课程论研究的发展,进而为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2008~2012年我国课程研究5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回顾,找出课程研究发展的关注点和脉络,在对已有研究内容的梳理上,反思及展望我国课程研究的走向。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全球教育展望》、《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三种学术核心期刊中2008~2012年发表的有关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研究总体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近年课程论研究的脉络和方向。
三、研究内容分析
1.相关研究文献的总体分析。通过对三种期刊的查阅、检索、整理,共得到2008~2012年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课程研究的文章208篇(重复刊登的论文、政策宣传、信息动态、会议综述、学术评价、书评等除外),年平均42篇。从不同期刊的发表篇数看,《课程·教材·教法》发表课程相关论文84篇,占40.38%,其次是《教育发展研究》,发表74篇,占35.58%。
从期刊的年代发表量来看,国内课程研究的文献量每年都保持着一定的发文量,2008年达到发文量的高期,此后几年虽有所减弱,但仍是研究的一块热点领域。从期刊研究内容的发文量来看,依次为:课程实施相关的文章70篇,占33.65%,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文章53篇,占25.48%,课程基础相关的文章18篇,占8.65%。
2.相关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对208篇课程研究论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大致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课程涵义、课程基础、课程政策制度与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新课程改革。
(1)课程涵义的研究。关于课程的涵义,虽然有多种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等。
由于受我国本土课程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外多元课程本质观的影响,课程的涵义在不断地丰富,不断有学者从现象学、性别学、后现代观、生态学等方面进行阐释,从而使课程的涵义更加多样化。但同时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课程概念内涵繁杂和外延模糊趋向。对课程涵义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实施课程。有学者在现代背景下,对课程内涵作了严密的探讨,从基本属性、结构属性、生成属性等层次进行分析,帮助把握课程的相关边界。[7]部分学者也指出,对课程的理解要从“事实”转到“实践”,“课程理解”和“课程开发”走向整合。[6]每一种有代表性的涵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都隐含着学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并不是选择何种课程的涵义,而是要明白不同涵义背后所指明的问题以及其缺陷,从而做出明确的选择。
(2)课程基础的研究。在课程论的理论基础研究中,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是其主要研究内容,尤其是文化学的研究呈现繁荣状态。赵书超、刑秀茶从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课程本质,分析课程中所隐含的文化学现象以及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建构课程。另一方面,近年来课程的基础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以人为本”为中心,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来阐明如何建构课程。如从“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来支撑”这一观点阐述人、知识、课程的关系,[8] 倪娟、李广州提出课改中应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些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的观点。这一方面,与我国教育方针的指向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加关注学习者这一主体。
(3)课程政策制度与管理的研究。课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对课程的一种建构,课程政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规约、保障、促进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多围绕如何进行课程政策的制定、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政策以及课程政策中的缺失等进行分析。如屠莉娅指出,课程政策在实践中生成与演进,要从形式规范走向实质规范,从文本走向行动。另一方面,李孔珍、王嘉毅从影响政策制定的因素入手,指出校长、教师、学生都应该成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总的来说,人们日益意识到这一研究的重要性。与原有研究相比,不仅仅关注文本的政策性文件,更加关注政策实践的有效性和适切性;不仅仅关注课程决策权力分配的均衡化,更加注重全员参与课程的过程。
(4)课程实施的研究。美国詹姆斯·安德森说,“政策方案对政策目标的贡献率只占10%,其余90%则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①因此,课程如何实施以及实施效果如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近年来课程论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课程实施的取向。主要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新取向,这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价值,从不同方面解释了课程实施的本质,但这三种取向也各有其局限性。“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变革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②近年来,学者们不再是追求单一的实施取向,更加倾向于取向的整合。孙宽宁、唐江澎、赵文平、刘宇、沈建民等学者更多倾向于在重视基础上的理解与选择,倡导根植于历史文化进行课程创生与生成,从“内容”到“过程”的转变;②课程实施与教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课程实施与教学关系的探讨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课程认为是教学的一部分,是实施教学的重要途径。二是认为课程实施有赖于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但两者不能完全等同,各有其研究范围。现有的研究摒弃了原有部分学者把教学等同于课程实施的观点,关注于课程实施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各自的职能和范围,形成“大教学小课程”和“大课程小教学”两种主要观点,并更加注重课程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③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实施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如何使课程发挥出最佳的效果,课程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如何发挥效果,更是研究者的关注点。目前我国学者对课程实施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问题上。近年来,在谈及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人。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包括教师自身的课程观、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参与程度以及冲突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参与程度;物。指的是教材和教学设备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组织和领导。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负有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职责;课程本身。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是否与现实相吻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传播性、和谐型和相对优越性,等等。外部因素。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家长、社会、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等等。关于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更广阔和深入,既关注到实施过程中的硬件配置,又关注到实施中软件资源的积极作用;既有从宏观着眼,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又有从微观入手,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④不同类型、层次的课程实施:一是不同类型的课程实施。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的恰当分类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会产生积极作用。课程类型一般分为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两大类。③正规课程又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又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对近五年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以及潜在课程,以综合课程的研究最为热烈。在综合课程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分析了我国综合课程的现状,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进行教材的编织和内容的整合。指出在综合课程的实施中要改革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突破传统的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教师要正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由于活动课程在我国实施已久,在活动课程的相关研究中,近年来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对我国活动课程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指出,我国现有的活动课程流于形式,课程单一且多为辅科,教师水平有限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潜在课程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潜在课程的相关研究中,如何发现和开发潜在课程是重点,我国学者更加关注于校园文化、师生关系以及校风班风建设的研究,提倡创设民主开放的环境,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设计。二是不同层次的课程实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的模式。近年来,除了国家课程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实施更是独立成型,主要围绕着“为谁开发,怎样开发,谁来开发”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