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发展与体育院校课程改革趋势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学校课程的设置,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是学校教学和改革的关键因素。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从其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文章回顾了课程理论历史发展,分析了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系,以期对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课程理论;体育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71—04
在教育学中,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年代及不同的情境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是不一样的。课程设置体现着一个国家社会对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所以,学校课程的设置和管理,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当前,高等体育院校在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下大力气提高教学质量之时,课程改革势必成为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课程和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为高校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找到了具有核心意义的路径。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院校课程管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希望为我国体育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1 课程及其理论的历史发展
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伴而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现实决定和产生了不同的课程设计。透过历史上各种各样的课程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之间的争议,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回顾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深入研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必将有益于对当代体育课程理论发展趋势的探讨,有益于我国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的建立。
1.1 课程理论的萌芽阶段
课程理论的萌芽阶段,即课程研究的前科学时期,由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限制,教育内容还是混沌的、零乱的、未加细分的。不论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六艺,还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四书”、“五经”,以及古希腊时期雅典的“三艺”,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一些课程研究都混杂在哲学、伦理学及宗教思想之中,并没有科学的概念及系统的理论体系。
1.2 课程理论的系统化阶段
17~19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欧洲乘着文艺复兴的东风,资本主义迅猛兴起,资产阶级为了自身革命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必然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重新认识世界。人们从不同方面分门别类地研究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出现了各种学科,科学分化日趋加速,因此,也使古典课程的地位面临挑战。19世纪上半期,科学分化达到相当精细的程度,特别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迅速发展与运用,使反映人类对世界的科学认识的学校课程同样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时期,课程理论研究虽然没有独立出来,但却为其成为独立学科作好了充分准备。在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上,德国近代教育家、联想主义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具有划时代意义,他深受夸美纽斯的影响,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三中心即“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赫尔巴特对课程的选择和设计深受新人文主义原则的影响,强调文化及历史材料对养成道德的价值,并且要求教学材料应与儿童需要密切相关,与儿童经验、兴趣一致,课程编排不仅要考虑知识逻辑,更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逻辑。以知识本位来设置课程,课程的编制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这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课程理论的最初形态。这一时期的课程理论虽然没有从教育学论著中分化出来,但对其的研究以逐步系统化。
1.3 课程理论的形成阶段
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杜威将教育思想分为两大派别: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其自身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或称自己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或“进步教育”。同时杜威对传统教育学派所倡导的并一直被人们所认可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都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并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即生活的口号,同时将课程理论立足于实验经验,对课程进行的全面挑战。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对经验连续的改造改组和建构,儿童的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因此儿童应“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他认为赫尔巴特所强调的学科课程论是把一堆死知识分别孤立地教给学生,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因此他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以活动和生活为中心编制课程。这一理论的特点是:第一,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第二,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第三,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杜威作为美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先驱,也成为课程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继杜威之后,被称之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发表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作为集科学化课程研究的大成者,把科学课程思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学结果四个方面,其关于课程基本原理的阐述即“泰勒原理”,被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课程研究理论。即现代课程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标志着现代课程理论的形成。
1.4 课程理论的批判与反思——要素主义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产生于自对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反思,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巴格莱认为要素就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他的核心主张就是要把代表人类遗产最宝贵的要素传授给学生,因此课程应当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不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简单来说,要素主义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主张给予儿童基本知识、技能、艺术和科学的教育。要素主义强调课程应当以人类文化遗传的要素为内容,但对于哪些内容应该归结于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要素”,如何精心选择选择并将其视之为“要素”,要素主义却始终没能提出具体的标准和可供操作的办法。因此在1959年,美国著名的认知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所做的题为《教育过程》的报告,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知识是有结构的,任何学科都能以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为此他借鉴结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了课程编排的螺旋式理论,主张按照“学科结构”来设计课程。布鲁纳倡导的这种课程理论就是结构主义课程论,它是要素主义课程论的新发展。要素主义和结构主义对美国的课程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并奠定了学科中心课程在美国学校中的地位,加强了文化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教学。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