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域中的ESP教学模式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对教育界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与后现代课程观在课程实施、教材编制、师生关系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推进ESP教学模式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主义;ESP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2-0101-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文化领域涌动着一种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旗帜鲜明地批判和颠覆着长久以来影响深远的现代文化思潮。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人文社科领域都感受到了强劲的后现代风,例如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教育学研究者也对此思潮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根据后现代主义的原则推进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发展的构想。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引介
  
  后现代主义思潮,最初崛起于建筑和文学领域,后来迅速扩展到其他人文科学包括教育领域,对教育中的课程观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后现代主义一方面指艺术界的一种超前卫的表达风格;另一方面指在高度发展的资本文化中的一种省思、批判或否定,是信息时代及后工业社会交互作用下的产物,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简而言之,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及批判、反省及颠覆,更是延续及超越。
  学术界通常认为: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有两种典型风格——批判性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和建设性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前者主要是对传统课程理论展开批判,揭示其二元论的认识论根源及其表现;后者则试图建构一种从根本上超越“泰勒原理”的、新的课程理论,如美国著名的课程论学者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的“4r”原则,期望重建话语丰富、多元对话的课堂。
  理解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可以从考察本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入手。我国在课程论研究方面起步较西方晚,作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也纳入了后现代课程理论。最为明显的是,教学研究的范式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范式转换。
  首先,在课程的实施技巧方面,发生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的转变。现代课程研究的主要诉求是探究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程序,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程序主义”倾向。被现代课程论者奉为经典的“泰勒原理”强调秩序、组织、理性和可控性。后现代课程论者通过对“泰勒原理”的解构和批判,建立起对话、非线性、多元的后现代范式。他们认为现代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已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教育与课程被彻底工具化了,教育与课程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内在价值被彻底泯灭。他们开始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解读,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旨在突破泰勒原理在课程领域中的统治地位,突破“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对课程领域的控制,形成了缤纷多彩的课程话语。
  其次,在教材的编制和采用方面,后现代论者对教材的理解实现了从“教材”到“学材”的蜕变。钟启泉认为,立足于现代课程观的教科书,其作用大致可分为文化授受和文化创造,前者强调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建构、教师的作用、教材教具等,突出了教科书的信息功能、结构化(或系统化)功能和教育指导功能;而后者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和态度的形成。与此相对的,后现代课程观照下的教科书担负的则是“教材群之母港”的作用,即囊括其他各种信息方式,从传统的作为教师教学之用的“教材”转为学生作为学习之用的“学材”,突出了学生的个人体验和教科书的激发学习欲望、促进学习个性化的功能。
  再次,在师生关系方面,从现代范式的教师话语霸权转向后现代范式的多元话语。传统教学中教师控制着知识分配的权力,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而后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必然、唯一权威,而是课堂的组织和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共同建构课堂,一起探究世界,探究知识。从现代到后现代视角的转换,使惯于“传递”知识的教师学会倾听来自学习者的声音,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被重新关注,他们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回归到了活生生的人。这对于重新激发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热情和动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后现代课程论的核心特征是自组织性。教学活动及教学研究系统是开放的、自组织的,它与自然科学的不同就在于教学是人的心理与精神的自组织过程,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多元性、不确定性、混沌性、非线性与不可还原性,因而,仅以主导自然科学的工具理性主义、技术主义来研究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复杂性思维方式。然而,在对后现代主义的定位上,多尔“尚未发现如何、以什么来界定自身,目前仅仅能以不再是什么来界定”。基于此,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并未给我们提供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课程开发方式或方法,而是仅仅勾勒出课程开发的一个轮廓。但是多尔描绘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理想王国,并满怀信心地预言: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
  
  二、后现代思潮对高校ESP教学模式发展的启示
  
  自从后现代思潮席卷教育界以来,国内教育界出现了大量关注和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声音。后现代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在后现代视域中反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未来,笔者发现,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非主流模式——ESP教学,其特点与后现代教学论的某些内涵不谋而合。
  ESP指的是与特定专业、科目或目的相关联的英语,其特征有二,一为明确的特殊目的性,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二为专门化的内容。按其目的,ESP可分为EAP(学术用途专门英语)和EOP(职业用途专门英语)两大类。按其教学内容,ESP又可分为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等等。
  ESP教学的发展和理论研究,在西方有相当长的历史,作为其强势分支的商务英语教学可追溯到16世纪中叶,而ESP理论的确立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外ESP理论的确立和发展,中国的ESP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我国ESP教学与研究迅速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国外ESP理论的确立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活动的需要。据调查,国内高校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开设ESP相关课程,如外贸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西安交通大学1979年在国内首开科技英语专业、西北政法大学于1995年开办法律英语专业、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英语专业于2002年首次招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

相关热词搜索:视域 后现代 教学模式 探讨 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