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网络课程中借鉴Web2.0理念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jyj/xjyj201006/xjyj20100621-1-l.jpg
  【摘要】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技术存在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范例,是教师、学生在网络这种具体的技术支持下展开的教育交往与经验共享。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借鉴Web2.0,就要借鉴其适应学习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与社会化需求的理念。这种理念,在个性化上体现的特征是“开放共享”,在社会化上体现的特征是“社会交互”。通过开源软件系统Joekoe CMS、OBlog的整合设计,可在网络课程中实践Web2.0理念的融合
  【关键词】Web2.0;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87—04
  
  面对Web2.0应用的不断拓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或网络课程中借鉴Web2.0的理念非常值得探索。但在教育实践中的网络课程与公众认知的Web2.0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而,若要借鉴Web2.0的理念到网络课程中,本研究认为首先需要从梳理网络课程的认识中挖掘其不断变迁理解与凸现出来的理念。再者,Web2.0在支持与适应学习者上的特性也需要深入分析。最后,从效益的角度看,可以在网络课程开发中采用已经成熟的Web2.0应用模式如Joekoe CMS、Oblog等进行整合设计,从而实现理念借鉴的应用实践。
  
  一 网络课程的理解变迁及理念凸现
  
  梳理网络课程的概念定义,可以发现,在对网络课程的认知上,存在着从重视教学媒体设计到重视教学思想与理念融入的理解变迁,存在着从技术支持产品设计到技术支持教育关系的理念凸现。
  2001年,马红亮在梳理传统“课程”概念的基础上,将“网络”作为“课程”概念的定语,把网络课程定义为“在Internet上表现的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以及教与学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1]该定义把“Internet”作为“网络”的代名词,作为“课程”的具体的载体,体现出较明显的 “技术”或者“技术环境”的意味。
  2001年,林君芬、余胜泉认为,“网络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网络教育的课程,首先,它是课程,其次我们强调它必须具有网络的特点。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网络课程还要考虑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极大改变。”[2]该定义指出了网络课程的框架与延伸影响,开始考虑到网络课程并非单纯基于网络载体的传统课程再现,考虑到技术引起的教育传播方式、教育理念等的改变。
  2003年,武法提把网络课程定义为“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3]。该定义以“总和”概念涵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考虑到了网络承载的除内容之外的要素。
  2004年,何克抗归纳了几种定义[4],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义。第一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从学习的工具、手段来定义);第二种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来定义);第三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所涉及的三种特征来定义);第四种定义: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从学习过程的特征来定义)。何克抗的定义是: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何克抗的定义充分意识到了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在网络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另外,对于通过网络课程进行网上教学,2007年,梁玉娟等指出社会性交互是网络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维护感情的纽带,它促进了一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及文化习惯的养成[5]。郭三强从学习生态观的视角研究网络课程,认为“组成网络课程的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各要素构成广泛关联、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系统,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参加学习环境完成知识意义构建,个体知识增长的同时促进社会化,也意味着共同体集体的进步和智慧的丰富。”[6]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与教育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存在,教育技术学者已经开始从技术哲学、生态学、服务观等角度综合考虑“教育—人—技术”之间的关系,开始从人文的角度反思技术研究与技术现象。对于网络课程的认知,也在这种整体研究的深入中发生理解变迁。如今,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技术存在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范例,是教师、学生在网络这种具体的技术支持下展开的教育交往与经验共享。在其认知上,凸现出“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以及“社会性交互”等理念与特征。
  
  二 从Web2.0产生的根本原因开始探索
  
  显然,是技术的应用模式而不是技术本身的进步使得研究者们对网络课程的认知发生了变迁。网络课程是在技术应用的进程与教育教学的进程中得以不断发展与提升。下一步,是如何使得网络课程更好的支持教育交往与经验共享,如何融入并创新教育体系。这不由得使人想起Web2.0。似乎与网络课程一样,Web2.0本身是技术的应用模式的改变而诞生的概念,而不是技术本身的改进。同样,Web2.0以在网络中更体现开放、共享、交互等理念而得以发展。因而,面对网络课程建设的下一步目标,探索Web2.0技术应用模式的借鉴显得十分必要且具意义。但问题是,Web2.0本身似乎概念都不清楚,我们借鉴什么?
  要借鉴,首先要深刻理解为什么会产生Web 2.0的概念?Web2.0有何特征?
  1994年网页浏览器出现,在短短几年间,互联网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通过Web技术,用户只要有一个浏览器,不管用什么平台,都可以浏览全世界的网站信息。这一以浏览器为窗口,享受网站提供的各项应用服务阶段,被称为Web 1.0时代。2004年,在O’Reilly Media公司和Media Live国际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Web 2.0概念。2005年,Tim O’Reilly在《What Is Web2.0》一文中概括了Web 2.0的概念,并给出了描述Web 2.0的框图。该文成为Web2.0的经典文章。[7]从此以后,Web2.0的应用与研究发展迅速,其理念与相关技术日益成熟,推动了整个互联网的变革与应用的创新。
  Web2.0的产生首先来自于商业,Tim O"Reilly的总结也主要是从商业模式和软件设计如何创新的视角,通过比较来说明下一代基于互联网络的软件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如何运作,并将以互联网为平台聚合用户数据来提供服务作为一个实例。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商人对社会与现实的思考相对而言更迅速与深入。从1994—2004,互联网络不断变化和深入人心,可以说,网络规模从量变发展到了质变,这种质变是:由于不断增长的网民的个性化与社会化需求催生了技术支撑的变革与整体模式的创新。这种技术支撑变革与整体模式的创新即是Web2.0。因此,Web2.0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网民个性化与社会化需求的增长。
  从网民需求的角度,分析博客(Blog)、维基(Wiki)、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社会性书签(Social Bookmark)、Tag (大众分类或Folksonomy)、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Ajax等Web2.0的支撑性技术及应用,可发现其主要是适应网民“读”、“写”以及“交流”三方面的需求。博客适应了网民书写、发布个人信息并与人交流的需求。维基集众家之长,共同建设大百科全书,主要是以“写”的方式来适应“读”。RSS功能上类似于传统的新闻组,但它是以用户为中心“读”各方整合的信息。社会性书签与Tag则是从内容组织上使得网民的“读”“写”发生在一定的主题内,这种主题源自现实社会但进行了细致划分。SNS使得网络上人脉得以存在和扩展。AJAX通过异步JavaScript和XML,使得网页的交互性更强。

相关热词搜索:交互 借鉴 理念 探索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