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点—线”结合的设计意图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关键词 初中课标,点—线结合,通史体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31-0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课标”)颁布至今已有7年。我没有看到赞扬的文章,倒是听到不少批评意见,最刺耳的评价是三个字:“大倒退”。为什么这样说呢?批评者主要针对课程内容,认为恢复通史体例,是回到2000年新课程改革之前的状态。还有其他意见,姑且不论。这里有两个问题:2011年课标为什么要恢复“通史体例”?2011年课标是不是回到“通史体例”?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课标”)首次突破了沿袭几十年的通史体例,大胆地采用“学习主题”的方式,当时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引起极大的争论。《历史教学》杂志立即开专栏组织讨论,齐世荣、王宏志、龚奇柱等先生立即响应,老一辈史学家何兹全先生主张初中讲故事,茅家琦先生建议1949年后的当代史增加台湾建设的内容。教学研究专家叶小兵提出意见,并主张不要“另起炉灶”。很多中学教师也参与进来,各抒己见。讨论引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某位处长的注意,他召见笔者,严加训斥,阻止讨论进行。其实这样的讨论有益无害,十几年后我们面临的还是这些问题。
实验课标为什么要摆脱通史体例呢?因为它的改革目标提出避免课程内容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减少艰深的历史论和概念,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象。这些指导思想现在看也没什么问题。课程改革之前,初高中采取两次通史循环的方式,看看那时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学习负担的确不轻。中学课程就是成人通史的浓缩和简化,初中教材充满了成人的历史结论,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有些课程从初高中到大学都是一样的,只是详略不同而已。典型如鸦片战争,背景、原因,战争过程简略,然后就是条约、影响。初高中是这样,大学公共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是重复这个模式。学生学了三遍也不知道战争的具体过程,不知道清军为何屡战屡败,只会背诵“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等空话。如果大学生才能理解社会性质的变化,那么在初中课程里就不应该出现“社会性质”这个概念。秦朝的统一也是这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初中讲到大学,没有明显的认知梯度,只有史实详略的差别。初中只了解皇帝制度和统一文字,为什么不可以呢?何成刚说,这种通史循环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圆周式”设计,当时学者不仅有批评,而且也进行过探索和实验。①如此看来,这是历史课程的老问题。课程改革提出去专业化、成人化,要求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和经验,其实质是提倡尊重教育规律,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实验课标的内容标准却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谴责——参加修订课标的历史学家和大学教授、资深的教材编写者与中学教师,几乎是一面倒地否定。笔者曾经是课标修订组的核心成员,阅读了教育部征集到的各省市对实验课标的意见,绝大多数中学教师都认为“学习主题”的方式不好,打乱了历史的时序性,人为地造成课程体系残缺不全;同时他们增补的要求又不胜其烦。显然,用“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无法掩盖显而易见的缺陷,比如中国史没有东汉王朝和太平天国,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不尊重历史的时序性,史学前辈和大学教授更不认可。于是,回归通史体例似乎天经地义、别无选择。但是,倘若回归通史体例,增补课程内容势必增加学习负担。也就是说,“减”势必有舍,容易授人以柄;受到指责后再“增”,越增补越多,而中学课时有限,这就又造成课程内容乏味、学习负担加重。只考虑增减,不改变通史观念,我们永远跳不出传统课程内容设计的窠臼。课程内容的设计必须另辟蹊径。
“学习主题”方式的失败是打乱了历史的时序性,这是要害。而坚持时序性是史学专家与中学教师的共识,没有异议。那么,怎样才能既坚持时序性,又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呢?于是,2011年课标提出“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在阐述“课程设计思路”的首段即申明“遵循历史教育规律”,继而强调这一思路的三个方面:一、“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二、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三、课程内容必须使学生经历历史思维训练的过程。课标修订组经过反复讨论、反复推敲,确定了课程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这个思路摆脱了成人通史观念,强调初中学习主要是了解具体史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是学习的重心。“线”属于历史结论,渗透于各个“点”之中,认识在了解历史过程中慢慢生成,不是先入为主。强调精选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少而精,不求面面俱到。强调必须经历思维训练,从了解构建历史的途径到学会思考历史何以至此,将培养素质落实在学习过程中。
“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与实验课标的基本理念一致,是对改革的继承和发展。两个课标都说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提出学习内容要贴近时代、貼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2011年课标的进步在于明确“遵循历史教育规律”,明确初中学习必须经历“历史思维训练过程”。从表面上看,2011年课标否定了实验课标的“学习主题”方式,似乎回归通史体例,但实际不是。它的课程内容设计有很多亮点,明显摆脱了通史思维。比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重点在培养证据意识;结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建议阅读《三国演义》——区别史实与小说,不再另设明清小说介绍演义;通过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社会气象——从文化流行的角度了解唐诗,避免与语文课重复。还有些“点”体现了时代性原则,比如世界古代史: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废墟上逐步产生新的文明;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是相对自治的共同体;初步了解西欧早期的大学。中国史: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以张謇办企业为例初步认识民族工业的发展;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并列……时代性原则要求课程内容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这是教育部文件的规定。这些都体现了“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按照这样的要求,教材不应该复制以往的叙事方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