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8R视角的独立学院《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国际金融》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理论和实务操作的要求均较高。作为独立学院要想扩大生源、提高就业率,就要不断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本文对独立学院《国际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以WSR系统分析方法为指导,提出具有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教学改革建议,以提高《国际金融》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金融;实践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从事国际金融相关工作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国际金融》课程涉及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储备、外汇交易实务及风险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等内容,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远期外汇交易、套汇、套利、套期保值、期权、期货等外汇交易业务及其风险防范的基本操作。而作为独立学院,要想提高知名度、扩大生源,就要侧重该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使毕业生一进入公司便可从事相关工作,无需企业再进行太多的培训。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独立学院《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以WSR系统分析方法为指导,从“物理”、“事理”、“人理”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WSR是一种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于1994年由我国学者顾基发和朱志昌提出。该方法包括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三个方面。其中,“物理’指物质运动的机理,主要回答“是什么”;“事理’指事物的机理,主要回答“怎么做”;“人理”指做人的道理,回答“应该怎么做”。
  1独立学院《国际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国际金融》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且理论性较强
  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莫测,国际金融领域也随之不断变化,新问题、新事件层出不穷。而教材从构思、数据及案例的搜集到编写再到出版,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这导致《国际金融》教材中的数据及案例较为陈旧,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環境。而国际金融教材的内容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就会变成死板的教条,不利于学生金融知识的积累和水平的提升。另外,《国际金融》教材的编写人员基本来自高校的教师,大多教师的理论知识强于实践技能,从而导致该教材理论性较强而缺乏与时俱进的、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加之独立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素质相对较低,若专业课程太过于偏重理论,则更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1.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薄弱,教师缺乏相关实践经验
  目前绝大多数专业课的教师都是来自各大院校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独立院校的教师也主要依靠母体学校的这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而这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参加过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亦没有受过职业技能训练,缺乏行业实践能力。而《国际金融》实践性较强,理论的讲授无异于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教学效果较差。
  1.3教学方式单一
  大多数院校的《国际金融》课程主要是以理论授课为主、上机实验为辅。加之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因此,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即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参与较少,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而言,《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具有的较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使得他们很难理解。例如,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如果只是老师一味的使用书中的理论进行讲解,最终学生对此内容的掌握只能死记硬背。虽然也有上机实验环节,但授课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故此环节也只是流于形式,且课时较少。
  1.4考核方式单一且缺少实践考核环节
  《国际金融》这门课的考核主要有闭卷考试和写课程论文这两种考核形式。其中,闭卷考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主观分析题较少,且没有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是一种纯粹以学生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主要是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而缺乏思考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缺少国际金融交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种考核方式是写一篇相关的课程论文。对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上内容丰富,资源大多可共享。因此,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相关内容来交差。这使得教师在打分时很难做到客观、公平、公正,也不利于学生对国际金融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无法培养实践能力。
  2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针对独立院校《国际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WSR系统分析方法为指导,从“物理”、“事理’、“人理”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改革的‘物理”方面包括教材的改善、实验平台建设的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考核方式的改革;“事理”方面包括教学方式改进以及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人理”方面包括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2.1“物理”方面
  2.1.1鼓励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合编教材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教材案例陈旧、理论强而实践内容薄弱的问题,学校可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业务人员一同编写教材,在校教师编写理论部分,而企业从业人员编写企业真实发生的最新的相关案例,且增加国际金融实务的比例。
  2.1.2加强校内实验平台建设
  《国际金融》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独立院校需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采购金融教学软件,通过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情境的模拟,让学生能将掌握的金融业务操作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熟悉外汇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的业务操作流程,加强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已经会干什么,不至于对工作感到迷茫,即做到一技在手,心中不慌。
  2.1.3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独立院校除了加强校内实验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外,最好能与企业长期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选拔成绩优秀且毕业后有意向从事金融工作的学生进入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请企业相关业务人员对学生进行实地培训,让学生能够提前近距离接触社会,进一步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及工作单位的实际业务操作模式等。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改革 国际金融 视角 独立学院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