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视角下成人教育师生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 本文从认识论、生存论和社会历史理论三个形态分析了主体间性理论的主要涵义,并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目前成人教育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有:处于主体性关系的困境中、师生缺少交往互动、情感成分弱化、功利色彩较浓和存在不公正性等。为构建新型成人教育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平等、公正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理解尊重;重视交往和对话;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支持;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等。
关键词: 主体间性理论 成人教育 师生关系
自胡塞尔开创了“主体间性”的思想后,主体间性理论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在哲学、文学、教育学、美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吸收和采纳了主体间性理论的一些观点分析问题。也有一些学者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师生关系建构问题,但多以分析普通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居多。师生关系是成人教育教学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相互了解和信任、互相关心,实现教学相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成人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新型关系的构建,以期强化成人教育的效果。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主要涵义
要真正理解主体间性理论,首先我们要理解“主体性”的涵义,从主体性理论的衰落说起。原始社会人类力量弱小,难以征服自然界,主体与客体混沌不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古希腊哲学将世界作为人的认识对象或者说思维的客体,而人则成为世界的探索者,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了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产生了主体性思想的萌芽[1]。到了近代社会,欧洲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即作为主体的“我”具有自我意识,通过思考可以对世界产生影响。之后康德认为认识论的中心是人,而不是自然,确定了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愈发昭显人的主体性。而黑格尔哲学则将主体性提升为“一种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展开、统摄一切的能动的活的实体”[2],更高扬了主体性。主体性哲学提高了人的地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也存在局限性,如陷入“唯我论”,未注意到复数的主体和单数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将主体抽象化;过分强调自我主体对客体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导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出现等[3]。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体性问题不断暴露,人们开始批判传统的先验主体,思考人类自我的本质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主体间性哲学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可体现为认识论、生存论和社会历史理论等形态。
(一)认识论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受笛卡尔思想影响很大,但在试图建构更合理的主体性时,他发现了主体性的缺陷而逐渐走向了主体间性。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主体间性问题:一是关于他人主体性的先验自我构造问题;一是共同的世界视域的交互主体性构造问题[4]。
第一,关于他人主体性的构造。胡塞尔在讨论主体间沟通的时候,把交流的双方都平等地看做是认知的主体,“他者也是主体”。经过先验还原之后,“他人”首先呈现给我的是“躯体”,经过多次直观和我的意识的分析及联想,会发现我的躯体和“他人”的躯体具有相似性。之后自我主体通过同情、联想认识“他人”更多的特征,把“他我”构建成为一个和我一样的存在者,从而具有了类的同一性,在“纯粹自我”与单个“他我”之间,或者在众多的“他们”之间就可能建立起一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沟通,这就是“主体间关系”[5]。
第二,交互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先验构造。胡塞尔将“交互主体性”概念用来标识多个先验自我或多个世间自我之间所具有的所有交互形式[6]。他认为,对客观世界的共同构造,是以单子的群体化为前提的。由先验自我出发,通过对他人陌生经验的构造过程,自我与对方形成相互性的存在,先验单子实现共体化,并最终导向对所有人的世界的构造,即构造出一个客观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
在胡塞尔之后,马克斯·舍勒论证了他人的存在,认为人一开始就生活在其他人的经验之中,相信知觉的可靠性,通过对知觉经验的分析证明他人与自我的统一性,主体间性就源于存在的同一性,我和世界之间是原初共在的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是平等、自由的关系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他批判了类比推论和移情两种理论,认为他者和自我一样是原初性的,并不是自我构造出来的,从身体现象的相似推导出思想观念的相同是荒谬的,逻辑上也说不通,因为就算是相同的外在身体现象也可能具备完全相反的思想观念[7]。
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主要从文化层面(历史、传统、语言)阐释人的存在方式,认为主体间性理论主要表现为文本的解读、表现为理解、对话和沟通问题。他认为,理解得以可能的条件,必须在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等方面进行解释学定位。理解不能脱离人的存在的历史性,不能抛开文化传统,必须借助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进行,语言对理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8]。伽达默尔超越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思路,解释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克服先验哲学的理论困境具有重要价值。
(二)生存论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
海德格尔、萨特、马丁·布伯等众多哲学家从生存论维度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发展。
海德格尔撰写了《存在与时间》,以“此在”作为出发点探讨“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人的存在是主动的、主体性的,但“此在”并不是独自存在的,而是与他人“共在”,在存在论意义上是具有主体间性的[9]。依海德格尔所见,交互主体性是人的此在的一种基本结构的相互关联,把交互主体性视为在世的存在;而且,此在和另一个我之间的关系,包含着内在相互性和交互独立性[10]。
萨特把存在的范畴解释为意识的先验结构,把此在解释为一种主体性的个体谋划,认为交互主体性显现为一种自为之间或自为和自在之间的冲撞,交互主体性的试金石并不在于世俗的经验自我联合,“真正的问题乃是经验之外的先验主体的联系问题”[11]。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则提倡以存在论的主体间性关系来替代认识论的主体性关系,指出了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我—你”人生与“我—它”人生的对立[12]。主张以“我—你”关系为枢纽的“相遇”哲学,以“我一你”关系来替代“我一它”关系。可见,人要摒弃唯我独尊的心态,“我”与“你”相遇,以“我”的全部生命、真自本性来接近“你”,彼此相互交流、信赖,从而使自身获得广阔的视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