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幽默小说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老舍·幽默小说篇一:老舍的幽默

主讲人简介:

孔庆东,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师从于北大中文系的两位名师:是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主要作品有《超越雅俗》、《谁主沉浮》、《47楼207》、《空山疯语》、《井底飞天》、《独立韩秋》、《黑色的孤独》等专著。

内容简介:

提起《四世同堂》《离婚》《二马》等作品,人们就会想到文章中幽默的语言,特别是被搬上银幕后,更是家喻户晓。人们对老舍的认识更深了一步,老舍的语言里有幽默,老舍的幽默在语言里。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老舍是幽默的,但是在老舍幽默之外,他还有不幽默的一面。我们看到老舍的《骆驼祥子》,看到他的《月牙儿》,都是很沉重的,是不幽默的。那么在幽默与不幽默的背后,老舍还有一种感情,那就是对人的关爱,他始终用一双关爱的眼睛关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我们读《骆驼祥子》我们读《月牙儿》,我们会看到一双关爱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这里面包含着同情。

那么在现当代作家中,除了老舍幽默以外,鲁迅、钱钟书、赵树理也是幽默的,而他们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是不同的。鲁迅的幽默是老辣深刻,入木三分。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刀进去正中要害。而钱钟书的幽默是学者型的,他的幽默非常灵动、迅捷,带有一种智慧。比如在《围城》的开头,有一个鲍小姐,穿得很暴露,别人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局部真理”,而这一句话是来自一句名言“真理是赤裸裸的”。如果没有那么大学问的人是不会想到这句话的,在这句话背后,流露的是一种学问。而赵树理的幽默则是一种农民式的幽默。老舍的幽默和他们都是不同的,老舍的幽默是温和的、温厚的,不需要你有多大的学问。读老舍的文章就像和邻居家的大哥和大叔在说话一样,让人觉得特别可亲。

(全文)

主持人:老舍的幽默是与生俱来的吗?与他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老舍的幽默具有怎样的特质?我们今天如何理解老舍的幽默?下面我们请听孔先生为我们讲老舍先生的幽默,大家欢迎。

主讲人: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到此刻为止,一直有点纳闷。为什么请我来讲这个题目?为什么请我来讲《老舍的幽默》?社会上很多朋友认为我属于幽默这个家族的,可是这个对我个人的感觉,并不是十分舒适。就好像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吃了两回包子,叫人看见了,于是人们就管他叫包子专家。我们这儿又蒸了一锅包子,您来尝尝。每次都是这样,天长日久他好像就不太好意思吃别的了。吃别的,就叫做不务正业,就叫做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读者。我本人也深深有这种被冤枉的感觉,同时我也用这种感觉去体会我们今天要讲的老舍先生。幽默这个东西如果把一个人概括了之后,对这个人除了在一定意义上界定得比较准确之外,是否也造成了一定的误解,一定的误读,使他本人感到一点点的冤枉,像我这样的。我有的时候感到冤枉,所以我有一次愤慨之下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不幽默》,里边历数了种种我不幽默的事例,有理有据。文章发表以后,广大读者说,哎呀,这篇文章写得真幽默。所以有很多千古冤案是永远也翻不过来的,还不如不翻得好。

回到“幽默”这两个字上来。我想向在座的各位进行两个小调查。第一个问题各位是否读过老舍先生的文字作品?读过的请举手。好,大多数都读过。第二个问题各位是否认为老舍是幽默的?认为老舍是幽默的请举手。这个问题举手的人就比较少了。那么说明幽默不是靠下定义能够解决的,你必须真的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了幽默,也有很多人读过老舍的作品,但是没有明确地感受到他的幽默。有的幽默是一下子就感觉到的,有的幽默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感觉到的。比如说我们在电视里看一个小品,看赵本山的小品,其实我们看之前我们就怀着一种看幽默的心态,在等着那个幽默出来。果然这个幽默如期地出现了,我们给他鼓掌。我们也留下一个幽默的印象,其实赵本山也绝不仅仅是幽默,幽默背后一定有别的东西,有不幽默的东西。老舍可能也这样,我们读老舍的时候,可能没有去想他幽默不幽默,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去同情去思索他笔下这些人物的命运。

好,刚才有很多先生朋友读过老舍的文字,但是不一定感受到了老舍文字的幽默。那么我想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我读几段老舍先生的文字,第一段我选了一个长篇小说,叫做《离婚》,《离婚》的第一节,离婚的主人公叫张大哥。小说开头就这样写道:“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儿就这么足。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做媒人和反对离婚。在他的眼中,凡为姑娘者必有个相当的丈夫,凡为小伙子者必有个合适的夫人。这相当的人物都在哪里呢,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在显微镜下发现了一位姑娘,脸上有几个麻子;他立刻就会在人海之中找到一位男人,说话有点结巴,或是眼睛有点近视。在天平上,麻子与近视眼恰好两相抵消,上等婚姻。近视眼容易忽略了麻子,而麻小姐当然不肯催促丈夫去配眼镜,马上进行双方——假如有必要——交换相片,只许成功,不准失败。自然张大哥的天平不能就这么简单。年龄,长像,家道,性格,八字,也都须细细测量过的;终身大事岂可马马虎虎!因此,亲友间有不经张大哥为媒而结婚者,他只派张大嫂去道喜,他自己绝不去参观婚礼——看着伤心。这绝不是出于嫉妒,而是善意地觉得这样的结婚,即使过得去,也不是上等婚姻;在张大哥的天平上是没有半点将就凑合的。”

这是他的一个长篇小说开头的这样一节,我们同时也可以体会老舍是怎么样推出他笔下的人物的。那么我再读一段大家都熟悉的话剧《茶馆》中的一段台词,算命的唐铁嘴跑到王利发的茶馆里来蹭茶喝:“王掌柜!我来给你道喜!哟!唐先生,我可不再白送你茶喝!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是比从前好了一点!我得感谢这个年月!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死谁活都得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你说对不对?也有这么一说。听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屋子,好不好?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儿恐怕??,我已经不抽大烟了。真的?你可真要发财了!我改抽“白面”啦。你瞧,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我们知道唐铁嘴这个人是被讽刺的一个对象,是一个没有羞耻之心,没有道德感没有民族正义感的这样一个人。但是老舍把他的话,用一种非常幽默的小品式的语言给他写出来。我们看这一段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抽离出来的一段相声。那么在各自类文体中,老舍都有这样一种幽默的风格在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说老舍是语言大师幽默大师。而且他的这种幽默不是一般的幽默,是很有品位的,你读了之后,你看了之后,你听了之后,你不见得会哈哈大笑。一个东西一演出来,一读出来,大家马上哈哈大笑的还不见得就是幽默,你可能是中等程度的笑。

那么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老舍幽默的作品。首先老舍被人称为幽默大师,和他走上文坛所采取的方式是有关的,因为他一开始写的就是幽默文学。老舍二十年代的时候,本来在中

国教育界工作,后来到英国伦敦东方学院去教汉语。在那用业余时间就写了他的第一个小说叫《老张的哲学》,这是他的处女作。写完了没事,就投寄给《小说月报》,带着一种玩的心态,一种文学青年的心态,没想到就发表了。《老张的哲学》就是幽默的,甚至是有些过火的幽默。用老舍自己的话批评说,里边有一些油滑的和耍贫嘴的地方,那么《老张的哲学》用这种幽默的风格来批判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上一些黑暗腐败的现象。接下来《老张的哲学》发表了,他又写一本叫《赵子曰》,《赵子曰》这个名字就是幽默的,有一个人姓赵,叫赵子曰,这本来就是幽默的,《赵子曰》的幽默比《老张的哲学》状况稍好一点,但是仍然存在着油滑和贫嘴的问题。它主要的思想是批判盲目接受新思潮的一些浅薄的青年人的行为。第三部作品是评价比较高的,叫做《二马》《二马》就是把幽默与严肃结合得比较恰当的一部作品,《二马》的中心内容是反思中国和英国的国民性。他是写在伦敦的马氏父子两个人,通过他们在伦敦与英国人的生活和交往,来看东西方民族的不同点。既对中国的国民性有批判,也对英国的国民性有批判,但是采用的风格依然是幽默的。比如他写一个英国的牧师在中国呆了多年,他说这个牧师是非常虔诚的一个基督教徒,他深夜的时候,含着眼泪祷告上帝。上帝呀!快叫中国变成俺们英国的殖民地吧!用这种方式来写这样的一个牧师,他表面是幽默的,但其实写得非常深刻。

老舍结束了在伦敦的工作,他就回中国来。等他一上岸,就发现自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幽默大师了。老舍的文学经历是很奇特的,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本来出国呆几年,顺便写点小说。没想到一回来已经成为文学大师了。一方面成为作家了,这是个好事,人家都很尊重他。另一方面就被规定必须写幽默文章了,经常有人规定他写幽默文章,所以这也是老舍的一块小小的心病。不但规定他写幽默文章,对他以往的作品,在一开始的欢呼和表扬之后,也有了一些批评。特别对《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很多人认为他是耍贫嘴,说这就是北平人耍贫嘴,这个不是特别正宗的幽默。对《二马》的评价稍高一点,所以此后老舍进行了很多的自我反省和检讨。他就想怎么既能发挥幽默的特色,又能够合乎那些批评家的口味和需要。其实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是老舍怎么样和我们的五四新文学相互磨合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这种文学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了一批人,他们批判传统文学,然后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文学,白话文的,欧式句法的,写现实人生的这样一批人。当然他们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但是合起来是一批人,不管是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这些人是一批人。老舍是一个外来者,老舍本来是一个基本群众,老舍本来是一个读者,老舍是玩票玩进来的。老舍跟那些人八杆子也打不着,他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会去提拔老舍。老舍完全是靠自己个人投稿被看中,或者说带一点招安的意思。这个写得不错,把他拉到我们这个队伍来,能够壮大我们的声色。老舍是这样被招安到新文学队伍里来的,那么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说,这是新文学和老舍的双赢。我们今天不是讲双赢嘛,一方面确实是壮大了新文学阵营的力量,同时也对老舍产生了一种磁场般的影响。老舍就必须考虑,我以后不能随便写作了,他在英国的时候写《老张的哲学》,写《赵子曰》是随便写,现在你已经入了伙,入了伙就不能随便写了。你在梁山泊底下随便杀人放火,到了梁山上就有规矩了,这个规矩不是用法律条文一条条写的,是通过批评家的文章来左右你,所以老舍就在考虑我怎么看住了我的幽默。老舍用大白话说,我要把我的幽默看住了,不让它随便乱走,不要是为了讽刺一个人,就把话说尽。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写了一部小说,就是刚才我一开始读过的《离婚》。《离婚》这个小说发表之后,得到非常高的评价。人们就认为这是把严肃和幽默拿捏到了一个最准确的火候。他探讨的是中国国民性问题,一群灰色的小官僚知识分子生活中的苦闷,里边一个张大哥,专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到处给人家做媒人反对离婚,然后他有一个同事

老李非常苦闷,外号叫苦闷的象征。苦闷的象征老觉得自己的太太不好,自己的太太没有诗意,要换一个有诗意的太太。其他杂色人等这种苦闷,幽默苦闷严肃他调剂成一盘非常好的菜,所以《离婚》不仅在当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到现在《离婚》读起来仍然是有滋有味。

此外三十年代老舍也写了好多短篇小说,还有其他一些小说都很幽默,还有一些散文。比如他写有一篇散文很幽默的,写《话剧观众须知》。里面非常幽默,说如果你是楼上票一定坐楼下,楼下票一定坐楼上,这样剧场才热闹。所以老舍他通过这种反语把三十年代中国观众那种不文明的、不懂得公共场所秩序的那种情况,写得非常鲜活。人们读了之后觉得再也不好意思这样做了。那么到了四十年代呢,老舍依然有幽默的作品问世,最有代表性的是《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规模最大的一个作品,其实也是新文学作家里面规模最大的一个作品。因为他想模仿但丁的《神曲》,想写一百万字,最后实际没有完成这个字数但也差不多,结构上是差不多的。《四世同堂》它本身小说的幽默,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底,而且那些人艺演员也演得非常好。他们的很多台词,很多没看过小说的人都记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几个被讽刺的人物冠晓荷、大赤包等等还包括祁家老二。老二那种靠着家里生活的人,他对大哥说,大哥你可得养着我,谁让你是我大哥呢。这话说得多好,典型的老二的口气。还有冠晓荷的那种无耻,他的闺女当了特务,当了日本的特务,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出去用这个来吓唬别人。说“我们家招弟那是大红大紫的特务”。这个台词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就把人的那种无耻,能够无耻到什么程度,写得入木三分。最后日本人把他活埋了,给他推到坑里边了,还喊“皇军万岁”。觉得这种汉奸死有余辜,一点不会得到人们的同情。他的这个幽默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对善良的正面人物,他的幽默是温和的、温厚的,对他认为是坏人,是采取夸张的漫画化的手法来戳穿他。

那么一直到了建国之后,他写话剧、写《龙须沟》、写《茶馆》这些话剧,幽默都是他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剂,就像四川湖南人吃辣椒一样,饭菜里面必须要有这一味,必须要有辣椒。那么我们看老舍创作的整个过程是以幽默始,以幽默终的,他以幽默的风格打开了文坛的这个神圣的大门,以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就进来了。老舍的《老张的哲学》发表的时候,新文学没有这种作品,为什么他能够马上发表得到承认?没有。无论鲁迅、茅盾、巴金谁都没有,他是独树一帜的,老舍的东西谁都写不了,真正的大文豪应该是这样的,不可复制。

那么下面我们看看老舍幽默的特点。老舍幽默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先看看老舍自己的说法,老舍有一篇文章就叫做《谈幽默》,那么老舍说“幽默是一种心态,我们知道有许多人是神经过敏的,每每以过度的感情看事,而不肯容人。这样人假若是文艺作家,他的作品中必含着强烈的刺激性,或牢骚,或伤感;他老看别人不顺眼,而愿使大家都随着他自己走,或是对自己的遭遇不满,而伤感的自怜。反之,幽默的人便不这样,他既不呼号叫骂,看别人都不是东西,也不顾影自怜,看自己如一活宝贝。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于是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最后他说,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虽不必是个艺术家,他还是能在行为上言语上思想上表现出这个幽默态度。这种态度是人生里很可宝贵的,因为它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决不会为件小事而急躁怀恨。往小了说,他决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挨了邻儿一拳,而去打邻儿的爸爸。往大了说,他决不会因为战胜政敌而去请清兵。褊狭自是,是“四海兄弟”这个理想的大障碍;幽默专治此病。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

这是老舍自己谈幽默,我们从他谈的话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几点,同情是很重要的一点,真正的幽默是要有同情的。对世人的不幸,对人间的缺陷要有同情,不是幸灾乐祸,而且这种同情是一视同仁的同情。在老舍看来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不是说我是亿万富翁,你是一个小乞丐,给你一块钱,不是这样的同情,是一视同仁。假如我也有要饭这一天怎么办,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所以他用了“四海兄弟”这个词,幽默是四海兄弟。他写一个可笑的人物的时候,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我你都有可能成为他,他可能是你和我,是这样一种心态。所以老舍的幽默给人的阅读感觉是平等、善意、宽容,如果用舒乙先生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穷人的幽默。

那么老舍的这种平民化的幽默态度,是和老舍的出身、经历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我们知道很多作家一回忆往事就是我出身于书香门第,过去都是要被批判地,现在成了时髦了,动不动都讲自己是大家庭的后代,动不动我祖上是清朝哪个贝勒哪个王公,已经成了一种恶俗的时髦了。甚至有的人说“我爷爷那是大太监”。很奇怪,以做这种达官贵人的后代为荣。那么老舍不是这样,他从来不掩饰自己出身贫贱这个事实,他把自己出身贫贱这个生活的苦难,转化成了他创作的一个有用的资源。老舍出身于旗人,家里很贫穷,很小,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战斗中牺牲了,从小由母亲抚养大。长大以后一辈子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一辈子凭劳动吃饭,他虽然是个作家,但是他经常把自己叫写家。他不以知识分子的这种态度看自己,其实他学贯中西,他在英国呆着的时候,把西方的文化研究得非常透彻,但是你看他说话的时候,里边尽量不放外文词,不放老百姓听不懂的词,所以他能够保持社会平民之间的那种仗义和同情。那么这种仗义和同情的背后是他的自信,是他的一个自信,真正的幽默没有自信是不可能的,没有自信那就不会幽默。真正的幽默是一种大家风度,我们看看侯宝林、马三立说相声,他往台上一站,一种自信的气质就感染了整个剧场。因为他不相信我逗不乐你,他对自己能够逗乐你有充分的自信,根本想都不要想。所以你看侯宝林往那儿一站是个大艺术家风度,侯宝林绝没有说过这种话,麻烦您给我鼓鼓掌吧。侯宝林绝没有说过这种小丑的语言,那是对自己的幽默毫无自信的人,借一切机会煽动观众给自己鼓掌的人。大艺术家从不这样,他相信我该说什么说什么,我的艺术做到家了,艺术效果自然会出来,绝不会去恨不得把观众胳肢两下,他绝不会有那种企图的。这是说老舍自己总结和我们给他分析他的幽默的特点。

那么说到幽默的同时就不得不谈到另外一点,开头我暗示过的。老舍除了幽默,他也有不幽默的一面。开头我为什么讲老舍可能会有

老舍·幽默小说

冤枉的心情,老舍也有不幽默的一面,这也是有很硬的材料可说的。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老舍代表作是《骆驼祥子》,《骆驼祥子》就不幽默,《骆驼祥子》它的整体风格是不幽默的。人家都说老舍幽默,你幽默你幽默,好像是在表扬他,那么在作家心里激起一种逆反心理,难道我就不能写不幽默的作品。我写不幽默的作品,就不能写到一流吗?我非给你们写一个看看。所以老舍写了一系列不幽默的故事,《骆驼祥子》、《月牙儿》,更有代表性的是《月牙儿》。谁读了《月牙儿》会哈哈大笑,不会的。《月牙儿》非常辛酸的,那种悲惨,但是这样的作品仍然语言非常好,它的语言不是靠幽默。老舍那种充满北京气息的流畅的语言表达方式没有改变,但是他可以不幽默,他可以在这里边少调侃人。那么他不幽默居然能写出他的代表作来,这就使我们进一步去想,老舍的核心价值,可能不是幽默,幽默是他的一种手段。

我们看老舍可以幽默写出非常好的作品,可以不幽默写出非常好的作品,就说明在这个幽默与严肃二者背后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我认为可以叫做关爱。是老舍对生活、对人生、

老舍·幽默小说篇二:老舍小说幽默艺术及其成因

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及其成因

摘要 老舍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他的幽默艺术。本文主要从笑中含泪、婉而多讽、寓情于谐三个方面探讨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及自身复杂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深入探讨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成因。

关键词:老舍小说 幽默艺术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幽默是老舍最突出的创作艺术,也是老舍在新文学创作实践中一直追求和探索的重要创作风格。老舍善于捕捉人类的幽默并老老实实写出来,并以其独特的幽默艺术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很多作家都曾高度赞扬过他的幽默艺术,郁达夫曾经这样评价过老舍的幽默:“老舍以他的幽默作品在我们一向不懂幽默的民族扛起了幽默这面大旗。”现代理论界评出中国讽刺幽默小说三座高峰,其中就有老舍的小说。老舍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级的幽默大师,论及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时,曹禺指出:“他的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美国的马克·吐温以其幽默在美国和国际上享有那么崇高的地位,那么我们的老舍先生也可以与之相媲美。”老舍的小说在笑过之后,总能引发人的深思。本文从笑中含泪、婉而多讽、寓情于谐三个方面探讨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及自身复杂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深入分析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成因。

一 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老舍·幽默小说篇三: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陈新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陈新

内容摘要:老舍用人民生活的语言,记录着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刻关注百姓的命运和前途,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幽默语言,表达一位人民艺术家的睿智与良知,展现了一位人民艺术家心系人民,且为人民所爱的幽默大师的风格。

关键词:老舍 语言幽默风格 作品

一、老舍幽默形成的前提条件

老舍的幽默来源于他的生活经历,来源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来源父亲的早逝母亲的性格对他的影响巨大。老舍家里很穷,靠别人救济才能上学,从小活在北京胡同的贫民家父亲的早逝给他性格有点自己寡欢因此会自己找乐子,特别喜欢当时民间的评书、双簧、大鼓等艺术形式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营养。贫穷的生活并没有打倒老舍,而使它能笑看所处的遭遇,用笑来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从而使他的性格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生活观,能以达观的心态宽容社会,宽容别人并立善于从弱势中看到自己的强项,用以鼓舞对生活的勇气,在这种逆境中增强信心。为老舍的作品中自嘲的幽默风格夯实了基础。同时他的经历为他后来幽默的叙事以及写人民看得懂的文学作品立下了志。在这里我不能不提到老舍的母亲对他的影响,坚强,具有同情心的母亲性格,在老舍身上打下的深深的烙印。为老舍今后的创作立下了一个基调。

外国文学对老舍的影响,特别是留学英国,大量外国文学特别是他们幽默的风格细腻和内心描写深深的吸引着老舍,为他的创作开阔了视野,为他幽默风格的形成以及技巧都有了良好的引导与借签作用。

二、老舍小说作品中幽默风格的形式和内容

前期小说作品的幽默风格形成主要通过他的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猫城记》、《离婚》这几部作品来探讨。《老张的哲学》是作者看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想一试笔力的开山之作,整部作品中具有大量的民间艺术养分,比方说小说中爱从文字中找缝子,或利用人物的滑稽动作招笑,夸张的笑这就是他的幽默初见端倪。而受外国作品的影响集体结构的戏剧性,复杂的矛盾从头至尾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容量的幽默故事。

例如写老张肚子饿了采用“肚子的严重警告”“老肚的叛乱”;在被洋人诈取五毛钱后,老舍写到:老张一个人的国耻纪念日。这些是从文字中找缝子,不仅如此还利用滑稽动作招笑:杓儿盛着肉片,用腕一衬,长长的舌头从空中把肉片接住,尝尝滋味的浓淡,尝试之后又把肉片吐在锅里向着炒锅猛虎扑食般的打喷嚏。从整个故事情节上看,老舍还逐渐形成了幽默的叙事风格,就以《老张的哲学》故事以老张为中心,以“钱”为纽带形成了围绕金钱展开的各种矛盾。把这个生活中特有现实按照幽默的个叙事风格一一呈现出来。但这部作品在当时也确实存在为笑而笑的地方,并且无限夸大没有节制而受到当时评论家的批评。但是他的幽默此时已被当时的文化大众所接受。从而顺理成章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要参与者。

而接下来发表的《二马》不光承袭了幽默讲故事的风格,例如:夸张是老舍另一犀利幽默武器。老舍的夸张不同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再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而是一种诙谐以“让自从伤风好了以后,鼻子上老绉着那么几个笑纹,好象是给鼻子一些运动;因为伤风的时候,喷嚏连天,鼻子运动惯了;还有嘴里只有一个牙,因为没有什么陪衬,这一个牙看着又长又宽,颇有独霸一方的劲儿。还有就是以逻辑离奇,幽默滑稽比方在《二马》中他真爱中国人: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总是祷告上帝快快的叫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国;他含着热泪告诉上帝:中国人要不叫英国人管起来,这群黄脸黑头发的东西,怎么也升不了天堂!他把字典在夹肢窝里一夹,嘴里哼唧着“A?Noun is??”把得三十五分的羞耻,算是一扫儿光,雪得干干净净。她越这么想,越恨德国人,好象德国故意在她丈夫死后才开仗,成心不叫温都先生得个“战士”的英名。杀德国人?鸡犬不留?再比如奇比怪喻,鼻子不十分高,可是眼睛特别的深,两个小眼珠深深的埋伏着,好象专等着帮助脸上发笑。在具体的手段上相当多。更重要的是从人物的性格上来表现幽默,使幽默人物性格化与内在化,从骨子里感受幽默。老舍借老马和小马漂泊在异国他乡,渴望爱情,最终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用细腻的笔法。受外国文学细腻的内心活动的影响这部作品中也有这些因素。通过对人物的不合时宜的可笑行为的描写引导读者在笑中反思。如温都太太和二马先生一起去上坟时我当他知道是哪个坟时,你们跟我来,我知道,记得。老太太开始向前走,小短腿像刚孵出来的小鸭子的,走的时候,脸上的肉一哆嗦一哆嗦的动,好像冬天吃的鱼冻儿。

还有就是她问要鲜花吗,我有!拿着花来的时候,老太太说完,意思是要快跑,可是腿腕如终没有一点弯的趋向,干跺着脚,前仰后合的走了。去了老大半天才慢慢的扭回来。当他把花儿给老马时,当他哭得高兴,忽然把手伸出来:“钱呢!”多么形象啊。如老马在店铺中摆店主架子,那种传统的教育他是东家,是主子在异国他乡也要指使一下却是那么的不合宜。再比如开着店铺却瞧不起做买卖,重面子轻法律等。 语言只有在当植根更深的生活之中他才更有养分、这部作品就恰好融入了中国弱国国民性与日不落帝国国民性的反差。这种误解与偏见丰富了作品幽默的内涵。

以《猫城记》、《离婚》为例标志老舍的幽默逐渐走向成熟。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是京味小说的先驱与代表,但在《猫城记》这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往那样用过多的北京方言编制形象。一方面的小说特殊背景有关,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作者蓄意尝试着一种特殊的语言风格。

在主人公刚刚接触猫人社会历史时,就了解到“政府下了令:禁止再吃迷叶。第一天下令午时,皇后瘾得打了皇帝三个嘴巴子,皇帝也瘾得直落泪。当天下午又下了令:定迷叶为国食。在猫史上没有比这再光荣再仁慈的……抢案太多了,于是政府又下了最合人道的命令:抢迷叶吃者无罪。这三百年来是抢劫的时代;并不是坏事,抢劫是最足以表现个人自由的,而自由又是猫人有史以来的最高理想。”我们可以分析出事件的前后经过,想起来实在是一部无比荒唐的闹剧,而这恰恰是近代中国政府出尔反尔,伶俐智昏的真实写照,在表面轻松生动的言语背后,蕴藏着一个理智旁观者的无比的辛酸。

??当主人公到达猫国都城后,发现成漩涡般的人潮在两大片空地上混乱挤动,心中生出这样的解释“城里为什么只有一列建筑是有道理的……让路,在猫人看,是最可耻的事;靠一边走是与猫人爱自由的精神相背的;这样,设若一条街的两面都是房,人们只好永远挤住,不把房子挤到一列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房子往长里一直地盖,把街道改成无限宽;虽然这样还免不了拥挤,可是到底不会再出人命;挤出十里,再挤回十里,不过是多走一些路,并没有大的危险;猫人的见解有时候是及人道的;况且挤着走,不见得一定不舒服,被大家把脚挤起来,分明便是做了不花钱的车。”此处刻意雕琢的逻辑错误和作者对骇人听闻所采取的浪漫态度营造了一种喜剧氛围。这般滑稽的见闻与夸张的解释也并非仅仅为了博

得读者的一笑。应该看到,它们深刻揭露了旧中国混乱的社会秩序,国民愚蠢的自我精神安慰。

在诸如此类的种种幽默语言运用后,作者自称此文在手法方面“舍去了我较有把握的幽默”,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这篇小说尽管主观上背离了当时常用的幽默手法,但客观上偶然地具备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被世界广泛认可的黑色幽默艺术特色。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些作家形成了一支哲学态度和艺术手法炯然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其文艺观“象征了愤怒与悲痛交织的复杂感受,表现了意欲抨击时弊而又无能为力的绝望心情。”《猫城记》的写作动机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十分明显,作者提到“头一个就是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的种种失败,是一个有些感情而没有多大见解的人,像我,容易由愤恨而失望。”《猫城记》仿佛一面光怪陆离的哈哈镜,用着并不十分鲜明的幽默语言淋漓尽职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中国黑色幽默小说的最早尝试。

小说《离婚》是标志着他幽默语言的成熟。尽管也存在利用滑稽的动作与语误来招笑,但也笑得有节制并把幽默的基点,重点放在了人物性格的矛盾上面,以人物性格的发展或呈现来控制幽默的分寸。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事,经过头脑的加工用特有的语言,就构成了他浑然一体的幽默风格。他的幽默艺术自成一家在于他的“幽默包含着哲理,不是光为了逗笑。他的幽默包含着哀愁,笑完之后,仔细一想,便又要落泪”。这种“含泪的笑”的艺术个性在《离婚》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作品已不是早期作品比较单纯的喜剧成分,在深层面上努力开掘了包蕴在一群可卑可笑的市民小人物精神弱点中深刻的悲剧因素,笑泪结合地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严肃思考,诚如茅盾所说:“在老舍先生喜笑怒骂的笔墨后边,我感到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的严肃,他的正义感和温暖的心。”

老舍在三十年代的幽默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写出来那些世事的辛酸也伴着诙谐,用讽刺常带幽默。他对世事的艰难捉摸得很透,心中的苦楚常州以带笑的方式吐出来。他用善意的批评,温和的规劝对等等他所同情的对象,创造出同情的笑、含泪的笑的特殊美感,隐现着老舍那副带笑的面孔。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为例这样的描写,既富含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情趣,《我这一辈子》中

开头那一段也很幽默——幽默而又不失深刻:

写到他作为学徒学的是规矩和手艺,这样一句话的事,他却能用诙谐的语言深刻的说出当徒弟得晚睡早起,得听一切指挥与使遣,得低三下四的伺候人,饥寒劳苦都得高高兴兴的受着,有眼泪往肚子里咽。一个学徒的脾性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被板子打出来的,像打铁一样,要打什么东西便成什么东西。说学徒上厕所老舍写到:我抓着工夫去出恭,一边蹲着一边就能打个盹,回为遇上赶夜活的时候我一天一夜只能睡上三四点钟的觉。把这个学徒的生活场面辛酸用这种诙谐的语言表现了来。

??写他的职来时“我学的是裱糊匠。在那太平年月,裱糊匠是不愁没饭吃的。那时候,死一个人不象现在这么省事。这可并不是说,老年间的人要翻来覆去的死上好几回,不干脆的一下子断了气。……一个死人到六十天后才和我们裱糊匠脱离关系。一年之中,死那么十来个有钱的人,我们便有了吃喝。”

在说到他这一辈子改行的原因时,这样写到:年头的儿的改变不是个人所能抵抗的,胳臂扭不大腿去,跟年头儿叫死劲简直是自己找别扭。在说个人不能承受的事时这样幽默的写到犹如一个米粒很小,教蚂蚁去搬运便很费力气。个人的事也是如此。人活着是仗了一口气,多咱有点事儿,把这口气憋住,人就要抽风。再看老舍写到我走背运时一周在我明白了个人的好处不必一定就有利于自己。一个人好,大家都好,这点好处才有用,正是如鱼得水。一个好,而大家并不都好,个人的好处也许就是让他倒霉的祸根。当他媳妇和他师兄跑了后他还为他的妻子着想,假若他肯偷好朋友的妻子,难道他就不会把他卖掉吗?这个恐怕时常跨我心中绕来绕去。我真希望她突然逃回来,告诉我她怎样上了当,受了苦处;假若她真跪在我的面前,我想我不会不收下她的,一个心爱的女人,永远是心爱的。这么痛苦的事让老舍写来是一种含泪的笑,辛酸的笑这就老舍的语言。

转行后以为凭自己的本事能做官时,才明白不是那回事,亲眼看见,那作着很大的官儿的,一天到晚山珍海味的吃着,连自己的姓都不大认得。那么,是不是我的学问又太大了,而超过做官所需要的呢?我这个聪明的人也没法儿不显着糊涂了。原来差事不是给本事预备着的,做做官第一得有人。这个想法取消了。再写到当巡警又称臭脚巡,写制服这样写到夏天它就像牛皮似的,把人闷得滿身臭汉;冬天呢,它一点也不像牛皮而倒像是纸糊的;它不许谁在里面多穿一点衣

相关热词搜索:老舍 幽默小说 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