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方面毛概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07 来源: 疫情防控 点击:
教育改革方面的毛概论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毛概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教育界对当今教育的诟病已经不绝于耳,但最终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这里面有一个原因是从教育教学理念上思考多,而从在实现方法上考虑的却不多,再好的理论没有现实的方法做支撑也是镜中花水中...
教育界对当今教育的诟病已经不绝于耳,但最终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这里面有一个原因是从教育教学理念上思考多,而从在实现方法上考虑的却不多,再好的理论没有现实的方法做支撑也是镜中花水中月。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改革教育改革》
摘要:新中国 60 年来的教育历程大体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其间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基于政治一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建国初年,伴随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的颁布,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化地整饬了教师的角色;"52 调整"既是经济重工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整齐化的重大举措;"85 决定"则直接造就了此后 20 年转移政治一经济义务的"义务教育",并与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1992 改元市场经济以降,教育改革,尤其高等教育改革惟经济主义马首是瞻,走上"扩招"、"升级"、"并校"的产业化和大跃进之路。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要么沦为政治的工具,要么用于经济的筹码,抑或受二者钳夹,
效果堪忧。有必要改革教育改革,走向作为社会一文化的教育改革,并保有文化视野。
关键词:教育改革;政治一经济改革;社会一文化改革;教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015-06
改革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的主题和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历程,大体亦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但 60 年来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其问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作为政治一经济的教育改革,亦即基于政治一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
一、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贯穿 60 年来的教育历程。撇开"文革"期间教育的全面政治化这类极端情况不论,举其要者就有:建国初年的思想改造运动与教师(知识分子)角色政治化重塑;经济重工业化、政治整齐化需求与院系调整;80 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与政府政治、经济责任转移;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教育产业化。
1 思想改造运动:教师角色的政治学重塑
教师的政治一经济学作用历来受到当政者的重视。列宁就曾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和建设教师队伍的政策。"改造"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早在 1939 年《大量吸收知识分子》、1941 年《改造我们的学习》及 1942 年《反对党八股》和《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多次阐释了改造知识分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伴随着这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的颁布,对于教师(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化地铺开了。尽管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自共产党在军事上取得绝对优势之时就已经开始了,但"思想改造"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是在 1949 年开始的,并迅速成为广泛流行的常用词并广泛运用于具体革命实践,从而在 50 年代推展成为一种"思想改造运动"。
1951 年 10 月 23 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定下了思想改造运动的基调,并阐明了其政治一经济学任务:在我国的文化教育战线和各种知识分子中,广泛地开展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运动。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真开展高等学校教师中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掀起了高校的思想改造运动。稍早的 10 月 13 日,《人民日报》社论《稳定和发展小学教育,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地真正够得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11 月 1 日出版的《人民教育》杂志第 4 卷第 1 期发表题为《人民教师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社论,其中提到,人民教师和一切人民教育工作者是"新中国儿
童、青年的灵魂工程师"。11 月 30 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必须立即开始准备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于一年至二年内,在所有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和高中以上的学生中,普遍地进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在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和专科学校以上(即大学一级)的学生中,组织忠诚老实交清历史的运动,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1952 年 1 月 5 日,全国政协相应作出《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思想改造运动就此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事后看来,所谓思想改造,就是以无产阶级的思想取代所谓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而思想改造运动直接的触发点,是为了整肃教育界欧美派的知识分子,以确立无产阶级思想和党委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实现"共同纲领"中新民主主义教育之目标,即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改造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中宣部针对当时各地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混淆概念而特地发布的《关于教师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的几个问题》(1952 年 8 月 17 日)对此直言不讳:"这个运动的目标主要是: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划清敌我界限;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划清资产阶级思想和工人阶级思想的界限;在学校中树立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思想改造运动及其伴生物思想检讨浪潮,首先以高校、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运动为标志而掀起,并形成了频繁性、相关性和连带性等鲜明特点:走马灯似的政治运动使新生的中国元气大伤,社会和政治进入一种无法可依、无理可讲的动乱中,知识分子生存境遇每况愈下;开了"学生整老师"的先河,以致在后来的"文革"中,"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一开
始便在红卫兵、革命小将面前俯首称臣;"连坐"方法和"人人洗澡过关"式运动殃及广泛,50 年代初,参加运动的高校教职员达 91%,中等学校教职员达 75%。
思想改造运动的影响广度触目惊心,乃至有学者总结道:"在中国,凡是在那风雨如晦、万马齐喑的年代生活过的人,他可能从没受到过表扬,但不可能没做过检讨;他也可能从没写过情书,但不太可能没写过检讨书。"而其影响深度更是难以估量,经此思想改造运动,"政统"与"道统"得以合一,多少硕学大儒为威武所屈,放弃"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颂圣文化"一枝独秀,发展到空前规模。作家由自由创作变为国家计划生产,作品由争奇斗艳化为整齐一致,以致德国汉学家顾彬不无痛心地讥讽:"中国 1949 年以后的文学是几块钱的二锅头,之前的文学是几百块钱的五粮液......当代中国作家基本没有什么思想,他们的脑子是空的。"教师则因思想改造运动而"统一了"思想,其角色被塑造为作为匠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由此,教育与教师所有的工作都致力于培养适合生存于"新秩序"中的"新人",而这个新秩序的世界是一个规范无所不在的总体,个体所有的癖性――被定义为杂草、边缘、未教化――都需要被铲除,在塑造新人的实践中,教育者充当起社会生活的立法者,成为国家权力的延续。
2 "52 调整"和"85 决定":教育改革的政治一经济学协奏
上世纪 50 年代,与在各大高校相继开展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同时进行的,是院系调整。院系调整的主方向就是"向苏联学习"。1952 年 6 月至9月,中央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简称"52调整"),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全盘
调整后,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工科、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至149所,而高校数量由1952年之前的 211 所下降到 1953 年后的 183 所,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
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因就是经济重工业化的需求。新中国需要大量工科技术人才,教育的重心被放在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教育计划与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连,按产业、部门、行业甚至按产品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例如拖拉机学院、坦克系等等),确定招生和学生分配。显然,这是一种培养"专家"的教育体制。而且,正如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进一样,伴随着抗美援朝和苏联专家的来华,以及领导们对自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信心的增长,这次教育改革很快狂风骤雨、一往无前地在 1952 年开展起来。除了经济驱动之外,这次教育改革的另一个目的和功能就是政治整齐化。经此调整和改造,高校从此失去自主权,特别是教学自主权,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地看,院系调整实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令高等院校元气大伤的改革,由此,中西的通识教育都被扬弃,只生产"听话、出活"的工匠,再无独立的思想可言,甚至出现了一些为顺应政治斗争需要,科学泰斗公开发表文章肯定"亩产万斤",原子物理学家发表文章论证大气中核试验的放射微尘于生物无害的怪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跳过六七十年代的"文革",值得关注的是 1984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被邓小平认为"最重要的"第九条,中心内
容就是关于知识和人才、科技和教育的。旋即,1985 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85 决定")。客观地说,这一教改纲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实现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改革初衷,而且它可贵地确认,义务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责成制定义务教育法。但与此同时,它也确立了对后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制度――"分级办学",并授权"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85 决定"明确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订本地区的义务教育条例,确定本地区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步骤、办法和年限","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如何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随后,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6 年 9 月)进一步规定,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后来的实践中基本上采用"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做法。
"分级办学"作为此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实行城乡教育分割的制度,连同"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政策授权,将本应主要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的政治一经济责任和义务,转嫁给了农村和农民。其结果是不仅加重了农村和农民的负担,而且造成了农村教育的滞后和城乡教育差距的延续与扩大。据有学者考察,在 1986~2000 年的 15 年间未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农村少年儿童高达 1.5 亿人;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超过改革以前;而这种状况有可能促使未来的城乡关系朝着更加不平衡的方向发展。就连当时的主事者也坦诚,1986 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
因在"钱"上遇到羁绊,只能依靠"人民教育人民办"这种方式,把义务教育的过半费用推给农民和企业承担,以致我国"20 年来的义务教育是以加重农民负担为代价取得成就"的。回首看,"85 决定"直接造就了此后 20 年转移政治一经济义务的"义务教育",并与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
3 扩招、升级与并校:教育改革的经济学亢进
时间到了 1992 年初,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鲜明论断;是年秋,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即,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93 纲要")提出:"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这为日后教育改革迈向事实上的、无以问责的市场化、产业化、大跃进开启了绿灯。
1992 改元市场经济以降,大规模国企改制开始推行,不少国企纷纷倒闭,大规模接受大学生的能力远不如前,于是 1996 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至 1998 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从1992 年到 1998 年,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导致的失业("下岗")人群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疲软。困局当口,经济学者汤敏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建议扩大招生数量。其中最诱人的理由就是,扩招可以一举解决经济和就业两大难题:扩招可以拉动内需,确保经济增长 8%的目标;扩招可避免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从而形成与大量下岗工人竞争的恶性局面。建议被采纳,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
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旋即出台。1999 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 50 多万人,招生总数达 160 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 47.4%。从 1999 至 2001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 3 年间的平均增幅为 33.5%,从 1999 至 2004 年,6 年间的平均增幅高达 24.8%。"十五"规划提出的 201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在 2002 年提前 8 年实现。扩招数量之巨、速度之猛,超出了建议者当初"3 年扩 1 倍"的建议,6 年扩了超过 5 倍;也超出了 1999 年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高考录取率"提高到 2000 年的 11%左右"的计划;更超出了"93 纲要"中"使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愿望。这为日后的研究生"大跃进"和大学生就业难埋下了必然发芽的种子。
尽管迟至 2005 年"教育产业化"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被叫停,但把教育作为产业操持的经济学思维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存在并日益走强:1984 年国家统计局把教育划分在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199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把教育事业归属于"第三产业","包括教育事业等现有大部分福利性、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产业化管理";1999 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些都成为"教育产业化"思潮和实践的政策依凭和思想导向。正如有学者所言,无论实际动机还是发展路径,90 年代末的高校扩招是当时"教育产业化"思潮的产物,有很强的经济主义属性。
大学教育产业化、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假大空的并校风,这被有的学
者概括为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大学体制改革的 3 大明显败笔。该学者认为,伴随着教育产业化改革,大学升级非理性冒进,学校变学院、学院升大学,中等师范学校几乎绝迹、高等专科学校难以寻觅,代之以到处林立的"大学"。而升级的动力则来自于政绩需要,各级政府用政治方式和经济思维抓教育改革。如果说大学升级的动力和地方利益有关,大学合并则显然来自上层,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基地之类的都要上面来批,这样就强行制造出高校合并的机制来,结果是事与愿违,大学合并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只是一种变相的权力再分配而已,把数条帆船拼接在一起是成不了航空母舰(世界一流大学)的。与高校扩招并行的,却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5%上下,是一条平缓的直线;支撑高校"跨越式发展"的,一是学生的学费,二是通过"银校合作"方式向银行贷款,它导致了巨额的高校负债,这种国家不增加经费投入而大规模发展教育的模式,包括公办大学大规模举债、大建"大学城"、举办高收费的"独立学院",连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转制等等,都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教育改革的"特殊"产物。
二、教育改革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
诚然,教育有问题,但从来都不全是教育的问题;教育需要改革,但从来都不全是教育本身的改革。实践表明,如果仅仅或者全部把教育改革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便会要么把教育沦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要么把教育用于经济指标的筹码,抑或受二者钳夹,其负面效果所在多多,未来前景着实堪忧。作为政治改革的教育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着社会主义改造而势在必然,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为经济改革
的教育改革,在过去 20 多年里因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浪潮而随波逐流,并在申讨和危机中亟待转型。教育改革转型的主题便是:从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特别是作为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走向教育改革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
1 教育改革:从以"经济改革"为中心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
改革教育改革,或者说教育改革的转型,既有政策背景,亦不乏学理支撑。从宏观政策而言,从 21 世纪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开始,陆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改革目标,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特别是"和谐社会"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建设"尤为瞩目。2011 年 10 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则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发展"提上重要议程。就学理而言,在任何社会,改革可以分解为政治、经济和社会 3 个方面,借鉴国际经验,中国的分解(渐进)式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这样一种"三步走"的"最优实践"(bestpinice):经济改革的主体是生产(做蛋糕),社会改革的主体是分配(分蛋糕),政治改革的主体是分享权力。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改革以"经济改革"为中心,未来二三十年,需要转移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
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自 1978 年至 21 世纪初,主体的改革是经济改革,特别是 1992 年以来,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2010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
出口国。据估计,2030 年的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强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 2.0~2.2 倍,人类发展总值相当于美国的 3.2 倍。从2l 世纪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改革阶段,社会改革的目标是"和谐社会",社会改革的核心在于社会制度建设,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社会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亲商")和稳定("亲民")的平衡。中国改革从以"经济改革"为中心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的转移,为教育改革从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走向作为社会―文化改革,提供了时代背景、行动依据和现实可能。
2 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远比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更为困难。因为"经济改革说穿了,就是要把人最邪恶的一面释放出来,让每个人去追逐私利",而"社会改革就涉及公共利益,是要有利他性的,要为公共物品掏钱......中国对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与 GDP总量相比是非常低的"。这说明,社会改革比经济改革更艰巨。改革教育改革,使之走向作为社会一文化的改革,起码要做到一个确保,施行两种解救,具备一个视野。
首先,要确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前述 1986~2006 年 20 年转嫁国家和政府责任于农民的"义务教育",连同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并在近年来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雪上加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改革,对中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当前,教育不公突出表现在少数优势群体的"过度教育"和广大弱势群体的"教育不足"上,无论是教育
过度还是教育不足,都会有巨大的社会政治代价:就教育过度(一方面是缺乏大量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被继续攻读学位)而言,过度教育意味着过度期待,过度教育经常培养的是运动家和革命家;就教育不足而言(社会的流动更多和金钱的多少相关联,而和自己的努力与才智越来越不关联),教育制度失去了人才培养的功能,教育提供给弱势者的不是希望而是怨恨,在中国历史上正是这些深感社会不公的基层知识者带头起来改变历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国家和政府要加大补偿和纠错力度,确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毕竟,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的事业。作为社会改革的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使弱势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城市民工子弟及弱势群体子弟享受到教育的"国民待遇",确保其受到公平的教育这一基本人权。而且,教育必须连同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社会改革配套进行、统筹协调,走出我国"低人权优势"的发展模式(以自我剥削的方式成为别国透支的对象)和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负福利"状态(农民及城市弱势群体无福利待遇),确保社会保障的"低福利"(相对于穷富都保的"高福利"而言,就是只管最穷的人,如美国的医疗保障只保 65 岁以上的老人和贫困线以下的穷人,占总人口的 18%;而在中国近似的覆盖率中,公费医疗 80%却用在领导干部身上)。
其次,施行两种解救。一是把教育改革从作为政治,特别是作为经济改革的范畴中解救出来,归位于社会改革领域。我国既有的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政治和经济的,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需要、经济需求的
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等"。改革开放至今,教育还是政府的一部分,教育部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水平,权力越来越多,垄断和审批大多数教育资源。只要教育界还是政治的一部分,就不会成为一个具有自治性的组织,就不会成为有高质量的教育机构;只有当教育界发展出自主性的"行规"来约束自身和评价自身的时候,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来。教育体制的官僚化或者说行政化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教育以权力为本、以经济利益为本,权力和经济利益是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教员使用得最得心应手的手段。二是解救教育于政治、经济,就是要树立和发展教育的自主性。为此,要抵制教育改革的独断和盲目决策,进行政策论证,充分吸纳社会意见。同时要恢复教育改革作为社会改革的基本权利,剔除行政权力的侵蚀和干扰。譬如,按国际惯例,刊号本来不过是一组数字而已,都是无限供给,按需分配,无须耗费什么成本,从根子上说,出版权本来也是作为基本人权的表达权的派生,但我们的体制却把这种本来属于社会的权利转化成了行政权力,对刊号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实际上是变可无限再生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变无限供给为有限供给,变平衡供给为紧缺供给,使得刊号奇货可居。这不但造成了刊号身价马上扶摇直上、以刊号折抵金钱等诸多乱象,还干扰和侵蚀了学者的表达权。再譬如,官僚化的教育评审制度作为教育政治化加经济化的畸形产儿,信奉"科学文献索引"(所谓 SCI,类似的还有 CSSCI等)这一"愚蠢的中国式观念"(stupidChineseidea),把国外用于帮助科研人员有效获取文献信息的检索工具 SCI,引进和异化为学校排名、项目评
审、科研申报、评价奖励等几乎覆盖所有科研领域的最重要乃至惟一的评价标准。教育部门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引进和改装各种评审制度,并主动自创,无非是要确保教育官僚的专制权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再次,保有文化视野。我们的教育改革,往往施以"革命的"手段,推行"一刀切",强调"跨越式"发展(很多时候实为"大跃进"),充满"乌托邦"色彩,而与此同时,常常不注重对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的保全、敬重和守护。正如有学者所言,作为一种社会改革,教育改革不是要砸碎旧制度,重建什么新制度,而是在承认现有制度性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但既有教育改革却呈现出过多的"教育革命"画面,教育变革"泛革命化"(包括当代"泛改革化"或简单把改革看成革命),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视野。"文化视野"把握多元价值,强调兼容兼顾,以文化视野审视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极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实践运作之"中庸",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改革怀有"保守"自觉,警惕"激进"行动,克服"商业化"侵蚀,注重文化的积淀、传承与精进。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商昌宝,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2 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4]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9-32
[6]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 年 8 月 27日印发
[7]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03,(1):10-22
[8]马昌博,义务教育,这 20 年为何这么难?――对话全国人大会委员、国家原教委副主任柳斌[N]南方周末,2006~10-12(A3-4)
[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 年 2 月 13日印发,
[10]杨东平,关于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J],江苏高教,2011,(1):5-8
[11]郑永年,保卫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2]郑永年,中国改革三步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13]胡鞍钢,2030 中国:迈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4]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15]文东茅,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J],理论视野,2008,(7):26-29
[16]劳凯声墩育体制改革的公益性诉求[J],理论视野,2008,(7):23-26
[17]何迪,鲁利玲,反思"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8]石中英,张夏青,30 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22-32
[19]笑蜀,刊号奇货可居折射精神生产困境[N],南方周末,(E29)
[20]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1,(5):12-21
篇二
《教育改革初探》
[摘要]目前,高考及以高考为核心的应试教育造成了老师教学方法的扭曲和学生创造力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现今教育制度下存在的不合理处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考;应试教育;教学;经济效率
中国现在的教育模式传承了中华古代以文定前程单一、狭碍、粗糙、简易的取贤育贤方法,虽然国家已提出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制度仍大行其道,像挥散不了的梦魔,撒碎了人们向往美好的期待。应试制度扼制了国人的创造力,这其中包括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创造力、家长的创造力,出版商的创造力,教育官员的创造力,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以及各行各业受过应试教育磨损的人员的创造力。
一、当前教育模式之弊
1.分数决定一切,背后的答案决定一切
我们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以分数作为评判这本身就是粗糙和简陋的。而分数的衡量标准就是答案。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发展的,人的认识
也在不断变化,曾经认为正确的东西,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像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快慢论;曾经认为不可能出现的事物,像飞机飞船等也成为了现实。老师认定的答案,甚至学者、专家认定的答案,甚至所有人认定的答案也不是一定不容质疑。牛顿的经典力学被奉为经典也还是出现了根限。学习的目地是了解前人或者现在人的思想和方法,试图应用这此方法,但不是唯一只能用这种方法。怀疑精神是最宝贵的东西,学生,是教育的产品,是具有高级智慧的载体,更是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未来力量,不能简单地输入程序,求得"机械"的输出结果。
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是教学生这些方法和思路的同时,还在通过超量作业和集中考试来强化甚至是固化这些思想和方法。
镜鉴历史,应试制度桎梏了人们的头脑,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欲和创造力。
2.课堂教学和超量作业扭曲了人性的发展
人,是动物,不是植物。"动"是人和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而现在教育制度下,学生从早上 7 点起来,至晚上 10 点上床睡觉,共 15 个小时。有几个小时在自由地动呢?让我们来算一算。上午 8 点到 12 点,下午 2 两点 30 到5点是上课时间,晚上7点到10点做作业,共9个小时30分,若中午有作业,则是 10 个小时 30 分的受学时间,当然还有为受学而发生的一天两次上学、放学路途耗用时间,以每趟单边 20 分钟来算,4 趟共 1 个小时 20 分钟。还有 3 顿用餐时间算 1 个小时 10 分钟,另外,洗浴等生活程序算半个小时,则共 13 个小时 30 分(15 个小时-13 个小时 30 分 1 个小时 30 分)。
平均学生每天可自由支配一个半小时!这还是一般的算法,如果作业做到 11 点,12 点,或者上学、放学路途上耗用的时间较长,那自由活动的时间
就更少。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中有厌学情绪。
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想法――学生可自主支配时间。学生可自主支配时间是学生能自由活动范围的一个衡量标准,它以学生 1 天 24 小时为基础,刨除在学校上课、回家做作业(包括为受学而实施的上学、放学路途时间)和刨除吃饭、洗浴等生活程序时间后剩余的可由学生自主发挥,自由活动,充分享受的时间,这个时间太少,只会使学生与社会和自然,与兴趣发展相差甚远,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信和自我的发展,不仅人格不健全,而且心智也有问题,冒险精神不足。因此,这是教育的失败,是人性发展的失败。
3.教师教学不讲求学生学习效率与效益,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前面,我们探论学生可自主支配时间较少,说明一个问题,教师教学技能有待提高。试问,学生一定非得花那么多受学时间才能学到应学的知识吗?所以,教师应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技能,以让学生投入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收益,获得更多的可自主支配时间。一方面,应减少板凳上坐着的时间,以完成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增加探索户外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内容。
二、教育模式改革措施
1.放弃高考一元评价制,引入多元评价标准
高考以分数决定学生未来受教育的级别和专业,决定了学生未来在竞争中的筹码大小,这本身是有问题的。
首先,高考出卷和作答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特质、专长和发展潜力,而作为报考策略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考中合适的学校,也往往忽视学生自身潜质和特长,而苦于在学校和专业上挑选,这些都与学生潜质和专长相背,从而
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就读时心不在焉,就业时改专业等情况,进一步造成教育资源对科技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没有应有的发挥。如果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更糟糕了。引入多元评价标准,一方面,能反映学生的潜质和特长,对学生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提高发展效益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目标决定过程,倒推下来,初中、高中时,学生学习就能有侧重有方向,不会浪费教育资源,并能提高教育效益。等而划齐地培养方式只会让教育资源低效、低能。
因此,放弃高考一元评价制,更重要地是改革初中、高中课程的全面泛化,而应设定相应以培育专长为目的的课程,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主、自觉、能动地学习,就能提高学习的效益与效率。不用担心,学生会因此在未来成为只懂专业,不食其他烟火的人。其他烟火可以安排学一些,但绝不是今天这种反复固化以培养通吃物理、化学、数学、英语的解题高手的制度。
2.法律法规应保障学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少得吓人,这违背了动物的天性,也违背了人性,这不利于社会发展,而且使教师低效教学。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最终要落实以人为本,快乐的成长是未成年人应有的权利。因此,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建议写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相关规定上。
3.引入经济评价指标进入教学,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此前,我们提出了教学经济效率指标和学生剩余指标,这对衡量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有很大的作用。我们的老师通常一味地以为听课做题是最
好教学方式,且从来没有人分析过这种方式,是不是对所有学生都有用,是不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在未来中很好地发展。
学生付出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是否能取得更多的收益,其差额是多少。因此,教学必须引入经济评价指标,不能再不计成本地浪费教育资源,耽误学生宝贵的时间,还学生一个美好的成长空间。
4.增加学生实践,并作为一项评价标准
增加学生实践,包括与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扩大学生对世界的感性认识,丰富视野,从而较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认识世界以后就有了改造世界的热情,从而就有了抱负。例如,在有的国家里,学生经常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去做慈善活动,这能让学生具有同情心和使命感。当然,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科学活动。因此,必须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扩大学生实践范围,并计入评价指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综上所述,教育必须改革,这是教育制度自身功能不断完善和扩大的要求,是人性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