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社会调查报告例文锦集
发布时间:2020-11-20 来源: 演讲稿 点击:
最新- - 【推荐】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锦集七篇
【推荐】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锦集七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本人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 7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调查报告 篇 1
? 1. 引言:刻板印象一直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社会中,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则是关于男性该从事什么职业;女性该从事什么职业的固定看法。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往往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男护士的“职业隔离”,比如女性职场的晋升天花板。本次研究通过孙艳梅(20xx)的成熟问卷成熟问卷《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探究大学生对于男性和女性分别从事专业性工作和服务性工作的态度差异是否明显;探究外显职业刻板印象的性别差异是否显著。
? 1.1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 ? 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一概念, 早在 1922 年就由新闻工作者 W .Lippmann 在其著作“公众舆论。”(1922)中首次提出(江晓琳,20xx)。刘修进(20xx)认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实际上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是指人们根据性别将职业进行分类而形成的关于某类人适合从事某些职业的固定印象。”。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 、要求和一般看法。在现实社会中,传统认为男性大多坚强、独立、胆大 、冒险 、理性 ,适于从事家庭以外的 、具有竞争性和开拓性的工作 ,所从事的职业多为科学家 、大学教授、医生、律师、建筑师 、工程师等 ,而女性大多温柔、内向 、仔细 、体贴 、情感细腻、胆小, 适于从事家务以及服务性的工作 ,从事的职业多为幼儿教师 、秘书、护士及各种服务性工作(江晓琳,20xx)。综合职业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对于职业刻板印象定义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定义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对职业进行性别划分、归类的一种倾向,是以性别来划分职业,认为某种职业只适合某一性别的一种认知倾向。”( 孙艳梅 20xx)。
? 1.2 大学生对于职业性别的态度 ? 在职业刻板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中, 通过外显刻板印象研究和内隐联想测试对本科生的 120 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大学生存在明显的职业刻板印象, 对某些职业评价很高, 有些则很低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某些偏差(胡志海 ,梁宁建、徐维东,20xx)。社会青年在投射测验中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社会青年倾向于认为男性应该从事专业技术性行业,而女性应该从事服务行业,并且男性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高于女性(连淑芳,20xx)。已有的研究均证明了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存在的,人们倾向于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男性职业、女性更加适合从事女性职业(孙艳梅,20xx)。
? 1.3 研究目的及假设 ? 以往研究都发现职业刻板印象是存在的,本次问卷调查研究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人口学变量;做出更加精确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使用孙艳梅(20xx)编制的成熟的自陈式《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在考察大学生是否存在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大学生在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大学专业类型的影响。
? 2. 方法 ? 2.1 被试 ? 162 名在校大学生,其中 62 大学生在问卷星上进行问卷的填写,其他 100 名被试填写相同内容的纸质问卷。最后电子问卷以低于两分钟的作答时间为删题标准,删除四份无效问卷。纸质问卷设置第 25 题和 40 题分别为相邻的和隔开的重复题目来检测被试是否认真作答,据此标准删除 15 份答卷。最后有效问卷为 143份。
? 2.2 实验材料 ? 孙艳梅(20xx)硕士论文所使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785,具有良好信度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 。
? 2.3 研究程序 ? 随机选取 162 名大学生发放电子问卷或纸质问卷,之后收集问卷,筛查问卷质量和做数据录入分析。
? 2.4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
? 采用 spss22.0 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 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男性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和男性从事服务性工作的态度差异不显著;表明大学生认为男性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和服务性工作一样合适。对于女性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和服务性工作的态度差异不显著,认为女性从事技术性工作和女性从事服务性工作一样合适。对于男性从事专业性工作和女性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态度差异不显著,即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适合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对于男性从事服务性工作和女性从事服务性工作的态度差异显著,即认为相比于男性女性更适合从事服务性工作。
? 3.2 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性别差异 ? 表 2—1 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性别差异 ? 表二可以看出男性被试的得分比女性被试的得分略高,但是差异并不显著。表明男性女性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差异并不显著。
? 讨论 ? 本次问卷采用的是成熟的信效度高的成熟问卷,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与以往的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研究结果都存在明显不同。即外显职业刻板印象的差异只在男性从事服务性行业与女性从事服务性行业时才存在显著差异。本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在师范学院中因为女生多,男生少;抽样总体存在偏差。男女性别比的显著差异造成女性自信水平和对于职业的预期水平较高,对于自己从事技术性工作(包括教师,律师)的信心很足;而男性因为处于男女性别比差异显著的环境中导致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被意识所抑制。由此最后的结果反映在仅仅对于传统色彩最浓厚的“男生不宜从事服务性行业,女性适合从事服务性行业。”这一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后的研究应该考虑取样总体的特点,克服无关变量的影响;同时也应该结合内隐测验来避免被试有意识抑制自身偏见。社会调查报告 篇2
? 调查目的:
?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
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唯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偷袭大学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机会。
? 调查对象:
?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绝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的 50 名进行调查。
? 调查内容:
?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是否有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符合,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践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 调查方法:
?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 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50 份。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能成为了大学生可以接受的工作。
? 有 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 40%;而 56%的同学有坐过兼职,20%的同学有打过暑期工,147%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 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 14%、网络的实习实践 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 22%、校园销售 14%、当餐厅服务员 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
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的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 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 38%,在实习或工作中 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 32 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 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 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 31 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 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 12%。
? 调查结果分析:
?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这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的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过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取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
的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他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只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赚经验可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该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走到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他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 结论与建议:
?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今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 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
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风险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 2.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社会调查报告 篇 3
? 这个寒假是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我得很充实。因为我以一名交通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惠州市火车北站××年的春运志愿服务。对于我来说,志愿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有幸参加这次志愿服务并从中学习,是很有益的。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 a 活动名称:
? 火车北站春运志愿服务 ? b 实践时间:
? ××年 1 月 16 日、17 日、18 日三天 ? c 活动地点:
? 惠州市火车北站 ? d 实践内容:
? 在火车站口帮助老、弱及怀抱小孩的旅客提行李及接受相关咨询。
? e 实践目的:
? 丰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充实课余时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创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 早上 10 点钟,我们早已站在火车站的进站口,穿上了黄色马甲,戴上服务证及志愿者徽章。我们认真的听完大队长和火车站站长的指示及工作提醒,队长带领我们熟悉了各个候车室及站台后,我们便开始了志愿服务。
? 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在火车站进站口服务。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人手里、背上都是大大包的行李,有些行李还比一个人的体积大呢!我有些不知其解:回家过年,需要带那么多行李吗?由于今年春运实行实名制购票,也给车站工作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量。我们也学了他们的提醒话语:“请大家把车票和身份证拿在手上!”当我喊出这样的话时,一些旅客投来奇怪的目光。我才意识到,我喊得太小声了。再后来,我便把声音提高,之前的尴尬也消除了。许多旅客都按照我们的提醒做了。
? 在这里,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背着着沉重的麻袋行李,手中还要提着大个麻袋。我知道,这些都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们。也有很多一家人组成的,他们的行李更是多得无法想象。我们会主动上前询问:“请问需要帮忙吗?”他们有的人起初会怀疑我们:“你们帮忙需不需要钱的?”当我们指着志愿者证,告诉他们我们是志愿者,不需要报酬,“我们是义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通过这样询问,他们有很多实在提不动行李的旅客都会接受帮忙。我看到他们脸上扬起了回家的喜悦。
? 有一些中老年旅客,他们没有亲属陪同,有亲属陪同的,也只能送到进站口。因为车站没有站台票。我们找到了他们,把他们都一一带进车站,陪伴着他们候
车,直到送他们上了火车。他们在进站过程中,情绪变化也挺大。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我们找到他们看到他们脸上有了开心的笑容。又会在候车室里焦急得询问:怎么车还不开啊?我也经历过等待回家的不安,明白他们的心。当要开往目的地的火车开进来时,很多人都一拥而上,我也感到背后有一股力量把我推向前。有车站的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他们都排着队上车了。看到他们平安的上了火车,心里踏实多了。有一次,一位老奶奶还对我说:志愿者,我会记住你的!听到这句话,心里暖暖的…… ? 每当送完旅客上车后,我们又回到进站口,接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可能是由于我们穿的显眼,很多旅客都会对我们微笑。我们的脸上也是要以微笑对待旅客。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不解,但还是微笑着。虽然工作辛苦,甚至一天下来,站的脚都起泡了,但是想到我们帮助了别人,受一点点苦,没关系的,因为我们乐在其中!社会调查报告 篇 4
? 今年暑假,我通过“重庆市大学生带薪实习”这个活动应聘到了在苏宁电器做收银的工作。我觉得自己通过这次实习增加了自己的很多见识。初次尝试收银员这方面的工作,增加了自己的阅历,而且这次实习让我重新认识到进入社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这其中有苦有甜,让我第一次这么真实的感受到钱的来之不易,我们还缺少在这个社会立足的能力,我们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带薪实习,我还有了以下的体会。
? 一、就业形势严峻,要提高技能,适应社会需要。
? 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供大于求的局面近一时期难以改变,特别是近一时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严峻尤其表现突出,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大学生也成了就业困难群体,面临 “毕业即失业” 的困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 通过我在苏宁电器工作的观察,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是要求求职者有技
能、有经验,真正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并不多,这就是所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单位需要的找不到,不需要的到处都有。市场经济适者生存,现单位的招聘简章一般都写着 “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些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除了在学校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多拿资格证,一专多能,外还要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的就业预期普遍较高,迫切希望找到工资高、体面、有发展前途的职业。现在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体现在薪酬上,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体现在工作单位上,一般要求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体现在工作区域等上,普遍要求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最能够吸纳就业的,但往往被认为是劳动强度大、工资低、最“不体面”的工作。如果不是大学生,就不会有那样高的预期值,或许更能够从容地就业。大学生去当“杀猪匠”、当高级保姆、从事擦皮鞋的工作都被称为谈不上体面没前途的职业。为什么农民工找工作容易,因为他们吃苦耐劳、干的都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苦活、脏活、累活。职业其实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在大多数人开来不体面的职业,也有人在这个行业成就了一番事业,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那些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农村,虽然条件差、但人才贫乏正是我们大学生实现理想、抱负的最好地方。
? 作为大学生要勤学习、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
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 ? 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我们应该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暑假期间学会面对现实,不管你的社会实践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都是一种锻炼,都会对你将来从事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 作为学校要坚持面向市场的办学。为什么技校生、高职生比我们能容易的能找到工作,因为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到单位都能用得上。普通高校不能像技校、职校那样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重理论轻技能,造成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高校要紧密联系社会需求,积极把握经济社会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主动适应人才社会需求,灵活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拓宽理论功底和知识领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把教育与就业联系起来,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大力培养多层次实用人才,以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受欢迎的人才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 二、 创业要有科学的经营理念。
? 作为一个经营者创业不可以盲目,要有创业策略。在创业之前,要对市场进行考察调研,商铺位置、服务人群、主要服务对象、促销手段、同行业商品价格、行业政策规定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 在经营方面,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顾客是上帝的服务是必然的,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提高销售额。这就要求我们想顾客之想,急顾客之急,提高服务质量、语言要礼貌文明,待客要热情周到,要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首先在店面的选择上,应选择对经营有利的地段。产品质量,店面的环境卫生,服务态度,诚信,会创新等等。在一些细节上也应十分注意,比如说产品的摆设,好的产品摆设给人一种良好的感觉。当然,广告和宣传也是是少不了的。
? 我工作的苏宁电器售后服务就是做得非常的好,多年来,本着信誉至诚、开拓市场、争创一流、以信为本、以质求生宗旨目标。苏宁电器售后服务中心以专业
技术、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广大客户的认同和称赞,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上门服务,提高中心的形象与荣誉,不仅制定了全面的服务规范、服务承诺等,同时设立了投诉电话 0512-61717351。目前,售后服务中心具有全国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公司实力雄厚,经验丰厚,技术过硬。员工已达30 余人,主要从事各项工程专业需要的调动。并经过各专业严格培训,审批合格上岗。不但具有丰富的现场设计安装和运行实践经验,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度责任感。
? 三、求职应聘成功谨防上当受骗 ?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了每个在校大学生人人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在应聘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应聘单位,谨防上当受骗。如果需要找职介中心介绍工作,应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只有具备这两证的职介中心,才能从事职业介绍工作。一般情况下,每个地市的劳动部门都会定期在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招聘会。政府举办的中介机构,正规、可靠、他们还指导你签订协议合用、跟踪访问,当你与用工单位发生争议时他们还帮助协商处理。当选择好就业单位时,要防范其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行为。与用人单位一定要签订书面协议,讲好工作内容、谈好劳动报酬,上班时间,以便发生争议时有书面证据。
? 这次的社会实践,虽然时间不长,但让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东西,甚至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工作的时候要学会全力以赴,不要太计较自己付出多少,尽量做到多做事,做有用的事情。自己努力的工作,旁人也会看到。不管怎样,重要的是工作的成效和业绩,这才是领导看重的。不管做什么事,就算是一件小事,也要认真仔细,绝不能敷衍了事。
? 可能不起眼的小事是很重要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打工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注意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1 要善于与别人沟通,2 要有自信,3 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4 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社会实践能让走出校园的我们,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到社会中。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同时社会时间中有很多我们在学校里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够加深我们与
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能更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虽然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也不是平淡无味,但至少它是充实的,给我或多或少的带来的对于人生感受和一定的影响的。
? 大学是一个教育、培养的圣地,而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最好途径与方式。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社会调查报告 篇 5
? 时光飞逝,转眼间,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记得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
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
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未承担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却也坚守本职,勤于学习,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做人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练成才。社会调查报告 篇 6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内容 主要内容涉及本区群众对居住小区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感受、对治安状况基本评价、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及对治安问题的建议。
? (二)调查样本 全区样本量有效调查户为 2300 户。每个街乡镇调查样本量在100-150 户之间。每个社区、村保证至少 7 个样本量。
? (三)调查方法 以街乡镇居、村委会常住户为样本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覆盖 21 个街乡镇的被访户,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系统进行调查。
(四)被访者基本情况 从调查对象居住地看:在街道居住的户占 70%,在河西两镇居住的户占 10%,河东三乡村居住的户占 20%; 从调查对象性别看:男性占 40.7%,女性占 59.3%; 从调查对象年龄看:年龄在 18-70 岁之间。其中:18-25 岁占 12%,26-55 岁占 71%,56-70 岁占 17%。
? 二、调查结果 ? 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被调查对象认为居住地社会治安状况“安全”的占93.4%,“不安全”的占 5.4%,“说不清楚”的占 1.2%。
与一季度相比,认为二季度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好转”的占 52.4%,“和以前一样”的占 44.7%,“比以前更差”的占 2.9%。
? 具体情况如下:
? (一)各街乡镇安全感及增减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有 13 个街乡镇的群众安全感
超过全区 93.4%的平均值。其中 4 个街乡镇安全感均超过 97%,依次是王佐镇、长辛店镇、宛平地区、云岗街道,满意度分别是 99.1%、99%、98.4%、97.0%。安全感在全区平均值以下的有 8 个街乡。
根据对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群众安全感连续调查,发现第二季度,有 10 个街乡镇安全感上升,分别是长辛店镇、方庄地区、南苑乡、太平桥街道、卢沟桥乡、王佐镇、马家堡街道、长辛店街道、云岗街道和南苑街道;11 个街乡镇安全感下降。
? (二)不同群体的安全感 1、男性安全感高于女性 男性安全感为 94.5%,女性为92.8%,男性比女性高 1.7 个百分点。
2、青年人的安全感较高。18—25 岁年龄段群众安全感为 96%;56—70 岁年龄段群众安全感最低,为 87%。
3、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安全感高 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群众安全感最高,为97.8%,大专、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安全感分别为 96.2%、95.4%、93.1%、90%。
? 三、群众对当地社会治安状况的基本评价 ? (一)过六成群众在居住周边能见到社区民警 在问及“在您居住的社区能否看到社区民警”时,有 35.9%的群众回答“经常见到”;有 29.1%的群众回答“偶尔见到”;有 35.0%的群众回答“从未见过”。
? (二)过九成的群众在近三个月没有遭受入室盗窃的侵害在问及“近三个月,您及家人有没有遭受过入室盗窃的侵害”时,97.8%的群众选择“没有”;2.2%的群众选择“有”。
? (三)九成的群众在近三个月没有遭受自行车、汽车被盗 在问及“近三个月,您及家人有没有发生过自行车、汽车被盗情况”时,90%的群众选择“没有”;10%的群众选择“有”。
? (四)超八成群众受到不法侵害时会选择报案 当受到不法侵害时,选择“报案”的群众占 87%;选择“看情况再说”的占 12%;选择“不报案”的占 1%。
? 四、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大因素 ? (一)流动人口 在问到“影响我区社会治安的原因”时,63.6%的人选择了“流动人口太多”,居第一位;“贫富差距过大” 和“对犯罪打击力度不够”也是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 16.6%和 10.1%。
? (二)盗窃抢劫和宠物伤害
? 在众多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因素中,“遭遇盗窃抢劫”所占比重为 36.2%,居首位;“宠物伤害”次之,占 21.1%。
? 五、群众对社会治理的建议 ? 1、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调查结果显示:63.6%的户认为流动人口太多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外来人口潜在危险”也是仅次于“盗窃抢劫”和“宠物伤害”的另一大因素。所以被访者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 2、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调查结果显示:53.6%的户所在小区未实行封闭式管理或没有专人值班,主要集中在花乡、南苑乡、右安门街道、南苑街道及东铁营街道。不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出入人员混杂,影响群众安全感。所以,被访者建议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或者设有专人值班。
? 3、加强法治道德宣传教育 从调查结果看,宠物伤害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损坏公共设施、遇到危险不能互相帮助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所以,被访者建议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道德宣传,提高民众素质,自觉管好宠物,保护公共设施,维护社区环境。
? 4、增加执法部门警力 调查显示,三成多的被访者在社区内从未见过民警,1/3的人在社区内偶尔见到民警。调查中,被访者建议关部门应增加警力,增加巡逻次数,保证居民安全。社会调查报告 篇 7
? 宗教是一种文化,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只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它的价值并且合理的对待才是有意于个人的生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历史承传的习俗,宗教活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另外,作为精神追求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宗教的意义大有不同。在我认为,无论什莫信仰或者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个人文化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之上,才能领会和运用好它的根本意义所在。封建社会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人文思想知识。
? 作为宗教信仰也在其中,并且有很广大的群众基础。宗教信仰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是离不开这些基础空间的。然而,有一定思维能力的人都能够分析到,无论任何思想意识有多莫伟大,它的承传需要有高度的文化知识作工具,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解认识,综合整理、记录,才能给后人保留下印记。通过这些印记,我们才能了解认识它的内在意义。封建社会,宗教信仰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能
力、有目的的来记录整理这些资料,并且有倾向性的加以撰述,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做为普通老百姓,文化层面根本达不到对它的积极分析、合理判断。所以,宗教信仰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宗教信仰是广大基层群众的枷锁、宗教信仰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
? 现代社会,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大都自由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中,政府对于宗教信仰的约束很宽泛。因此,它的影响力也就只有以个体为对象了。也正是这种条件下,宗教信仰在一个人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着不同的作用。应该积极的承认,当今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价值观的变化、世界观的转变,在所有人的思想中,实际性、实用性成为主流思想观念。作为宗教信仰在大多数人来看,充其量也就是历史知识罢了!然而,社会的极端化发展中,出现了有文化、有资本、有地位的高端阶层追求宗教信仰、崇尚宗教活动的群体。同时,又出现了没文化、没资本、没地位的最低社会阶层也在积极追求宗教信仰、崇尚宗教活动的现象。
? 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默契的统一,那就是精神空虚。精神空虚如同一个人没有了魂魄,浑浑噩噩的样子,再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难以令其积极的活着;再匮乏的物质条件也难以促就其积极的转变,在这些人的思想意识中,追求宗教信仰成为解脱逃避现实的最好选择。应该积极的认识到,当今社会中对于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应该积极的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历史形成因素,用来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先辈们生活的样子,并且帮助我们更好的总结历史、开拓未来。作为宗教信仰,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的对待它的形成背景、社会作用。如果盲目的作为精神寄托,灵魂归属,那就泯灭了宗教信仰的积极价值,再严重的讲就是迷信活动了。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作为宗教一支的信仰认识,六祖精辟的理解应该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定位。
? 古人的这种认识的渊源来自对生活的充分了解和感悟,应该告诉后人的思想理念在于:积极的对待生活每一刻,精神上高度总结来自生活的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解教诲的目的。从另外的界面来认识,友善、和谐的做人、做事,是社会总体追求的大方向,并不是只有宗教信仰里才表现出来的。佛来自于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个社会就圆满了。当今社会正在以“道德荣辱”观念来提高个人的修养,也并非宗教的灌输,我们离
开宗教信仰也能够积极的建设思想信仰领域,意识形态主流来自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大多数群体的认识。
? 因此,宗教信仰应该为社会发展服务,应该是正确理解历史发展的途径,如果它成为我们生活的最终追求,那将是宗教思想的悲哀! ? 一个人,不能以自己的宗教信仰来改变家庭生活的和谐性;一个家庭不能以宗教信仰的追求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实际;一个宗教信仰群体不能以宗教信仰来干涉社会正常发展的秩序。否则,家人失去友爱,社会失去朝气,民族发展将愚昧落后。
?【【推荐】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锦集七篇】可下载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修改。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