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名篇导读
发布时间:2020-08-25 来源: 思想汇报 点击:
二十四史名篇导读
不少同学的阅读存在明显的功利性:考试用的就学,就用,考不到的,就丢到一边。怎样让学生想读、乐读、会读、读好,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知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每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都有名著推荐阅读和“专题”两大板块,这就为我们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学中,我重点围绕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经典课文,都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一些文质兼美的好作品。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欣赏、体验作品的美妙之处。在教学中,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个是微观,主要从词句段上入手,一个是宏观,主要从文章的整体或者一本书的整体上入手,从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1.运用猜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在未读文章之前猜读,也可以在文中猜读。比如看到标题,不急于看正文,而是对标题展开想象:这篇文章可能写什么?怎么写?也可以在读完一段或几段文字之后猜测下面的文章内容,故事发生的时间、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命运走向,等等。猜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思维创新能力。通过猜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浓厚的兴趣之中玩味课文。
2.结合情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看似平常的地方探究,看了一篇文章,一些描写,一些语句,总有述说的冲动;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老师可做这样的引导:我们现在的课堂还有三味书屋的味道和影子吗?如果你是老师,
你怎么改进教学?这个问题很有深度,现实感很强,涉及面很广,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进行探讨。
3.抓住疑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课文的局部,学生总会对一些细节、一些语句存在疑惑,教学中就应该抓住这些疑难之处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同学们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有了这样一些疑问。“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句就值得玩味:“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但”与“却”是否重复?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
4.打破定式培养逆向思维能力。“近墨者黑”,逆向思维:“近墨者未必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反弹琵琶:“没有规矩,也成方圆”。还是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百草园是“乐园”,乐在哪里?难道三味书屋就没有乐的地方?你有什么证据?
通过阅读,同学们发现了其实三味书屋也有乐趣。可以折腊梅、寻蝉蜕;先生和蔼,极方正、质朴、博学,“我对他很恭敬”,而不是畏惧,否则就不会拿问题问先生;“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说明学生偶尔到园里玩玩也是可以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先生并不严厉;看先生读书有趣;可以糊纸盔甲、画画。
5.利用原著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在课余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去探究鲁迅散文作品的个性特点、语言风格。
通过研讨,同学们总结出了鲁迅散文的一些特点。比如有同学发现,《朝花夕拾》中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犹如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着情感的潜流,作品的情感是真挚浓郁的,既不同于鲁迅小说中的“忧愤深广”,也有别于杂文的恣肆挥洒。
这样一种由局部到整体,由一篇文章到一本书的阅读能力的扩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带着学生走进名篇,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带着学生走出课文,培养语文能力。
1.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缘由,作者的个性特点、人生经历、艺术特色等,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去理解课文。
3.了解同类作品。就说写“春”的作品,古往今来,名品迭出,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文中出现的古诗就有孟浩然的《春晓》,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王维的《鸟鸣涧》,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晚春》等。虽然都是写春的,但是由于作者个性、风格、立意、经历等方面的不一样,就决定了每一首诗歌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