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如何防?
发布时间:2020-08-06 来源: 思想汇报 点击:
个人信息泄露,谁的错? 如何防?
2018 年 11 月,万豪国际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喜达屋酒店客房预订数据库遭黑客入侵,最多约 5 亿名客人的详细信息可能被泄露。
2018 年 10 月,Facebook 因“剑桥分析”,公司陷入泄露个人信息丑闻。
2018 年 8 月,网络流传一张黑客出售华住酒店集团客户数据的截图。
2016 年 8 月,徐玉玉接到犯罪分子“以激活助学金账户”为借口打来的诈骗电话后没有过多的思考便将 9900 元打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父亲因难过晕厥而抢救无效去世。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类似于以上例子还有很多,所以,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责任到底在谁?
首先是个人原因,在大数据的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网络,下载、注册、登录 APP 时,都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网上骗子利用这一点,就会发来各种形式的链接,诈骗电话、短信,如果自身没有安全意识,不能正确辨认信息真伪,或者贪图小便宜,就会落入骗子的圈套。
其次就是不法人员的恶意盗取,售卖获利。通过建立网站、通讯群组等供他人进行个人信息交换、流传、销售。
最后就是非法公司或运营商的泄露,因为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需要,掌握着海量公民个人信息,将公民信息卖给需要的公司来获取利益。
知道了原因,又该如何防范呢?
首先,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信息—下载软件,点击链接,汇款之前,都要确定安全可靠性。不能随意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好相关证件信息。更不要随意链接公共场所的 WIFI(在 2019 年 3 月暴露出一款产品,当用户手机无线局域网处于打开状态时,会向周围发出寻找无线网络的信号,探针盒子发现这个信号后,经过一系列转换变成手机号码,用户的个人信息就被泄露了。)。
再者就是加快完善立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黑洞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络信息安全”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关键词,各大代表都认为要加快在该领域的立法。
在思想上也可以加强隐私保护的宣传,每个人不仅要保护自己的也要保护他人的个人信息。组建一个专门进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机构,对公民信息被侵权的行为进行事前预防,并且在侵权行为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帮助公民维护自身权利,避免公民“上诉无门”的情况出现。该机构应当以帮助公民维护信息权为重要任务,为公民普及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的警惕心。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