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7-26 来源: 思想汇报 点击:

 中国十二个省市民营科技企业调查报告

  截止1997年底,12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机构数达39156

 家,从业人员212万人,技工贸总收入3589亿元,产品销售收 入2207亿元,上缴税金156亿元,创汇44.7亿美元,分别 占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60%、67%、51%、59%和50 %。

 党的“十五大”后,12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了有力的政策 措施,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北京市重点扶持一批民营科技骨干 企业,对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科研成果多的大中型企业,在 货款、项目、税收等方面,可比照国有大中型企业给予同等的扶优扶 强政策,支持并鼓励优秀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公平竞争,承担市级技术 开发和新产品试制项目。上海市委、市政府于1998年6月推出了 18条政策,并且规定18条政策不分地域、不分所有制和经营形式 所有企业都能享受。各区县都成立了科技转化风险资金,以扶持民营 科技企业的发展。目前上海正在积极筹划、组建若干个风险投资公司 。天津市政府由9个综合部门共同签发的《天津市民营科技企业管理 办法》,“若干规定”中强调民营科技企业在税收、立项、贷款、职 称评定、奖励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为民营科 技企业进一步大发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保证。陕西省人大颁布了《陕西 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省政府做出了实施“条例”的决定,基本形 成了符合实际、层次合理、内容丰富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法规 体系,从而扶持了全省民营科技的蓬勃发展。辽宁省放手发展民营科 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仅沈阳市1997年民营科技企业数达3000余家,技工贸总 收入达56.2亿元,利税6.23亿元,超亿元的企业12家,过 千万元的55家。山东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方位地发展民营科技 企业。在全省10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比重达7 0%以上,同时建立发展了一批有特色的民营科技园区,在向产业化 目标迈进的同时正在向区域化方向发展。武汉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 展民营科技作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府推出民营科 技“扶优工程”等八项政策措施,选择一批民营企业在立项、成果转 化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广东、河南、吉林、黑龙江、江西等省市民 营科技企业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十几年来,民营科技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对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以下10个方面日益显示自己的特点和突出 作用,并具有巨大的潜力:

 第一,成为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12省市民营 科技企业的数量、质量、规模、科技贡献率都有长足的发展。199 2年12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约170余亿元,而199 7年增长到3589亿元,5年增长了21倍。在这些省的经济总量 中已占有了一定的份量。如1997年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的从业人员 占全市不到五十分之一,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经济份额,技工贸总 收入达到420亿元。特别是中关村地区的民营高技术企业,对全市 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深圳市的民营科技企业,自1991 年至1997年其产值以平均每年87%的速度增长;1998年1 --6月份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工业产值7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产值62亿元,比1997年同期增长72%,为保障全市1998 年14%的增长率作出了贡献。

 第二,无须政府投资,却能为国家增添可观的新税源。民营科技 企业依靠科技人员为主体创业,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效益为 生命,在激烈的市场中打出一个个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创造高附 加值,高效益,为国家增添了新的税源。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 12省市民营科技企业上缴税金156亿元,占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税 收总额的58.6%,是1992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上缴税金总额 的13倍。北京海淀试验区民营高科技企业,1997年上缴税金1 0.8亿元,占全区财政的80%。

  第三,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1992年12省市民营科技企 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1997年为210万人,5年增加了7倍 ,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

  第四,开辟了我国依靠民间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路。改革 开放前,我国只有依靠国有科技企业与国有科研院所这条发展高技术 产业的腿,而改革开放后,又长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 腿,两条腿走路,大大加速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步伐。我国建 立的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企业约占70%以 上。

 第五,促进了农业产业化、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探索了新路 子。伴随改革的深化,农村科技的蓬勃发展,相当数量的民营科技企 业与科技人员把业务扩展到了农业领域,并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如 全国人大常委、莱州市农科院院长李登海于1985年率先在莱州成 立了玉米研究所,10余年来,共培育出玉米自交系列18个、新品 种22个,推广的掖单系列玉米良种占全国种植面积43.5%,创 造了亩产1096.3公斤夏玉米世界最高纪录。并成为全国玉米新 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基地和技术辐射源。

 第六,为国分忧,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如在希望工程中资助失学 儿童,率先发起并积极参与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光彩事业”,在支 援西藏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作用。在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抗 洪救灾中,数十余家民营科技企业为东北灾区捐助100余套新建住 房款项。黑龙江省哈慈集团包下了“杜尔伯特村”灾区的重建。

  第七,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改革思路和实践探索。民营科技企业成 功地走出了一条按照市场机制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这条新路 目前正在许多地区向国有企业推进。一是民营与国有嫁接。二是对中 小型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兼并、使国有企业转制,焕发生机。三是将 国有企业从县级以下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咸阳市秦都区最大限度的发 展民营企业。目前全区已实现两个“90%”以上,即民营型企业占 90%以上,全区财政税收90%以上来源于民营企业。

  第八,解决了我国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不足的难题。从1992年 到1997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了10余倍,从 19.26亿元增长到216.34亿元,年平均占技工贸总收入的 7.09%。部分的民营科技企业,投入占总收入的10%以上,如 据1995年统计高新区外民营科技企业100强,平均每家的研究 与开发经费达1600万元,占企业总收入的17%;投入研究开发 的科技人员平均每家达210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2%。一些民 营科技企业组建了自己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所和技术研究部,而且 有些还实行了“两头大”(企业职工研究开发人员与产品销售人员占 的比例大)“中间小”(生产与管理人员比例少)的模式。

 第九,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992年全国民营科技 企业出口创汇只有1.95亿美元,而1997年12省市的民营科 技企业却达到44.7亿美元,是1992年的22倍。一批民营科

 技企业在占领国际市场的同时,开始在境外进行布点,更直接地参与 国际竞争;或把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国内然后再把产品返销国际市场。

  第十,为我国科技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经验。科技与经 济结合得好,完全可以创造出高速度和高效益。如三株集团公司,1 992年创办,1993年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1994年达 到2.3亿元,1995年达到23.56亿元,1996年达到8 0亿元,发展速度呈指数增长,五年里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上 缴国家税金17.56亿元。这种高速度与高效益的结合,在民营科 技企业中有相当一批,他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按市场机制推进科技与 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实 现了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有机结合,有些还实现了教育 、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为科研院所提供了可 资借鉴的经验,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方面为国有企业提供 了思路。

  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因和经验

  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

  第一,民营科技企业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科技人员解放思想 的产物。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理论,关 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以及1992年的南巡谈话等, 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与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懂得了自己所肩 负的历史使命,破除了姓“资”、姓“社”的疑虑,解决了是非判断 的标准问题,从而放开自己的手脚,大胆地干,大胆地闯,终于闯出 了一条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道路。

  第二,民营科技企业是在国际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推动下诞生的新 事物。“二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缓和,新技术革命的

 浪潮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强烈的震动。科技人员 最富于敏感性,最先意识到这是机遇、又是挑战,并决心“下海”来 迎接这种挑战。北京创办的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就是中国科学院研 究员陈春先两次参观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后回国创办的。

 第三,民营科技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的产物。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诞生于80年代初期,曾出现过两 次“大起大落”。一次是1985--1986年;另一次是198 8--1989年。这两次大起大落说明,缺乏市场经济的条件,民 营科技企业不可能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而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稳定 、持续发展,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之后。因而1992年到1997年企业数和从业 人员比1991年增长了4倍和8倍,总收入、总产值、上缴税费等 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每年增长50%以上。

  第四,民营科技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是因为它们具有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民营科技企业所创造的经营机制,又 称民营机制,它集中地反映了市场经济活动中对企业所要求的“政企 分开”、“自行决策”、“自主经营”、“独立承担经营风险”等原 则,是民营科技企业的根本活力所在。它较彻底地实现了政企分开, 确立了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独立法人地位。

  第五,民营科技活力的源泉是不断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与 技术创新。民营科技企业中科技与经济是天然结合的,不存在“两张 皮”的问题。企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技术开发的主体,也是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目前在民营科技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已普遍建立起来,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近几年占企业总销售额的7% 左右,其创新手段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形式:一是依靠自己较强的科技

 研究力量,自主进行开发,不断更新产品;二是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 ,与国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嫁接,委托他们进行研究开发;三 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四是在市 场上购买专利和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第六,民营科技在发展中造就了一批科技企业家,他们是民营科 技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多数是科技人员 出身,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具有自信、自立、自强的 品格,顽强拼搏的精神,凝聚企业员工的人格魅力;掌握了经营管理 和市场经济知识,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果断 决策能力;有以发展民族经济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敢为人先 的改革精神,有率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开拓进取的胆识和魄力。

 第七,良好的环境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2年 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局部环境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一是90 年代初先后成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省市还相继 组建了一批省级高新区与民营科技园区,60%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 都在开发区内,这就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成长创造了宽松的发展 环境;二是各地的“孵化器”正在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培育民营科技 企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手段,并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支撑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三是各地正在建立解决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资 金缺乏的融资协作网络。上海筹资6亿元,由各区县组织用于高新技 术成果的转化;北京建立起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协作网络,并拥 有了3个融资担保资金,总额超过10亿元;四是保护民营科技企业 的法律体系正在各省市建立起来,继广东省立法通过“广东省民营科 技企业管理条例”之后,深圳、陕西、黑龙江、武汉、吉林等省市也 相继制定或颁布了有关民营科技企业条例与管理办法,从而有力地改

 善了这些省市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环境条件。

  第八,民营科技的快速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

 早在80年代,党和国家在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中,就明确指出 支持“集体、个体等不同所有制形式机构的发展”,鼓励“科技人员 以调离、辞职、停薪、留职、兼职等方式,创办、领办或承包、租赁 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或到农村进行有偿服务和技术承包”。199 5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进一步 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要继 续鼓励和引导其健康发展。”这就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奠定政策基 础。各省市政府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的指引下,对民营科技企业的 发展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包括舆论导向、政策优惠、贷 款等等。可以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之所以顺利发展,是“民办官助” 的结果。

 三、民营科技的历史任务与相关建议

  我国要在下个世纪中叶实现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战略部署上应充分发挥两条腿走路的优势,才 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两条腿,一条是国营,另一条是民营,而民营科 技企业又是民营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民营科技要成为支持我国成为经 济大国的支柱,必须要有一个发展目标。经专家研究,民营科技企业 的发展目标大体上可分远期的和中近期的两个阶段。远期的目标是考 虑到21世纪的30年代或50年代,大体上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 步走战略目标相适应;中近期目标则是考虑到2000年和2010 年,大体上和“九五”以及我国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 相适应。

  从远期来看,在下一个世纪30年到50年时间,即到2030

 年或2050年,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在经济规模上达到与国有企业、 乡镇企业平起平坐的程度,即三分天下有其一,大约占国民经济总量 的30%左右,在质量方面,希望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能够进入世界 500强,达到一百亿或几百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希望有若干个达到 和美国硅谷同一个数量级的科技工业园区在我国出现。要做到这一点 是完全可能的。中国有12亿人口,历史和现实已经表明,中国有悠 久的文化,有许多优秀的脑袋,这些人只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气候之下 ,就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才能。因此,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决策和政 策,又营造出适当的环境,相信大批优秀人才就会脱颖而出。振兴我 国经济的前景是指日可待的。

  就中近期来说,我们希望到2000年,民营科技企业的经济规 模从1997年的5500余亿元增长到1万亿元以上,占全国经济 的比例由6%增长到10%左右,到2010年再翻两番,增长到4 万或5万亿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相应增长,达到20%或者多一 点。在这期间,将出现一大批巨型的民营科技集团,其中相当部分将 进入我国经济500强。同时民营科技企业总数量将从1997年的 6万个增长到10万个以上;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 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规模更大,效益更好,发展速度更快。要实 现这些也是完全可能的。目前我国已经有1000余家民营科技企业 的资产和年技工贸收入超过1亿元,其中超过10亿元以上的有60 多家。

  在展望今后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的估计到摆在 面前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全国总的形势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十分有利 ,但有些地方在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困难。例如,有些地方还是把民 营科技企业打入另册,没有享受平等的待遇。如在去年的抗洪救灾中

 ,民营科技企业捐款不能抵扣税,而国营企业的捐款却可抵扣3%的 税。又如有些地方规定,科技三项费用,只能拔给国企和国有科研院 所,不能拨给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贷款、项目立项等方面也出现类 似情况。这些不平等的旧观念、旧思想,再和某些地方部门的腐败作 风(虽然是少数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对民营科技发展非常不利的 社会环境,甚至使民营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因而造就比较 宽松的政策、法制等环境,仍然是当前突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民营科技的历史任务,针对面临的形势及民营科技企业 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工 作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 五大精神。这个理论系统地解决了姓“资”、姓“社”与姓“私”、 姓“公”等问题,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指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 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些都为民 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是我们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理 论基础。

  第二,确立正确的发展方针。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要得到顺利的发 展,必须实行“鼓励、扶持、引导”的方针。

  “鼓励”,就是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鼓励现有的民营科技企 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有 条件的科研院所向民营科技企业转变,鼓励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实行民营的发展模式;要进一步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 投身于民营科技企业,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活动;要鼓励乡镇企业向

 科技型企业转轨,发展成为民营科技企业。

  “扶持”,就是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大型民 营科技企业,并依托这些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加速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重点扶持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同时,要 放手培育和发展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 在开发新经济增长中的群体优势,增强技术创新活力,做到扶持大的 和扶持中小型的同时并举。

  “引导”,就是要引导民营科技企业不断提高素质,加强内部管 理,建立高效、科学的决策、管理、执行体系以及有效监督约束机制 ,将民营科技企业的多数管理逐步由经验式的管理引向现代化与规范 化的管理。要引导已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充分重视企业发展战 略,吸取已有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切实把握好“专业化经营”与 “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经营”与“集约化经营”、“概念型经营 ”与“创新型经营”等关系,抵制“重宣传包装、轻技术创新”、急 功近利、短期行为等不利于企业健康成长的经营思想,使企业建立在 科学预测和科学经营之上,避免大起大落。要引导民营科技企业重视 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要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第三,对国营、民营应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由于市场发育不健 全,过去在贷款、立项等方面有许多不平等因素,因而形成了事实上 的市场主体不平等现象。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后的今天,我国的各类企 业群体,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与乡镇企业,在市 场面前应当是完全平等的。民营科技企业自身要树立这个平等主体的 意识,各级政府部门以信贷、投资、订货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更要

 营造平等的市场环境。

  第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重点营造好以下三个发展 环境:

  (1)加强宣传,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的舆论环 境。大力宣传民营科技企业家和职工锐意改革、艰苦奋斗、敬业乐群 、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事迹,宣传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宣传民营科技企业对发展市场经济与我国经 济建设的意义,要在全社会形成“民营科技企业不是太多了,而是太 少了,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小了”这样一个共识,使民营科技企业进 一步得到全社会理解与支持,形成支持民营科技发展的社会氛围。

  (2)增加资金投入和融资渠道,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良好 的融资环境。为此,建立安全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落实银行的各类 贷款,发展相应的风险投资,已成为我国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新技 术产业的当务之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多渠道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应普遍建立贷款担保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 供担保;二是要努力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产权市场,重点支持中小型 民营科技企业的开发活动;三是要努力发展资本市场,允许一些民营 科技企业通过发行内部债券或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发展资金,或进入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各地在落实国家股票发行计划工作时,对符合条 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应给予同等的支持。

  (3)加强立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目前我国还没 有一套关于民营科技企业的法律,因而民营科技企业家早日盼望国家 出台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法 制环境。

  第五,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扶持科技企业的发展。许多

 民营科技企业在初创阶段生产经营方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税收政策的支持。同时,民营科技企业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企业,在 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中有大量的智力与无形资产投入,可抵扣的原材 料费用较少,因而在税收收入上应该给予必要的补偿,这无疑将有利 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行的流转税体制不适应知识经济与科 技企业的发展,不考虑人的智力劳动,不考虑研究开发的费用成本, 也不考虑无形资金的投入,仅仅根据产品销售收入减除去原材料费用 进行扣税,这是杀鸡取卵的办法,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展的障碍, 不利于高科技产业,特别是软件、生物技术等行业的发展,应该改革 现行税制,或者对科技企业开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征收的增值税 ,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

  第六,大力发展和办好民营科技园。举办这类园区不要套用国家 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标准、规范和做法,要从实际出发,特色鲜 明,层次多样,只要符合既是民营又是以科技为先导就行。在方法上 ,可以“百花齐放”,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办,社会团体可以办,高等 学校与科研院所可以办,企业法人可以办,自然人也可以组织起来办 ;工业方面可以办,农业方面亦可以办。通过量大面广的创办民营科 技园,就可以把我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向前推进一大步。

  第七,推动民营科技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层次不同,规模有大有小,资产在500万 元以上的约占80%以上,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还不到2%。根据这 一实际情况,民营科技企业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企业制度是合理的, 这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也不 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按“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办事,怎么有利 于生产,就搞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不要急于求成,去试图统一搞某一

 种企业制度。但对于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要积极推动他们按照“公 司法”进行改造,逐步建立产权清晰、制度规范、管理高效、行为灵 活的企业制度。通过企业体制的改造,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 新。要在改制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实际情况,妥善 解决产权不清问题,支持他们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相应的存量资产 进行量化,使股权定位人格化。

  第八,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型中介机构。为使民营 科技企业尽可能地将有限资本用于技术开发,集中力量加强技术创新 ,因而发展和建立与民营科技企业相配套的社会服务协作体系,包括 资产评估、产权交易、风险基金、政策法律服务以及会计事务等机构 ,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应采取适当 的政策措施,支持这类智力密集的服务机构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健全 技术市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壮大技术交易中介组织、技术经纪 人队伍。

  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拓宽高新技术成果向生 产领域转移的渠道,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第九,加强领导,理顺关系。虽然民营科技企业“是无主管”企 业,但大多数都是在各地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关心下发展起来的, 由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和服务的。

  民营科技企业的行为主要是经济行为,它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 ,所以仅有科委一家的积极性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各方面的支持。这 个管理体制,现在从上到下都不顺,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出面,加强领 导,理顺管理关系,科技部门既要分工管,其他各部门也要积极支持 ,把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纳入地方和国家的总体规划之中,切切实实 地加强对它的宏观管理。这也是民营科技企业今后要顺利发展的十分

 重要的条件。

相关热词搜索:调查报告 民营科技 企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