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必背大题----精品
发布时间:2020-09-27 来源: 述职报告 点击:
政治必修三必背大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 一.文化的作用:
1. 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称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越来越称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6.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潜移默化和 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作用:优秀的文化能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第三课 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民族节日 (1)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2)价值: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的价值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 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 文化财富
三.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
(1)含义: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意义:①是人类社会的 基本特征 ②是文化繁荣的 前提 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 1 )为什么 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必然要求
②重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动力 ③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2 2 )怎么办:
:
(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 )
①首先要 认同本民族文化,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②又要 尊重其它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③坚持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 ④坚持各国文化 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传播(熟读)
(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 知识、 信息、 观念、 情感和 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手段):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交流 (3)手段: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影响: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第二单元——第四课 五.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传统文化 (1)是什么
①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②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特点:△传统文化具有 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时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 继承性 2.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1)为什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①从性质的角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②从对象的角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客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怎么办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①(强调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强调发展)继承是发展的 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 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 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强调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影响因素
①(外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内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内因)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六.教育在文化中传承 9.教育 (1)含义&功能: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 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2)模式:“传道、授业、解惑” (3)影响: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第五课 七.文化创新
1.含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①(必要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源泉 ②(必要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动力 ③(重要性)文化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 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 根本标准 ④(重要性)文化创新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 重要保证
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根本途径 ②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 基本途径之一。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 基本途径之一。在文化交流中,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④ 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⑤我们青少年要相信人民群众,要 投身于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单元——第六课 八.中华文化 1.基本特征:①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学典籍是重要见证 ②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体现了 独特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体现了 区域性;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体现了 民族性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和其它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它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它民族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①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②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发展中华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各民族文化有共性也有个性)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
第三单元——第七课 九.民族精神 1.是什么(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重要性)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重要性)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④(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 必然要求 ⑤(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⑥(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必要性加上“有利于”也可变成重要性】
3.怎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展开):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人民群众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十.爱国主义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 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精神支柱 3.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主题:
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新时期,爱国=爱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 本单元主要概念:
1、 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 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 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社会主义荣辱观 7、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单元 十一.文化生活 1.发生可喜变化的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发生可忧变化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味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十二.大众文化 含义:只有健康的、先进的,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十三.落后文化 1.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2.表现: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向、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3.处理方式: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4.性质:思想认识问题(危害自己, 一般无社会危害性)
十四.腐朽文化 1.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黄赌毒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2.表现形式:一是在政治思想上;二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三是日常生活中 3.处理方式: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4.性质:
社会危害性(一般是违法的)
十五.为什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
十六.先进文化 1.含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三个面向”的基本特征(熟读):
①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 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现代化建设是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面向现代化=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②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 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
充分重视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挑战,又要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博采众长;既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 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融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3.“三个„的”的基本特征(熟读):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民族的文化 它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源于中华的文明,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底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特征;植根于中特社现’建设的实践,反映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立身之本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科学的文化 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反对一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吸收所有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文化,与各种错误的思想文化划清界限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大众的文化
它来自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强调人民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题,又是服务对象;中国老百姓喜爱不喜爱、欢迎不欢迎,是判断文化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规定者我们文化创新的方向和方法 4.★ 为什么要发展先进文化? (= = 为什么要弘扬主旋律?= = 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为什么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①必要性:社会主义社会是 全面发展、全面进 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辅相
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重要性: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5.★ 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 如何弘扬主旋律?= =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文化建设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⑤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 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保证
十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础),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共同理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为什么要建设:
①(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重要性)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如何建设:
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③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十八.高举旗帜
1.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高举中国特色赎回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根本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十.★易错点区分 1.区分: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者的主要内容、指导思想、根本目标一致
②侧重点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来说的 2.区分: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①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 根本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根本任务)
②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 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基础性工程)
二十一.思想道德建设 1.是什么:
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②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为什么要加强:
①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补充社会主义法律不足的需要,是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若题目强调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现象时答该点)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有助于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
高科学文化修养(若题目强调重视个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时回答该点)
3.如何加强:(侧重社会的角度)
(书本:要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其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⑤大力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⑦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 4. 解决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途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侧重个人的角度)
(1)关系: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2)怎样最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二十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内容:“八荣八耻” 2.地位(作用):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础 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3.怎么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相承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