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02-25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同志们:
刚才,XXX同志传达了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XXX同志传达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关于民政工作的批示,XXX个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了交流发言、谈了下步工作打算,XXX同志回顾了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任务。讲的都很好,我都赞成。下面,结合对全市民政工作调研了解情况和自身思考,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准确看待2020年度全市民政工作发展现状和短板弱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之年,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全市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和新的突破,“十三五”确定的各项重要指标圆满完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XXX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聚焦兜底保障,编实民生基础网。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动态提标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台账,全市XXX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将重度残疾人家庭中的未成年人纳入孤儿保障范围,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组织“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活动,特殊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XXX、XXX在全市率先开展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到乡镇(街道)改革试点;
XXX、XXX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成效显著,政策保清退力度大。XXX、XXX大力推进儿童福利院转型发展,积极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对社会散居孤儿进行走访慰问。XXX高标准做好信息比对和数据更新,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动态管理、规范有序。
(二)聚焦社会治理,筑牢基层自治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试点成效显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等稳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创建工作持续深入,民政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有力。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抓实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严格登记评估和年检,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助力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完成省人大慈善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慈善事业发展效果初显,志愿服务有力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序开展“三社联动”工程试点建设,社会工作建设稳步提升。优化区划调整和街道设置,落实平安边界共创机制,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稳妥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加强优秀地名文化宣扬。XXX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典型经验被写入XXX、XXX,同时被列入国家民政部村民自治展示中心的展厅专版。XXX严格规范管理地名,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高标准完成XXX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毗邻边界地区社会稳定。XXX深入推动“三社联动”试点工程建设和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持续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网络+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XXX大力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三)聚焦基本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发展智慧养老,顺利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三级中心建设,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深入推动医养结合融合发展,完善农村老年人“三项制度”,落实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开“网上审批”和“大数据”比对,社会公共服务更加高效。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出台奖补政策,殡葬服务管理更加惠民。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有序推进,XXX和XXX、XXX、XXX入列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
XXX注重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XXX全面强化敬老院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XXX积极探索开展社区养老助餐服务。XXX、XXX严格殡葬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四)聚焦防疫防汛,彰显民政新担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守好民政阵地、履行兜底职责、强化属地责任、依法科学防控、紧抓督导落实”的总体要求,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全市XXX个养老、救助、儿童福利和殡葬等民政服务机构XXX余名入住人员和XXX余名工作人员实现“零感染”。适当放宽疫情、汛情期间社会救助审批条件,加强疫情、汛情期间困难群众、老人、儿童生活帮扶和关爱保护,免费为全市XXX个村(社区)XXX万余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办理疫情突发期的人身保险和疫情专属保险保障,为参与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办理“专属保险+关爱补助”。积极动员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为隔离人员和困难群众提供物资支持、心理服务和资源链接等。
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市民政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还有欠账,比如,一些地方的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一些养老、救助、儿童福利等民政服务机构设施普遍陈旧,功能不够完善,管理服务方式简单粗放,安全风险隐患较大;
一些地方公益性公墓建设总体成效不够明显,建后维护管理不够到位,殡葬服务质量不高;
一些地方基层民政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工作人员待遇偏低、专业素质不高。二是推进民政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与加快实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一些通知文件制定过程中,针对我市民政工作实际情况不够,存在“二传手”“上下一般粗”等问题;
有的文件一发了之,跟踪问效抓落实不够;
民政工作制度碎片化、条线分割化、改革部门化的局限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部分民政干部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新发展阶段民政部门担负的职责使命还有差距。我们要聚焦民政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补齐民政事业发展短板,增强基本民生服务弱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二、谋定后动、因势而动,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民政工作职能定位和工作思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标志着我们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决定的,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国家未来5年乃至15年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认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意义,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内涵,科学理解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奋力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工作。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在新发展阶段,民政部门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中将承担更加重要更加艰巨的任务和使命,这是对民政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建议》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列入“十四五”发展目标;
同时,围绕民政民生保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如,针对民生保障的短板,提出了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困难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等要求;
针对社会治理的弱项,提出了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举措;
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作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等部署。进入新发展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就要从收入、就业、教育、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多点发力、协同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经济客观规律、符合发展形势所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们要自觉在国家大格局、大目标、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和谋划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格局,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努力在参与中心工作、服务“六稳”“六保”、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中担重任、挑大梁。
新阶段、新形势,我们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一以贯之的初心,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民政工作,奋力开创新发展阶段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重点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响应总书记谆谆教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这是对民政工作功能作用的精准定位,明确了民政工作是民生保障之底、社会治理之基,赋予了民政工作新的光荣使命。总书记同时又指出:“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做‘菩萨’事业就得怀着菩萨之心,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作为民政工作人员,必须时刻铭记总书记教导,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持之以恒落细落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推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X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以敢于担当的勇气顺应时代发展大潮流。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民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政部门主责更加聚焦、职能更加明确和加强、质量标准更加严格;
新发展阶段,民政工作的服务对象由兜底线向保基本拓展,服务内容由“有”向“优”拓展,服务方式从单一的物质救济向物质保障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综合型救助拓展。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清醒认识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乐于担当、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挑重担、攻难关,努力做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
三是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民政部门是服务人民群众最直接的部门,“为民”是职责所在,“爱民”是道德情操。民政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党和政府形象,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民心向背。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爱民”深化成“为民”的情感动力和精神支撑,以勤勉的“为民”之举把“爱民”之心落到实处;
要从群众对民政工作期望的地方做起,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
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要自觉把行使权力当作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民政经办能力,打通民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戮力谱写全市民政事业全面快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是我们XXX民政推动改革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整行装再出发,撸起袖子加油干,抢抓机遇乘势上,积极融入长三角,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新发展阶段民政事业中去,为“十四五”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提升政治站位,持续增强党建引领“凝聚力”。要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持续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为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定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带着感情学习,带着使命出发,带着责任前行,带着追求领悟,真正入脑入心、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推动全会精神和总书记讲话在民政系统落地落实。要从严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夯实支部建设基础,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民政干部能力水平。要积极选树工作典型,总结特色亮点,讲好民政故事,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统筹兼顾,科学编制“十四五”民政规划。上兵伐谋,规划先行,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对民政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强化总体研究、立足实际,高标准编制“十四五”民政规划,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一是要高位谋划、高效推进。必须坚持立足当下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线;
必须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
必须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攻坚相结合,优化民政工作总体布局。二是要深入调查、深度研究。要全面准确掌握国家、省级层面宏观部署和民政事业发展总体安排,精准了解全市实际情况,细致分析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科学合理安排发展目标任务;
要加强与本地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衔接,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群众需求导向来谋划部署;
要组织班子成员和各领域业务骨干、专家学者、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以及服务对象共同思考,系统梳理各业务领域政策,一起谋划研究。三是要汇聚民意、集聚民智。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下基层征求服务对象意见,主动向行业专家、社会公众征求意见,鼓励民主参与,齐心协力编制规划;
要及时汇总整理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吸纳采用、凝聚共识,使规划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提高规划的群众性、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注重提质增效,编实基本民生保障“兜底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密实牢靠的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一是要关心困难群众。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效,及时查缺补漏,持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确保兜底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加快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
规范完善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适当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加强分类动态管理,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和专项社会救助;
健全主动发现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二是要关爱留困儿童。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加强区域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拓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关爱服务能力。三是要关护特殊群体。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提标扩面,推行集中或社会化照料护理模式;
深化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成果,探索孤残儿童康复、成才政策举措,推动从单纯的养育向“养治教康”一体化发展;
强化“互联网+”寻亲服务,落实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确保生活无着人员基本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防止困难群众外出流浪。
(四)强化协调联动,下好基层社会治理“全盘棋”。以社区治理为抓手,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推进村(社区)减负增效,激发基层工作“内动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切实发挥城乡社区自治功能,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拓展深化“三社联动”试点经验;
因村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变“约束式”管理为“自发式”遵循。二是要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坚持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强化社会组织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
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大力培育发展具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资质的2A以上等级和公益类、慈善类、社区治理类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服务经济建设、参与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三是要加快发展慈善社工。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完善慈善激励机制,健全监管体系,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构筑精神文明;
贯彻落实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精神,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助力打通国家兜底性民生保障政策和社会治理政策“最后一米”,促进社区融合、增进社区和谐、满足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四是要稳妥推进区划调整。调整优化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有序推进县改市、区和乡改镇、镇改街,增强区划管理服务效能;
加强和改进地名管理,完善地名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地名文化建设,加大优秀地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
(四)立足惠民公益,优化基本社会服务“生活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不断提高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一是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出台鼓励支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专项扶持或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及专业人才“入场”;
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监管体系,提升养老护理职业队伍素质。二是要持续深化殡葬改革。优化基本殡葬服务,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建好城乡公益性公墓,加强维护管理,提高公益性公墓的利用率。三是要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大力推进婚俗改革,积极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优化婚姻登记程序,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打造优质服务窗口,提高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四是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理;
深度推进标准化与民政业务工作融合,健全优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本殡葬服务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民政工作人员标准化工作能力水平,持续增强民政服务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围绕常态长效,守牢民政服务领域“安全线”。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疫情防控工作涉及到民政的各个领域。全市民政系统要从民政自身特点出发,立足实际,把各类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殡葬服务场所、婚姻登记场所和福利彩票销售场所等民政服务机构(场所)作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坚决守好民政阵地。一是要提升站位立高线。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紧绷思想之弦,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慎终如始、持续用力,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制,加强与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对接,保证民政服务疫情防控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各类对象人员防控工作无死角、全覆盖、零差错,以有力举措守护好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安全。二是要从严管控筑防线。结合民政服务机构特点和冬春季节气候特征,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对工作预案、防控部署和具体安排进行再检查、再完善,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
严格民政服务机构人员出入管理,健全日报告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落实封闭管理、核酸检测、体温监测、佩戴口罩、核查登记、绿码通行等措施,倡导勤洗手、常锻炼、公筷分餐等生活习惯;
建立定人、定点、定时清洁消毒制度,每日对机构内房间消毒擦拭和开窗通风;
加强机构内人员身体健康情况检查,坚持早、晚对民政服务机构收住对象和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三是要堵塞漏洞守底线。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严把餐具饮具清洁消毒、食品留样等规定,规范处理垃圾、污水、污物,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定期上门巡诊;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和防控工作成效,引导服务对象科学预防、理性对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纾解焦虑情绪,做好照料咨询、个案跟踪、心理慰藉等工作;
科学合理安排春节期间养老、福利机构探视走访和入住对象回家过年等需求,按“应救尽救”原则稳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同志们,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争朝夕,共克时艰创新局,奋力开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