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把握好初中的时事政治的知识点,做好每一个考试复习准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以供大家学习。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一)什么是"全...
把握好初中的时事政治的知识点,做好每一个考试复习准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一)
什么是"全面小康"?如何建成"全面小康"?对此,2012 年的,已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蓝图。具体来说,衡量"小康不小康",主要看六点要求: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是不是达到这六大要求,就是"全面小康"了呢?还需要注意到,这六大要求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具体要求。"五位一体"就是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强调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走上永续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在确保"五位一体"这个前提下,实现六大要求,才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小康"的准绳。
在转变发展方式、完成两个"倍增"、形成创新驱动、实现"四化"、协调区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六个方面,"十三五"将做出一系列路线图安排,确保 2020 年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能够如期"撞线"。
"履不必同,斯于适足"。"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发展形势及发展任务会和"十二五"有相当大的不同,例如现在工业用电量上升已明显趋缓,用电甚少的"无烟产业"电影的票房却在"爆炸式"增长,这背后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生产方式转变。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创新、积极作为,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新一轮的改革、转型,实现从资本积累型到全要素生产型转换,为实现"国民收入倍增"提供充要条件。
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实现进度如何呢?截至 2014 年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63.6 万亿元,比 2010 年提高 55%,期间 GDP 平均增长率高达 8%。即使考虑 2015 年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中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发展转变,到 2020 年 GDP倍增计划也会实现。相对于经济总量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难度可能大一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36539元增加到 2014 年的 56339,涨幅高达 54%。此外,为了切实提高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自 2005 年起退休金标准每年都上浮 10%。除了工资收入,居民收入来源也在持续多样化,特别是投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例如,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等。主席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收入倍增计划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产品再加工、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十三五"期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土地资源保护,收入倍增计划难度将加大。因此,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土地改革等措施将成为"老乡"实现收入倍增的新途径。
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二)
之后,全面小康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整体性目标,是"五位一体"的整体,五个方面彼此作用、互为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建成全面小康。
在的眼里,全面小康是什么样?《第一财经日报》梳理发现,自上任以来,官方媒体至少 6 次提及关于全面小康的阐述和看法。
在前不久举行的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
"幸福"二字含义深远,几乎囊括了方方面面的发展。在强调人民幸福的基础上,还多次提到农村小康和全民小康,强调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掉队。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郑重宣布:"未来 5 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这意味着今后每年要继续减贫 1000 多万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一如扶贫攻坚之难,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小康这一梦想,需要中国在"十三五"这一决定性阶段加速补短板,应对新挑战,付出比过去加倍的努力。
在如何实现小康方面,也有所阐述。发展、改革、党建、人才都曾出现在他关于建设全面小康的部署中。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