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社为载体,搭建三个平台,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发布时间:2020-09-28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以文学社 为载体, 搭建三个平台, 提升 学生作文水平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理解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面对这种局面,作文教学的出路何在?在这里我们以文学社为载体,搭建三个平台,以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作文技能,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

 一、以文学讲座为平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我们透过文学社文学讲座这个平台,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增大阅读课的辅导力度,让学生学会读书、读以致用。张志公先生以前说过:“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是写作的根本。”能够说,要提升文学修养,就必须大量阅读经典著作。为此,我们编制了文学社推荐书目,让学生阅读。举办的文学讲座以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为主,并经常性的展开读书交流,讲读书故事。让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学会深入的理解、分析与感悟。赏析了《骆驼祥子》中的景物描写,七(1)班乔成音同学在《我理想中的假日生活》中写到:“我渴望每天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抬头能观赏

 到蔚蓝的天空镶嵌在‘魔术师’的周围,沐浴在阳光下,百花争艳的情景在我眼前晃动,面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我眼前流过。” 他透过景物传神的表达出自己渴望假期的心情。

 (二)、增大指导学生对优美段落的记忆,以活学活用。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很多的作品学生应该学会背诵、默写。养成良好的背诵、默写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我们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相关背诵篇目的基础上制定文学社必背篇目,要求学生严格实行背诵。每学期均组织朗读背诵比赛,以此推动背诵默写活动深入持久的展开。

  (三)、指导学生每日练笔。这不同于日记,让学生自由去写,文体不限,学生的情感能够尽情抒发。文章能够是单独成篇,也能够是短篇系列,当然也能够是长篇小说的一部分。于是,有的同学创作自己的长篇小说、长篇童话,有的创作个人文集,有的为本班同学及老师“画像”,也有的创作自己的读书、写作心语„„练笔作为一种写作习惯,要求每一个学生能够坚持下去。指导教师不定期的实行检查指导。因为练笔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他们也愿意去写,很多好的文章就出自于每日练笔。

 二、以 语文课堂 为平台, 提升 学生作文 技能。

 。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即课文教学。这就难免出现沉闷、枯燥的教学模式。语文课成了不受欢迎的课。语文课和写作课也被人为割裂。而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典范。文学社辅导老师要充分发挥教材在写作方面的示范作用。

 (一)、给学生创作的方法。比如:《孔乙己》注重细节描写,既有正面

 刻画,又有侧面烘托。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如何通过语言、神情、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还有《孤独之旅》的景物描写等。学习了想象和联想,八(1)班任雪燕同学在《自然是什么》一文中生动地写出了下面诗一样的文字:

 “自然是从《诗经》里出来优美的摇曳千载的苍苍蒹霞; 自然是从白居易诗里生长出来的泛绿的小草; 自然是从杨万里心中盛开的映日荷花; 自然是泰山的日出,黑夜的星辰,无私的冬雪。” (二)、给学生创作的机会。如教学《背影》,学生对父亲无微不至照顾二十的儿子的做法理解不一,有的说是溺爱,有的说是关爱,到底谁对谁非。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应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辩论,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有人说:二十岁的人了,应该自立自强,不应该让连遭厄运的父亲那样操劳。有同学针锋相对:俗语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怎能把父亲的关爱当着溺爱呢?又有同学说:

 “父母有时就是唠叨,作者不也显露出了不耐烦吗?”通过学生之间的个人努力,相互协作、相互欣赏,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3.给学生创作的乐趣。通过优秀作品展评,鼓励学生的创新;通过即时的肯定和评价,为学生树立创作的自信;通过《腾飞》校刊给他们的优秀作品已发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他们创作的乐趣,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学完了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赞歌后,九(2)班房奕伶同学深情地说:“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沾沾自喜,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为自己即将跌落枝头而哀伤;这时的

 它在思考;我是怎样成熟的呢?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不是雨,我怕早已干枯了:不是光,我怕早已枯萎了;不是热,我怕早已冷冻了。”一颗感恩之心跃然纸上。

 三、以 作文辅导活动 为平台, 让学生 作文 有话可说 。

 很多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说写不够字数。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习作应是学生心灵释放的过程,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就能持续的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学生徜徉在自由作文的天地时,自然有了“海阔凭鱼跃”的自在。九(1)班董襄阳同学在《美就在身边》一文中说:“忽然发现,天啊,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美,有这么多值得欣赏,所以在食堂与教室之间奔波时,请放慢点脚步,空出几秒,看看朝霞与夕阳,会让自己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2、倡导情景作文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预设较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的课堂较少。如果学生处在一定的情境中,就会乐于倾吐,乐于表达。丁晗金同学这样描绘秋天:“听——那是麻雀在叫,那又是野鸭声……多么动听啊!多么美妙啊!那就是和谐的语言,象征幸福的语言!看——那是大雁南飞,呵!那是人字形的队伍,赶紧拿起相机,照下这个精彩片段。闻——那是菊花的香味。菊花香不像桂花那样“十里飘香”,菊花是高洁的象征,她很“低调”,所以菊花之香气,只有用心,方可嗅到。”„„学生置身在活动中,才能产生表达的欲望。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能够把训练要求融入有意义的活动中,生成习作。

  3、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感官体会细节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应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感官眼睛、鼻子、耳朵以及心理,去仔细观察,去抓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只要观察的细,就能够挖出很多有用到的细节。在一次交流日记时,九(2)班贾文文同学写到:

 “你看,农民在田野带着微笑割着金灿灿的稻子。果园里几个顽皮的娃娃想跳到主人的篮子里,身穿淡黄裙子的桔子,紫的发光透亮的葡萄,一颗颗、圆溜溜、红通通的草莓。„„唉。我还听到歌了——里面伴随着农民的笑声,收割机的隆隆声,虫子和鸟儿的即即声。”她的细致,她的合理想象,她的细节描写浑然天成。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从小处着眼。

相关热词搜索:学社 搭建 以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