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疫情培训材料
发布时间:2020-09-09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附录 1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疫情区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WHO 命名 2019-nCoV 。
二、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四、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五、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 5um 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 1m )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飞沫的产生:
1. 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 , 如 : 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六 、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 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 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七、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 14 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八、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 14 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九、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1. 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
2.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 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 1m )。
5. 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十一、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1. 流行病学史:( 1 )发病前 14 天内有疫情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 )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疫情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 )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 临床表现:( 1 )发热;( 2 )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 3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 1 条,以及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为疑似病例。
附录 2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的方法
一、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 4h 更换,如有明显污染、沾湿应立即更换;
选择二:
N95 医用防护口罩,应根据使用者所处的环境和粉尘浓度等不同进行更换,如长时间在户外或人员密集区,应在 4h 至 6h 后(不应超过 6h )进行更换,如发现防颗粒物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现破损,以及明显感觉呼吸阻力增加时,应立即废弃。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二、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 鼻夹侧朝上 , 深色面朝外 ( 或褶皱朝下 ) 。
2. 上下拉开褶皱 , 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3. 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 , 由中间至两边 , 慢慢向内按压 , 直至紧贴鼻梁。
4. 适当调整口罩 , 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三、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 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四、多长时间更换一次口罩? ?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口罩 , 使用时效都是有限的 , 一定要定期更换。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 , 防护性能降低 , 建议立即更换。
五、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丢弃之前,应折叠成长条形后用挂耳绳捆绑成型,将口罩折叠时应将口鼻接触面朝外,有条件的应进行酒精消毒。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
每天两次使用 75% 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居家隔离者用过的口罩,请在弃置前用水煮沸 10-15min 后再投放至“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附录 3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一、湿。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二、搓。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 , 相互揉搓;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四)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六)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 / 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附录 4 工作区域个人防护知识
一、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二、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 37.3 ℃,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三、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 3 次,每次 20-30min ,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 1m 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四、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 1m 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 1 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五、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 1 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六、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 75% 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七、公务采购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 2m 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八、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九、公共区域如何做?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十、公务出行如何做?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 75% 酒精擦拭 1 次。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 75% 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
十一、后勤人员如何做?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十二、公务来访如何做 ? ?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疫情区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 37.2 °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十三、传阅文件如何做 ? ?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十四、电话消毒如何做 ? ?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 75% 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附录 5 消毒注意事项
一、实施消毒前,应先做好清洁卫生;
二、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并注意防止喷溅到眼睛。部分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正确选择。表面消毒后至少保持 15min 后才可用清水擦拭;
三、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现用现配,没使用完的剩余液体不得存放使用。须使用清洁冷水配制消毒液;
四、消毒液请遵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进行配置;
五、消毒用抹布、拖布、容器等清洁工具要分区域使用。卫生间的清洁工具应与其他区域场所分开。用后的清洁工具应清洁、消毒后晾干备用;
六、工作人员消毒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并做好消毒记录。
附录 6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一、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考虑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
a) 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 ( 有效氯含量 250-500mg/L) 擦拭,作用 30min ,再用清水擦净。
b) 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 ( 有效氯含量 250-500mg/L) 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 30min ,再用清水洗净;
二、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有效氯浓度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a)84 消毒液 ( 有效氯含量 5%) :按消毒液:水为 100 比例稀释;
b )消毒粉 ( 有效氯含量 12-13%,20 克 / 包 ):1 包消毒粉加 4.8 升水;
c) 含氯泡腾片 ( 有效氯含量 480mg/ 片 -580mg/ 片 ):1 片溶于 1 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
三、 75% 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
其他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