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备考资料-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08-29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自主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一切当事人,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和非盈利机构。其中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自由企业制度是自主的市场主体的核心。为保证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的决策权。
2、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指包括各类市场在内的有机统一体。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体系为载体,没有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就难以有效地协调资源配置,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完备的市场体系应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竞争有序的。
3、健全的体系:法律体系的任务在于维护自由的企业制度和平等的经济关系。规范市场主体和政府的行为,消除公平竞争。其包括市场经济关系法制化和契约化和契约化,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间接的宏观调控:原因:市场经济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市场机制是事后调节,会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市场经济不能对经济活动的外部影响进行评价和补偿;基础设置、国防安全、文化教育等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5、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保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
二、供求机制:
1、供给:企业、行业和社会为市场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总量 影响因素:市场预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应变能力;资源稀缺程度;价格水平 2、需求:整个社会对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有支付能力购买总量 影响因素:购买者收入水平;社会总人口;购买者偏好;价格水平。
3、供求机制:供给与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平衡机制,最终使价格趋于平衡的规律性 4、调节供求关系的方式有两种: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 数量调节:也称供给调节。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厂商会主动调减产量,通过关停并转,减小对这一商品的社会总供给量;当供不应求时,厂商会主动增加生产量,通过满负荷工作,扩大投资,吸引其他企业进入来增加产品供给总量。厂商数量调节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价格调节:也称需求调节。供过于求时,生产者为销售商品激烈竞争,价格下跌,市场需求增加;供不应求时,购买者在市场上竞相购买,引起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变动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平衡是暂时的,总体上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三、价格机制:由供求决定价格,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配置结果又反馈到供求的循环作用过程。
1、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某种商品的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相一致的价格,被称为市场均衡价格。市场价格大于均衡价格,供过于求,产品过剩,价格下降,反之。只有在均衡价格时,供求才是平衡的。
供求规律: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均衡产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
2、价格调节资源配置的机制:通常意义上的价格机制,指价格作为一种市场信号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机制,在这一点上,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是相互联系的,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价格的变动,价格变动又引导着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商品价格的变动调节资源配置:
价格变动会引起企业与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变化。企业与市场主体以按价格变动方向调整自身经济行为,而企业等市场主体依据市场价格信号调整自身经济活动的结果反过来引起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再度恶化。只要价格能自由升降,价格总会相对稳定在市场能出现的均衡价格
水平,使整个社会的资源恰当分配到社会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
要素价格变动调节收入分配:要素价格变动调节收入分配;要素价格变动刺激社会增加稀缺的高生产率的要素供应;要素价格变动使要素流向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人手中。
四、 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说:
1、“经济人”假说:每个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的个人效用。“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最大因素。” 2、“看不见的手”和自然秩序: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生产并不是毫无规则进行的,而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
3、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亚斯的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反对以垄断和国家干预为特征的经济政策和主张,提倡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废除一切特惠和限制制度,就是经济的自由放任。
国家应尽职能:“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独立社会侵犯”保证国家安全职能;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能;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
五、萨伊定律: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1、投资恒等于储蓄:利率是由资本供给(储蓄)和资本需求(投资)共同决定的,即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升降会使储蓄趋于平衡。
2、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商品市场上技术平衡时,劳动力市场会实现充分就业。
3、货币中性:人们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货币供应量只决定商品价格的名义水平,不影响社会产生社会需求。
六、 凯恩斯:
1、引入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取决于收入而非利率,储蓄也是收入的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2、价格粘性、工资刚性理论:价格和工资不易变动 劳资双方会订立长期合同;工会组织确保在职人员工资递增起来起重要的作用;政府实际控制很多产品价格;垄断组织出现。
价格机制自发调节是有限的。
3、货币非中性:货币不仅影响价格水平的名义变量,还影响产出和就业实际变量。
总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
七、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一)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基础:
1、赖堡学派:他们主张一种国家有所调节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即尽可能让市场力量自行调节全国经济活动,同时,在不得已情况下由政府进行必要的市场干预。
2、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应尽可能从一般经济利益漙中超脱出来,去创造一个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性的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四大要素)
1、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私有制在德国占统治地位。90% 2、自由市场竞争制度:“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为了维护竞争,国有经济和合作制企业被限制在极小的领域内。
3、国家对经济的总量调节: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法规和政策,在精神和物质上给私人企业主指导和支援,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事务。
4、平衡市场结果,促进社会共同进步:消灭社会贫富悬殊现象,使绝大多数享受经济增长的果实,为此,三大政策:收入再分配、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劳资合作和共同决定制度。
社会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竞争基础上的,强调政府对竞争制度的维护,对宏
观经济总体的间接调节和市场分配结果的再调节,集“竞争—效率、调节—增长、再分配—公平”于一体的经济体制。
八、 北欧模式:
北欧国家(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效率公平廉洁高度统一的发展模式。
特征:1、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90%以上的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国企主要集中于资源开采,自然垄断,准公共物品行业。2、强调竞争与合作并重:市场是调节经济和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政府有两方面施政目标:一是坚持市场经济制度发展混合经济,二是不接受弱肉强食的财富分配方式,强调各社会群体间合作。3、均等化、全方位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通过各种法定的福利保障计划建立起一个社会保障网,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度社会福利。这种高福利制度是以高税收为基础的。4、政府清廉,注重环保:无高薪,政府公务对全民国内公开,环保责任与意识向全球投射。
北欧模式的借鉴意义(不重要):
1、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北欧政府积极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二次分配的作用,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社会责任:表现在三方面:遵纪守法,善待员工(对内);资助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让所有社会成员分享企业成功运营带来的好处(对外);对资源利用和环保承担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工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维护职工权益):工会任务:围绕职工利益同雇主协会对话;集体谈判解决劳资双方关于工资水平的问题;影响劳工立法;监测有关法规落实情况;指导雇员签订合同;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会员的失业保险。
4、人际合作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北欧国家体现出明显的社会合作。
九、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原因:1、教条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创始人不顾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前提区别,不加分析照搬;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来认识。2、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都面临严峻的战争环境:在外,有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军事干涉经济封锁。在内,有来自旧政权势力参与力量的抵制与反对。为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壮大国防力量,要借助计划经济体制。3、面对低下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工业以及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明显差距,社会主义国家都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实行赶超战略:为了有效迅速从农业等部门筹集工业化所需资金,借助于计划经济。4、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般都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迫使私有阶级就范,完成改造后,这些措施改头换面,以计划经济形式保留下来。5、我国较之苏联和东欧国家,当时生产力水平更低,工业更不发达,陷于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整个社会缺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氛围与条件,而认为可能跳过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阶段,直接进入计划经济。
十、 激进式改革:(休克疗法)
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
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玻利维亚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85 年一度达到 11749%,因此达到了“华盛顿共识”,尽可能最大限度自由化,最快私有化,并在财政金融方面采取强硬措施。
内容:1、加快所有制改革,实行私有化: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只有通过私有化,才能为其他方面改革奠定基础;2、放开价格,实现经济自由化:这样会使物价进一步大幅上升;3、紧缩银根,控制信贷,回笼货币:严格控制货币流通和发行,切断通胀源头;4、使本国货币在国际上自由兑换,实行外贸自由化:这些国家都加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融入国际市场体系。
特征:1、彻底: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私有化,放弃政府干预功能,彻底放开价格,全面对外开放;2、时间短,速度快:在一个较短时间内,通过大力度措施,结束改革,减少由于新旧体制并存带来的摩擦和矛盾。
十一、 渐进式改革特征:(记住)
1、先易后难,从局部到整体:经过由点到面的推进,最后实现整体转轨; 2、改革分阶段进行,分步到位,持续时间长:十四大以前,探索阶段,十四大以后,深化阶段,两大又分为若干小阶段,历时 40 年; 3、自下而上的改革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强制性同诱致性相结合; 4、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体制内改革措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革,体制外推进指:新形成的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对公有制企业改革的压力和示范效应; 5、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改革不以牺牲发展为代价,不应引起社会动荡; 6、经济上的市场化和政治上的多元化相分离,政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
十二、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完善= 如何平衡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 (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2、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3、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5、推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6、推进国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适当减持国有股份占比很高的股份公司的国有股,让更多的非国有资本参股,尽可能吸收新的战略投资者。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资金,以便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可能导致的养老基金缺口。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完善农村土地制度;2、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
(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2、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3、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4、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5、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十三、 市场体系的特征:
1、完整性:(相对于单一性)指市场种类齐全,分布合理,交易形式多样化,各类市场内部门类齐全,互相配套。市场体系的完整性是市场体系运行的核心,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统一性的前提条件。
2、统一性:(相对于分割性)各类市场在一国范围内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开放性:(相对于封闭性)市场体系在空间上必须是一个开放性的,四通八达的,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
4、竞争性:(相对于垄断性)各类市场主体是平等的竞争者,他们在开展市场活动过程中必然存在公平竞争。
5、有序性:(相对于混乱性)市场体系运行规范有序。
十四、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产权拥有者据此拥有排他性的权利,并承担由此带来的民事责任。归属清晰:要求企业各类资产以及以此为抵押的债务,共同构成企业法人财产,归企业法人拥有,并由法人治理结构统筹运营。
2、权责明确: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出资者依照投资额享有相应的所有者权益。
3、保护严格:保障企业法人财产不受侵犯;保障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在国家控股参股企业中,防范非国有股东侵犯国有股东权益。
4、流转顺畅:资本在运动中才能不断增值,为此必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规范各类资评会计审计等市场中介组织,确立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十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重点)
(一)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是今后我国人口变动的最重要的现象。60 以上 13.26%
65 以上 8.87%。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老年人口规模迅速增长,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养老保险。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年增大,2030 年养老和医疗费用问题会进一步加重。
(二)城镇化:由此带来的首先是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后,农村老弱人群基本问题会更突出,也需要加以解决。
(三)就业形式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新生和再就业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传统以“单位”为本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新增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突出,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第二代农民工就业难成新瓶颈。
(四)经济全球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所以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既要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又要考虑国际因素影响。
(五)社会矛盾凸现和加剧:08 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产业结构和劳动者就业结构随之调整,就业压力持续加重和失业率持续上升不可避免,收入分配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人们对社会保障权益的要求正在加大,因社会保障缺位而导致的社会矛盾有增加现象,一些隐性问题正在显性化,为了化解社会风险和矛盾,就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十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知道)
(一)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满足社会成员最低或最基本的生活要求的措施,它是一种不充分的保障,要使社会保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就必须建立起多层次的保障体系,通过各种保障制度共同作用,使成员享受较充分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制度、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商业保险。为了加快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健全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制度。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尤其是养老和医疗,覆盖面广,要求保证可持续性而不能中断:坚持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应劳动者就业流动性增强的需要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三)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的确定和调整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
十七、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实际上是经济活动中量和质的关系,通俗表现为快与好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经济效益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经济效益只能产生和存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中;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经济稳定,协调增长的保证。只有前一个经济活动中投入全部得到了补偿,而且有剩余部分转化为积累,才能为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奠定基础;如果投入不能得到补偿,则为负效益。长此以往,经济规模必然不断萎缩。
对立性:他们反映经济活动不同方面,一方面提高并不一定意味另一方面也提高,甚至适得其反。经济增长可以通过节约投入来实现,经济效益相应提高,如果投入大于等于产出,经济效益为负或零。
在经济活动中,我们要力争又好又快增长,既要追求一定增长速度,又要将它建立在经济效
益提高基础上。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中产出量的增加,包括产品量的增加和劳务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变化以及一般经济条件、社会福利、教育、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生态环境等情况的改善或变化的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十八、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
1、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各方面的进步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持。这些物质基础来源于经济增长,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中包含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发展围绕着经济增长这一核心内容进一步扩展。狭义上讲,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3、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条件: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没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善,经济进一步增长必然受到制约。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经济增长仅仅是一种手段,经济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十九、 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方式,主要通过增加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实现产出增加的经济发展方式。
集约型:内涵型发展方式,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实现产出增加的经济方式。
二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推动作用: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紧密联系的,是同一经济流程的两个方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源泉与动力,工业属于第二产业,本质上是一种聚集经济,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集中布局形成城市。
(从可能性来看,工业发展通过对第一产业的产品深加工,使生产可以集中进行,把大批企业布局在一起。从必要性看,只有集中布局企业才便于获取大量信息,降低运输费用,增加利润。)工业化必然要求城市化与之相伴而行形成城市。
2、城市化对工业化有促进作用:城市具有产生聚集经济效益的动能,使企业降低陈本,增加利润;城市化会产生出极化反应和辐射反应,形成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城市化会扩散城市文明。
工业化:狭义: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过程,其结果是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广义:包含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工业的产生与成长是核心内容,现代工业的成长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现代化。
城市化:经济发展过程,人口及其他生产要素不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二十一、传统国有企业的弊端: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表现为典型的政府直接控制模式。具体表现为:
(1)排斥各种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尽可能形成纯而又纯的国有制企业,以利于中央进行集中统一的指挥和控制。
(2)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合并撤销等由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企业内部各类建设项目必须进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
(3)政府通过各类指令性生产指标来控制企业经营活动。
(4)国家对国企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
(5)各类产品实行统购统配包销,企业只负责根据指令性计划生产。
(6)实行统一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
传统国企的缺陷:
(1)传统国企不具有自己的独立财产,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只是一个进行成本核算的基层生产单位,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市场变动作出资源最优配置决策。企业内部所有者虚置,企业经营处于“软预算约束”之中。
(2)现代社会大生产中,需求结构极为复杂,瞬息万变,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国企生产什和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远离市场的上级主管机关通过计划指令决策。决策不及时和重大失误不可避免,企业不可能有效率的运行。
(3)企业生产和分配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要无条件服从。产品价格由国家规定,企业盈亏由国家规定,不存在市场竞争压力,不会破产。管理者和普通劳动者都缺乏改善经营、降低成本、使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
(4)传统国企制度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态给制度改革造成困难。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互不能匹配并与资本所有者相分离。“内部人控制”有可能使企业制度效率进一步降低。
国企改革历史与现状:
(1)1978—1983 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加国有企业留利为主要内容的“放权让利阶段” (2)1983—1986 试行两步利改税阶段 (3)1987—1991 以承包制为主导的企业改革阶段 (4)1992—1999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5)1999—2004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6)2005 至今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阶段 二十二、分类改革:
(一)产业结构上看,实行国有资本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重组,缩小国有资本投资战线,从一般加工项目和小微亏企业退出,集中力量投资兴办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行业。
(二)产业布局上看,改善国有资本投资的空间布局,对具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的地区和城市适当采取倾斜政策,并投入国有资本,以带动民间资金的投入和开发。
(三)产业组织上看,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
具体表现在:
(1)对于一般竞争性企业,国有资本不再进入。在现有的国有企业中,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可采取联合兼并出售等多种形式让国有资本退出;少数效益好实力强的企业率先改制为国有资本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公司,随时间成熟逐渐让国有资本退出。
(2)对于自然垄断的行业,现在的国有企业,主要是电信、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中的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上市公司模式,但要打破独家垄断局面。这些企业可以吸收国内的自然人和法人投资,也可以让外资参股,但国家应保持对企业股权的相对优势。
(3)对于极少数提供特殊产品的行业,仍可选择国有独资公司模式。这类企业的社会效益突出,对国民经济整体有效运行有重要意义。
二十三、国有企业改革的突出问题及相 应配套措施:
问题:国有企业在基础性行业构筑起了市场准入门槛;国有企业垄断地位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垄断高价,与竞争行业相比,质次价高,技术进步缓慢,为世人诟病;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着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地方国有企业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制后,纷纷退出了竞争性行业,累积了大量负债,超过了地方政府偿还能力,推高了整个社会的负债率,累积了大量金融风险,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隐患。
措施:
(1)规范国企改革技术路径,在改革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国家统一制定法律法规;
保证改制过程公平公正;对企业员工给予合理补偿维护公平;一些关键行业和重点企业,国家始终保持控股权,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规范发展资本市场,搞好股权分置改革,健全社会中介机构。
(3)规范约束地方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功能,降低债务杠杆,消除金融风险。
(4)加快医疗事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彻底分离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十四、产业结构政策:
规划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目标;选择主导产业发展产业序列;对主导产业保护与扶植;对产业的限制政策;对衰退产业调整援助政策。
二十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与途径:
1、从只注重增加投资、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转变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挖掘企业潜力上来。
2、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变到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生产要素的适用效率上来。
3、从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增加产品数量,转变到依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类消耗和产品成本,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上来。
4、从大量低水平的投资项目重复建设转变到按经济规模和合理布局的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分工协作上来。
5、从偏重追求经济总量和速度,转变到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上来。
二十六、产业升级(材料题):
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企业,开发新产业;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外国现有资本和技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制定符合国情的产业政策,选择好主导产业。在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转移方式多样化的形势下,我国要因势利导,迅速加入到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中,利用外资产业带动和发展跨国经营等主要手段,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发展民族产业,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顺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相应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速度,摧毁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渊薮,为集约型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成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以提高供给侧质量出发,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机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内容是去产能、库存、杠杆。
经济新常态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对称态及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 GDP 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增长促发展,发展促增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加入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关系,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十七、部分名词解释: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在社会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行为。
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作用的各种资源 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国家从经济运行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对国民经济活动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的管理活动。
法人治理结构:在股权分散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内部,对企业法人财产进行管理运作,进而形成责、权、利相对称,激励和约束相制衡的一种契约性制度安排,目的是既保证专家型经理人员放手经营,又不致失去出资者对经理人员的最终控制。
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股东大会:企业所有者的集合,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公司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是法人代表,由股东按持股比例推选出的代表组成;监事会:股东大会领导下的公司常设监察机构,执行监督职能;经理层:由高层执行官员,即经理阶层组成,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代理,负责处理公司日常经营事务。
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和法规,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质保障,以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总和。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准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筹集保险基金,当社会成员在生育、疾病、负伤、残疾、失业、年老、死亡时,由于暂时或永久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优抚:国家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人员及其家属在物质上给予的优待和抚恤的制度。社会救济:对那些因社会、自然、经济、个人生理和心理等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以致无法正常生存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为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通过一定形式向他们提供的物质利益。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