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时事热点

发布时间:2020-11-15 来源: 事迹材料 点击:

 初中政治时事热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政治时事热点》的内容,具体内容:了解时事热点,做好政治考试准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一)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的内涵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从存量...

 了解时事热点,做好政治考试准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一)

 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的内涵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从存量上看,中国的信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14 年中国信息产业消费规模为 2.8 万亿元,贡献 GDP 0.8个百分比。从增量上看,在居民信息消费多样化与政策引导的刺激下信息经济发展迅速,2014 年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 18%,而根据工信部的预测2015 年将增长 15%达到 3.2 万亿,成为增长新亮点。预计十三五时期,信息经济仍将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上下游产业链为市场提供投资机会。

 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 信息与产业融合。信息融合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一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如前期被市场热炒的基因芯片(在芯片表面固定探针,通过与芯片探针杂交测定核酸序列)、基因测序(从血液和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锁定个人病变基因以提前预防和治疗)等。

 二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如物联网(利用网络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机器和人员等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远程管理控制)、现代工业机器人(300024,咨询)(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器手或多自由度的机械装置,可按照编排的程序运行)等。

 三是与服务业的融合,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降低成本,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如"饿了么"(餐饮 O2O 平台)、许鲜网(在线水果 B2C平台)对所在领域的传统企业形成冲击。

 ② 大数据。大数据本质上是通过长期跟踪与搜集个体数据,对存量数据进行分析后提供智能与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应用范围广,大数据技术可用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公安侦查、招商引资等领域;二是目前大数据产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金融、通讯、交通等数据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存量数据融合与可视化程度低,经济价值尚有待挖掘;三是政策加强引导,2015 年 9 月 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争取到 2018 年建立国家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加快数据强国建设。

 ③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信息安全一切信息经济都没有保障。从个人角度看,国民隐私安全意识在增强,对金融、通讯、物流等行业系统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从国家层面看,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唯一负责具体业务的小组。

 ④智慧能源(600869,咨询)。智慧能源指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

 使能源开发、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更加智能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能源产业的智能化,以各环节的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搜集数据以实现产业链优化。智慧能源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是目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大规模商用仍需时日,需要提升新能源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智能化是实现路径之一;二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燃料占比 63.4%,提高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压力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⑤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指将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有效集成于地面交通系统而建立的大范围与全方位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是智能交通的基础,搜集多种信息后传输至交通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处理后将信息反馈至交通参与者,并结合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等系统实现出行策略最优化。

  (二)

 五年规划全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我国于 1953 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制定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其中很多规划引领了中国经济的重要转折。最早的一五计划确定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中国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而近期的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二五规划开启十大战略新兴产业。

 "十三五"规划注定会成为最关键的五年规划之一。中国目前正处于三期

 叠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截点前的最后五年,特殊时点决定了"十三五"规划将更加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一方面,为完成人均 GDP 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 GPD平均增速需达到 6.5%;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而新经济尚未崛起、人口红利消失、出口引擎失速,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型迫在眉睫。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2014 年4 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公开招标宏观经济、教育、农业、房地产、国企改革等领域的 25 个重点课题。各课题中标单位于 2014年年底将课题成果提交至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初步思路后交至中央。2015 年初,再由中央委托各部委,形成相关领域的规划建议。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最终将形成两份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简称规划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规划建议属于党的文件,由中央办公厅、中财办、深改组负责,15 年中已经上报,10 月份在五中全会审议后对外公布。规划纲要则属于国务院文件,由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规划司等负责制定,2015 年下半年提交,2016 年两会期间经全国人大审议后公开发布。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同步制定、双向沟通,因此 2015 年10 月份即将发布的规划建议可被视为"十三五"规划的初步版本。

 十三五规划尚未公布,我们如何分析?十三五规划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依据党和国家一系列相关文件框架编写。

 第一个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这是党中央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总体发展思路。

 第二个依据是国务院层面的各类指导意见、办法及规划,这相当于国务院为落实三中全会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其效力依次递增。

 第三个依据是各部委发布的文件和方案,这相当于各职能部门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思路而制定的具体措施。从政策效力上讲,党中央高于国务院高于各部委,但从政策细节上讲,各部委制定的文件最为具体,而且最贴近最新实际,现实意义更强。

 第四个依据是以往的五年规划。根据以往经验,五年规划主要涉及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社会文化、人民生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改革开放等大议题。

 综合上述四个依据,我们梳理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领域: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人口老龄化、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PPP)、国企改革、军民融合。

 (三)

 下一个五年增长目标将如何确定?根据以往几个五年规划,我们大体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

 第一,增长目标一般是 0.5%的整数倍,比如近四个五年规划的目标分别是 8%、7%、7.5%和 7%。变动的幅度也以 0.5%为基准单位。

 第二,实际增长速度一般会远超增长目标,这意味着在制定增长目标时一般会留出较大的政策余地。从过去 20 年的四个五年计划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目标从未失手。按照十二五目前进度,2015 年只需达到 3.1%的增速就可以轻松达标。

 第三,增长目标的变动方向和实际增速的变动方向完全一致。也就是说

 增长目标一般会充分考虑实际的经济状况,也对后面的宏观调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增长目标下调或上调后,实际增速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或上升。

 第四,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增长目标也不会大幅下调,增长速度会更接近增长目标。比如,十一五实际增长 11.2%,超出目标 3.7 个百分点。十二五经济大幅下行 4.2 个百分点,但目标仅从 7.5%下调到 7%。

 展望十三五时期,为了完成提出的"2020 年 GDP 比 2010 年翻一番的"目标,假设 2015 年增长 7%,那么十三五期间只需要年均 6.6%的增速(但习在近期的专访中的说法是 7%),因此,从主观角度看,中央并没有太大必要把目标定高。而从客观角度看,资本、劳动、土地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增长要素都有下行趋势,十三五继续保持 7%的增速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传统的规律来决策,十三五规划毫无疑问应该将目标定在6.5%。

 但以来,依靠过去的经验进行预测变得越来越危险,同样,十三五的目标也可能会打破过去的规律:也许 6.5%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但 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结果,因此最终目标很可能定在 7%。第一,中央认可的经济增长中枢应该在 7%左右,如果按照传统规律,定在 6.5%能留出较大的政策空间,但政策之"锚"的作用不明显,导致目标形同虚设,而如果定在 7%,"锚"的作用更明显。第二,以 7%为目标并不意味着实际增速会大幅高于7%,也不意味着中央不能容忍增速跌破 7%。第三,目标从最初的 6.5%上调到更乐观的 7%意味着宏观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将更加积极,这种积极将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上,未来政府代替私人部门加杠杆仍是大趋势,托底经

 济、防范风险,而这也要需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作为支持,货币政策也不会坐以待毙。

相关热词搜索:热点 时事 初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