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络问效”平台,,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 事迹材料 点击:
打造“网络问效”平台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
关注网络民声、重视网络民情、利用网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新形势下创新政府服务、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镇海区搭建了“网络问效”工作平台,推动党委政府工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培育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
―、镇海区“网络问效”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镇海区依托现代网络技术,紧贴群众所需、所求、所急,探索网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模式,建成了“民声快递”、“雄镇论坛”、“网上发言”、“在线交流”、“记者追踪”、“微博问效”等六大版块为一体的“网络问效”平台,全力打造“24 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
1 1 、推进三大工程,打造全域化的 “ 网络问效 ” 格局。一是推进智慧问效工程。先后研发了电子监察系统、网民评价系统、短信自动通知系统等计算机分析统计系统,实现智慧化和自动化管理,切实提高“网络问效”工作效率。二是推进全域问效工程。实施平台下移,在城区社区开展“普网”工作,按照一个社区首页、一个互动平台、一名网络发言人、
一名网络评论员的工作要求,建立社区“网络问效”平台,推进社务公开,建立社区网络发言人工作日志,强化辖区内民生问题的网上舆论引导和协调落实。三是推进“微博问效”工程。推出“微博问效”平台,建立了“一个主微博、一个主微群、十家微成员”。一个主微博即“镇海网络问效”官方微博,一个主微群即“镇海网络问效”官方微博群,十家微成员即网络发言人工作基础相对扎实的十家单位作为首批微成员,以网络发言人身份开通官方微博,形成镇海“微博问效”基础群体。
2 2 、建立三支队伍,增强多层次的 “ 网络问效 ” 力量。一是建立网络发言人队伍。全区重点部门均设立网络发言人,在“网络问效”平台公开亮相,答复网民咨询、求助、投诉,主动发布本部门需要公开的信息,确保在钱答复的及时性,为民办事的实在性,澄清舆论的权威性。二是建立舆情收集员队伍。全区各部门和镇(街道)都明确 1 名以上网络舆情信息员,针对网络上出现的涉镇负面消息,在网上及时跟帖引导。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挑选了 18 名来自全区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具备思想素质好、懂新闻宣传、反应灵敏、熟悉网络评议的人员,成立了区级网络评论员队伍,参与区内重点网站、论坛博客等网络互动栏目的评论,在网络上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3 3 、实施三项制度,形成较完善的 “ 网络问效 ” 机制。一是实施网络发言人制度。制定了《关于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通知》,明确网络发言人在线答复的时限为网民发帖后3 小时内初步回应,3 个工作日内正式答复(遇节假日顺延),最长不得超过 5 个工作日。同时,按“未答复”、“巳答复”、“巳办理”三种情况在网络帖子上分别标示“红、黄、绿”三色灯,起到警示作用。二是实施“网络问效”工作考核制度。制定了《网络效能监督实施办法(试行)》,对网络发言人工作实施效能监督和效能考核。近两年有 9 家机关单位因网络发言人长期处于离线状态,受到效能问责,并在媒体公开通报。三是实施机关领导干部与网民对话交流活动制度。制定了《关于开展区级机关领导干部与网民对话交流活动的通知》,将区级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网民对话交流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明确规定每月举办一期领导与网民对话交流活动。
二、镇海区“网络问效”的初步成效
镇海区“网络问效”工作实施以来,已经成了广大群众表达民意、反映诉求的重要“出口”,也成了党委政府听取民声、化解矛盾的重要场所,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广泛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先后多次报道镇海“网络问效”工作,并受到 300
多家媒体关注,一些领导和专家称镇海是中国地方“网络问效”的一个“样板”、“镇海教材”。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 “ 网络问效”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 “ 连心桥 ” 。“雄镇论坛”、“网上发言”和“民生快递”等平台让政府部门现身网络媒体,特别是开展区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部门与网民及时互动等工作,与网民进行经常的、多渠道的、平等的、真情的沟通交流,拉近了网民与党委政府的距离,加深了网民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增进了双方感情和互信。平台已有注册人数达 4.6 万余人,主题总数巳有7.1 万余个,帖子总数 9 万余个,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部门领导干部与网民在线交流巳开展 27 次。
二是 “ 网络问效”成为纾缓社会矛盾的 “ 减压阀 ” 。为了及时了解解决群众诉求,明确各部门网络发言人每个工作日必须浏览“民声快递”、“网上发言”和“雄镇论坛”两次以上,认真听取网民意见建议,主动受理网民投诉,并将办理网络舆情工作列入效能考核内容。“民声快递”、“雄镇论坛”、“网上发言”三个版块共有各类帖子11600 余条,其中“民声快递”版块答复率一直在 98%以上,办结率在 95%以上,“记者追踪”版块共发布报道 470 余条。三是 “ 网络问效”成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 “ 回音壁 ” 。至今通过“网络问效”平台,收集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
见建议近万条,直接采纳实施的超过 100 条,如公开透明的干部选拔机制创新,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改革、社会矛盾联合调处中心建设等,进一步提高了党委政府民主科学决策水平。
四是 “ 网络问效 ” 成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 “ 助推器”。以前群众反映的问题仅限于相关部门的个别干部知晓,公开度低,缺乏监督,导致工作人员态度不够积极、处理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每个群众反映的每个问题均在平台上公开,各单位严格按照“网络问效”工作要求,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解决,强化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落实。
三、今后镇海“网络问效”的工作举措
虽然镇海区在“网络问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区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巩固原有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开拓创新,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网络问效”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党委政府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着力建设宜业宜居城区。
一是进一步增强 “ 网络问效 ” 的工作合力。成立镇海区网络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网管、网宣、网警、“网络问效”相关单位合署办公,主要履行网络社会创新、网络舆论引导、网络为民服务、网络问效、网络监管、网络文化建设等六大职能,
配强合署办公机构力量,保障工作经费,并把网络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深入开展“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营造“网络问效”工作更多的亮点和特色。
二是进一步扩大 “ 网络问效 ” 的工作覆盖面。推进“网络问效”平台由重点政府部门和城区社区向全区所有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社区(行政村)延伸,建立健全网络发言人、舆情收集员、网络评论员队伍,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积极促进“微博问效”与传统“网络问效”的有效互通和联接,实现全面覆盖,把“不下班的网上政府”建设成为“随时随地都在身边的政府”。
三是进一步提 高 “ 网络问效”的工 作实效。把“网络问效”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机关部门行政效能提升、干部服务工作效率提升、行政决策社会效果提升。深入开展“效能亮剑”行动,以问事、问效、问责和亮诺、践诺、评诺等“三问三诺”为载体,各政府部门通过“网络问效”平台向社会公开承诺年度工作目标,实行年底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深化党务、政务、村(社区)务公开,健全科学决策机制,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制定出台,都通过“网络问效”平台公布,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进一步打响 “ 网络问 效 ” 的工作品牌。通过举办网络文化专题活动、网络文化大篷车等丰
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凝聚网络人气,发现网络文化人才,倡导和培育先进的网络文化,唱响网上主旋律,陶冶网民情操,创建具有镇海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