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试验室管理手册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源: 事迹材料 点击:

  版本修订历史统计 序号 修订内容 修订人 修订 日期 版本 生效 日期 分发号 备注 1 新版下发

  A/0 20XX. 10.04

 0.1

 批 准 页

 为了健全和完善本企业试验室质量确保体系,促进试验室活动系统化、规范化、依据 ISO/IEC 17052《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通用要求》和 GP-10编制

 审核

 同意

 《供给商试验室评定和认证程序》要求,依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了本《试验室手册》。

 本《试验室手册》对内作为试验室质量管理和质量确保活动纲领性文件和法规性文件,对外则说明本企业试验室质量确保体系,是本企业试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时需长久遵守纲领性文件,是实施试验室质量管理基础法规,现给予颁布,要求本企业试验室全员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并落实实施本《试验室手册》各项要求和要求。

 本《试验室手册》从生效日期开始,正式在本企业试验室颁发实施,以后伴随内外部环境改变和用户需求改变,伴随科学技术不停发展,将对本手册不停修改,以满足用户需求。

  批 准 人:

 日

 期:

  0.2

 目

 录

 序号 章

 节 页

 码

  0.3

 试验室概况

 本企业试验室于 20XX 年 9 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 600 多平方米。为了不停提升产品质量,企业在试验室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上投入了约1000

 多万人民币。现在,试验室测试设备已基础能够满足本企业多种产品试验要求,现已含有开展:①散热器总成散热性能、风阻、水阻、耐振性能测试;②散热器脉冲及压力综合测试;③散热器高温冲击测试;④爆破压力测试;⑤热循环测试、水室水盖及水塞测试;⑥机械扭转振动测试;⑦内部腐蚀测试;⑧喷漆涂层厚度、附着力、硬度、冲击、弯曲强度测试;⑨散热器冷环境耐久测试;⑩五维激振测试等。在人员配置上:主管试验师 1 名,助理试验师 1 名,试验员 1 名;配置人职员作经验丰富、含有试验测试工作能力、大专以上学历。现在 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在本企业正逐步得到落实落实,试验室活动也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

  0.4

  专题内容及适用范围、目标说明、术语和缩写

 1.0 专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确保试验室范围内试验和校准活动符合企业制订质量方针要求。

 1.2 本企业试验室测试范围:①散热器或其总成散热性能、风阻、水阻、耐振性能测试;②脉冲及压力综合测试;③高温热冲击测试;④内部腐蚀测试;⑤冷环境耐久试验;⑥五维激振试验;⑦爆破压力测试;⑧喷漆涂层厚度、附着力、硬度、冲击、弯曲强度测试;⑨机械扭转振动测试;⑩散热器加水盖、水塞试验;(11)三大量具和压力、测温仪表校准工作等质量控制。

 1.3 本企业试验设备试验工艺能力及技术指标具体以下:

 1.3.1 中冷器、散热器热流量测试台(简称风洞试验台)

 1.3.1.1 试验工艺 1.3.1.1.1 散热器试验:

 最大被测试件尺寸 (mm)1200 x 1000 (H x W);

 最小被测试件尺寸(mm) 300 x 300 (H x W) 控制稳定度:

 ±0.5% 测量精度:

 ±0.25%(微动作) 乙二醇/ 水进口温度:

 50 至 100 ℃ 控制稳定度:

 ±0.2 ℃ 或 ±0.5 ℃ 测量精度(进出口温差 △t):

 ±0.1 ℃ 或 ±0.2 ℃ 进出口压差:

 最大 2 bar 1.3.1.1.2 中冷器试验:

 最大被测试件尺寸 (mm)1200 x 1000 (H x W); 最小被测试件尺寸(mm) 800 x 800 (H x W) 空气流量:

 0.05 至 0.5 千克/秒 控制稳定度:

 ±1% 测量精度:

 ±0.5% 空压机最大输出压力:

 500 kPa 进口压力范围:

 100 至 450 kPa 出口压力范围:

 40 至 250 kPa 进口空气温度:

 (环境温度+10 ℃)至 220 ℃ ± 0.2 最大热负荷:

 50 千瓦 1.3.1.2 技术指标 1.3.1.2.1 热流量测试台房间规格 测试室尺寸:9300 长 x 4430 宽 x 4200 高 mm 房间空气循环:

 40,000 m3/HR

 冷却系统- 主制冷系统:

 225,000 kcal/ hr –无氟氯碳化物 75 吨喀莱尔水冷 R22 被测试件最大换热容量(散热器) :

 240 千瓦 1.3.1.2.2 标准测量风道规格 测量风道风量范围:200 至 7500 L/ s(400 至 15,100 SCFM) 喷嘴处控制稳定性:

 ±0.0001 bar (±0.04"w.c.) 测量精度:

 ±0.5% 可变赔偿风机:

 大于 7,000 m 3 /HR x 0.03 Bar x 40 HP

 被测件压差:

 2 KPa 被测件进口空气温度:

 15 至 60 ℃。

 测量精度:

 ±0.1 ℃ 控制稳定度:

 ±0.5 ℃ ASHRAE 喷嘴风速范围:

 3000 至 7000 FPM 温度采样器标准风速:

 1000 FPM 自选定喷嘴:5",7",10",12",12" 测试结果可反复精度:

 ±1%

  1.3.2 热循环试验台 1.3.2.1 试验工艺:

 低温供水:水温-20℃至室温 RT,压力 250KPa,流量 1.6 L/sec,时间 150 sec 高温供水:水温 90.6℃,压力 250KPa,流量 1.6 L/sec,时间 100 sec 高、低温供水交变转换时间间隔:≤25 sec,高、低温交变循环 N 次 1.3.2.2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x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温控精度:±2℃ 动压精度:±20KPa 1.3.3 加水盖.水塞试验台 1.3.3.1 试验工艺:

 盖扣扭转最大扭矩:试验确定 X Nm 盖扣扭转转速:

 2sec/r,开闭 25 次 1.3.3.2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振幅精度:

 ?5KPa

 1.3.4 爆破试验台 1.3.4.1 试验工艺:

 升压:水温:室温 RT ,峰值水压:1500Kpa,升压速度:1~30KPa/s 保压时间:20~60 s 卸压:水温:室温 RT ,峰谷水压:0Kpa,卸压速度:0~40s 升、卸水压交变循环:0~10 次 1.3.4.2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中冷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300?1100?100mm 中冷器最大重量:

 120kg/件 温控精度:?2℃ 动压精度:?15KPa

 1.3.5 高温热冲击试验台 1.3.5.1 试验工艺:

 高温送风:温度:233℃,流量:0.015M 3 /1.25min,时间:1.25min 低温送风:温度:室温 RT,流量:0.015M 3 /1.25min,时间:1.25min 高、低温送风循环:

 N 次 泄漏检测:返回脉冲及压力综合试验台进行泄漏检测 1.3.5.2 技术指标:

 中冷器尺寸范围:1300?1100?100mm 中冷器最大重量:120kg/件 温控精度:

 ?2℃

 1.3.6 内部腐蚀试验台 1.3.6.1 试验工艺:

 常温静态内部腐蚀:水温:室温 RT,水压:500Kpa,管芯流速:0 L/min

 时间:72 hr 高温动态内部腐蚀:水温:120℃,水压:500Kpa,管芯流速:200 L/min

 时间:18 hr 高温静态内部腐蚀:水温:120℃,水压:500Kpa,管芯流速:0 L/min

 时间:6 hr 1.3.6.2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中冷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300?1100?100mm 中冷器最大重量:120 kg/件

 温控精度:?2.8℃ 静压精度:?5Kpa 动压精度:?20KPa

 1.3.7 机械扭转振动试验台 1.3.8 试验工艺:

 偏心冲击频率:6Hz 偏心冲击振幅:?3mm 开始,由小到大,每振动 2 万次即增?2mm,累计 12 万次,最大振幅为?13mm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振幅精度:?1.5mm

 1.3.9 冷环境耐久试验台 1.3.9.1 试验工艺:

 静态保压冷冻:环境温降至-40℃,水压 138KPa,流量 0 L/min,保压 16 hr 静态升水温:环境温度-40℃,加热水温至 100℃,升温速度≤1 hr 动态压注高温水:进口水温 100℃,水压 138KPa,流量 1.6 L/sec,时间 6 hr,环境温度回升至-29.8℃左右 静态保压冷却:环境温度降至-40℃,降温时间≥1 hr,水压 138KPa,流量 0 L/sec 1.3.9.2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中冷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300?1100?100mm 中冷器最大重量:120 kg/件 温控精度:±2℃ 静压精度:±5KPa 动压精度:±20KPa

 1.3.10 脉冲及压力综合试验台 1.3.10.1 试验工艺:

 真空度试验:真空度 94KPa,保压 60 sec 高温脉动动水压试验:温度 125.4℃,压力 0~140KPa,频率 2 r/min,100000 r 高温高频脉动动水压试验:温度 125.4℃,压力 0~145KPa,频率 1.25 r/min,N r 低温气压试验:温度-40℃,压力 138KPa,时间 8 hr/次 脉动静水压试验:压力 0~221KPa,压力≤3 sec,保压 10 sec,卸压≤3 sec,循环 50 次 最大静水压试验:压力 500KPa,升压速度 2KPa/sec, 保压 30 sec 泄漏试验:压力 124KPa,保压 30 sec,泄漏量≥4 ml/min 为不合格 1.3.10.2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中冷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300?1100?100mm 中冷器最大重量:120 kg/件 温控精度:±2℃

 静压精度:±5KPa 动压精度:±20KPa 泄漏精度:±0.2 ml/min

 1.3.11 激振试验台 1.3.11.1 试验工艺:

 激振头分布:累计五个激振头,1~4#激振头在四个车轮处上下振动,纵向头距 6500mm,横向头距2500mm。5#激振头在车头中轴线处纵向水平振动。

 高温压力气流试验:激振试验同时对工件进行高温压力气流试验,进口气体温度 128℃,欺压 555~624KPa,气流量 2M 3 /min 激振试验:最大振幅 60~70mm,各激振头频率及振幅依据预先设计模拟路况程序由计算机分别控制,时间 48~72 hr 1.3.11.2 技术指标:

 散热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000?1000?200mm 散热器最大重量:100kg/件 中冷器尺寸范围:300?300?50mm 至 1300?1100?100mm 中冷器最大重量:120 kg/件 温控精度:±2℃ 动压精度:±20KPa 振幅精度:±1.5mm

 1.3.12 盐雾腐蚀试验机 1.3.12.1 试验工艺:

 本机有连续喷雾和周期喷雾两种模式任选 本机含有定时功效,达成要求时间后自动停止喷雾 本机有手动调整喷雾量功效 1.3.12.2 技术指标:

 工作室尺寸:840╳1000╳490(深╳宽╳高) 温度范围:室温~+55℃ 温度波动度:≤±0.5℃ 温度均匀度:≤±2℃ 盐雾沉积量:1~2ml/80cm 2 h

 1.4 试验室设备清单 资产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安装日期 启用日期 制造厂家 570-001 中冷器、散热器热流量测试台(简称风洞试验台)

 20XX.8 20XX.11.10 美国泰思科企业 588-001 加水盖、水塞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71-001 爆破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2-001 高温热冲击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4-001 内部腐蚀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7-001 机械扭转振动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3-001 热循环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5-001 冷环境耐久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1-001 脉冲及压力综合试验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6-001 五维激振试验机

 20XX.10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584-002 盐雾腐蚀试验机

 20XX.10.30 20XX.11.2 江苏苏嘉试验机厂

  2.0 引用标准

 按以下标准和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a)

 ISO/IEC 导则 25-1990《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通用要求》 b)

 GP-10《供给商试验室评定和认证程序》 c)

 QS9000《质量体系要求》

 3.0 目标说明

 3.1 制订试验室手册是为了确保和制订方针和检定、测试、培训等程序实施一致性。

 4.0 术语

 4.1 本试验室手册采取 ISO9000:20XX《质量管理体系 — 基础和术语》中术语。

 4.2 试验室:南宁八菱科技股份试验室

 1.0

 试验室手册管理

 1.0 试验室手册制订 试验室手册由试验室主任编写,总工程师审核,企业总经理同意后实施。

 2.0 试验室手册编号要求 见《文件控制程序》中 5.1.2 要求。

 3.0 试验室手册控制和发放 3.1 试验室手册分为受控版本和非受控版本,受控版本状态盖“受控”章,非受控版本不加盖印章。

 3.2 经企业总经理同意生效受控版本,由质检科盖“受控”章后发放给其它相关人员,这些人员负责手册落实实施责任。

 3.3 非受控版本提供给用户、顾问企业等,她们不负有落实实施试验室手册责任,试验室手册修改非受控版本不作追踪回收。

 4.0 试验室手册修改和再版 4.1 试验室手册应进行定时(最少每十二个月一次)和不定时评审,当企业规模扩大、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发生改变造成试验室改变和发觉试验室手册本身存在问题时,可进行修改。

 4.2 试验室手册修改由提出人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经企业总经理同意后实施修改。

 4.3 修改后页次,按新文件给予发放,换回旧文件并作好统计。

 4.4 修改或换版后内容,要记入本手册《版本修改历史统计》内。

 5.0 其它

 5.1 试验室手册任何人不得私自复印或外流。

 5.2 转岗或离职必需到试验室办理移交或退回手续。

  2.0

 试验室方针和目标

 1.1 试验室方针 本试验室方针是:

 为生产、用户提供立即、正确有效测量数据。

 公正性申明:

 本试验室校准及检测结果本着公正、客观、独立标准,不受外界影响,不屈从各方面压力,不迁就任何人需要,确保真实、有效。

  2.1 试验室目标 1、 在本试验室进行全部测试结果正确性达 100%; 2、 在试验室开展测试设备校准正确性达 100%

 总经理:

 日

 期:

  3.0 组织机构和岗位资格及职责 3.1 组织机构 为实现本试验室所制订试验室方针,建立和之相适应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确保本试验室各项工作有效性。

 3.2 试验室组织机构图

  3.3 试验室岗位资格、职责及权限:

 3.2.1 试验室主任:

 岗位名称 试验室主任 岗位编号

 所在部门 试验室 岗位定员 1 人 直接上级 总工程师 所辖人员 4 人 直接下级 主任试验师 制订日期

 工作协作关系 内部沟通关系 总工程师,企业各部门 外部沟通关系 用户、研究所、设计院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大学本科以上,中级职称以上 专业 机械、电气、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培训经历 受过生产作业管理、设备维护、产品知识等方面培训 工作经验 5 年以上汽车行业工作经验,2 年以上设备管理工作经验,主持过产品试验项目

 知识水平 精通技术开发知识,熟悉汽车行业专业知识,了解设备管理和试验管理及对应法律知识 技能技巧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种开发软件,含有基础网络知识和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熟悉企业工序、工艺步骤设计及工作原理,能够组织领导产品试验项目 能力和素质 含有较强领导能力、影响力、判定和决议能力、人际和沟通能力、计划和实施能力;含有老实、正直、遵纪遵法素质,有较强责任心,学习能力强。

 总工程师 试验室主任 主任试验师 主管试验师 试验员 设备维护员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办公室 使用工具/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 工作时间 正常工作时间,偶然加班 职责和工作任务:

 1. 帮助总工程师和相关部门完成国家级试验室申报和筹建工作。

 2. 帮助相关部门开展企业新产品及技术装备试验工作,参与制订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计划 3. 负责按企业要求起草本部门年度试验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安排、协调、指导、审批、评价本部门职员作业施工计划、方案、过程及结果,以完成企业下达工作任务,并立即了解、监督和汇报实施情况 4. 参与企业重大质量事故分析,负责企业现有试验装备配置、技术改造和完善,并立即处理、处理试验中出现较重大装备事故和试验技术难题 5. 负责配合企业全方面质量管理,组织制订和完善本部门科研管理工作制度、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并监督、控制部门技术试验过程,使之符合 ISO/TS16949 质量管理规范 6. 负责组织本部门职员研究和了解中国外技术动态,提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提议 7. 负责本部门职员队伍建设,选拔、配置、培训和评价 8. 负责控制本部门工作预算,降低试验研发成本 9. 负责做好本部门技术图纸、技术资料归档工作,合理、充足利用技术资料 10. 负责完成上级安排其它工作任务 职权范围:

 1. 企业试验方案提议权 2. 对直接下级人员调配、奖惩提议权和任免提名权 3. 对所属下级工作监督、检验权和对下级工作争议裁决权 4. 对所属下级业务水平和业绩有考评评价权 5. 对结果输出审批权 工作考评指标:

 1. 项目试验关键技术指标真实性(99%)

 2. 项目试验周期计划按时完成率(100%)

 3. 项目试验成本预算控制率(≤120%)

 4. 项目试验重大责任失误率(≤2 次)(注:造成 10 天以上严重延期或 5000 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为重大责任失误)

 5. 技术文件完整性和规范性(≥95%)

 2 3.2.2 主任试验师:

 岗位名称 主任试验师 岗位编号

 所在部门 试验室 岗位定员 1 人 直接上级 试验室主任 所辖人员 3 人 直接下级 主管试验师、试验员、设备维护员 制订日期

 工作协作关系 内部沟通关系 总工程师、试验室主任、企业各部门

 外部沟通关系 用户、研究所、设计院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大学本科以上,

 专业 机械设计、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培训经历 受过生产作业管理、设备维护、产品知识等方面培训 工作经验 3 年以上汽车行业工作经验,2 年以上设备管理工作经验

 知识水平 精通技术开发知识,熟悉汽车行业专业知识,熟悉设备管理和试验管理及对应法律知识 技能技巧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种开发软件,含有基础网络知识和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熟悉企业工序、工艺步骤设计及工作原理,能够组织领导产品试验项目 能力和素质 含有较强领导能力、影响力、判定和决议能力、人际和沟通能力、计划和实施能力;含有老实、正直、遵纪遵法素质,有较强责任心,学习能力强。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办公室、试验室 使用工具/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 工作时间 正常工作时间,偶然加班 职责和工作任 务:

 1. 组织制订试验作业任务工作计划,试验技术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审批 2. 负责对试验作业任务结果进行技术评审和考评 3. 监督本部门试验实施情况,并向上级汇报 4. 独立完成试验项目标施工 5. 处理试验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 6. 负责和用户进行沟通和联络,立即了解用户对试验要求,并进行对应设计和改善 7. 负责组织部门人员研究和了解中国外技术动态,提出试验开发提议 8. 配合企业全方面质量管理工作,参与制订和完善部门科研管理制度、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 9. 负责按质量体系要求进行产品开发试验,组织编制和试验过程相关质量程序文件 10. 负责完成领导安排其它工作任务 职权范围:

 1. 企业试验方案提议权 2. 对直接下级人员调配、奖惩提议权和任免提名权 3. 对所属下级技术工作监督、检验权和对下级技术工作争议裁决权 4. 对所属下级业务水平和业绩有考评评价权 工作考评指标:

 1. 试验任务完成情况 2. 技术文件完整性和规范性 3 3.2.3 主管试验师:

 岗位名称 主管试验师 岗位编号

 所在部门 试验室 岗位定员 1 人

 直接上级 主任试验师 所辖人员 2 人 直接下级 试验员、设备维护员 制订日期

 工作协作关系 内部沟通关系 总工程师,试验室主任,主任试验师,企业各部门 外部沟通关系 用户、研究所、设计院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大学本科以上 专业 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或相关专业 培训经历 受过生产作业管理、设备维护、产品知识等方面培训 工作经验 2 年以上汽车行业工作经验,1 年以上设备管理工作经验,

 知识水平 精通技术开发知识,熟悉汽车行业专业知识,了解设备管理和试验管理及对应法律知识 技能技巧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种开发软件,含有基础网络知识和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熟悉企业工序、工艺步骤设计及工作原理

 能力和素质 含有较强领导能力、影响力、判定和决议能力、人际和沟通能力、计划和实施能力;含有老实、正直、遵纪遵法素质,有较强责任心,学习能力强。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办公室、试验室 使用工具/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 工作时间 正常工作时间,偶然加班 职责和工作任务:

 1. 负责搜集和试验项目相关技术信息,主动关注试验发展动态,积累研发素材 2. 参与制订试验作业任务工作计划及试验技术方案 3. 负责做好主管试验项目技术图纸、技术资料归档工作,合理、充足利用技术资料 4. 独立完成本专业试验项目标施工 5. 处理试验过程中较重大技术问题 6. 负责研究中国外技术动态,提出试验开发提议 7. 配合企业全方面质量管理工作,帮助制订和完善部门科研管理制度、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 8. 按质量体系要求进行产品开发试验,参与编制和产品开发过程相关质量程序文件 9. 负责完成领导安排其它工作任务 职权范围:

 5. 企业试验方案提议权 6. 对直接下级人员调配、奖惩提议权和任免提名权 7. 对所属下级工作监督、检验权和对下级工作争议裁决权 8. 对所属下级业务水平和业绩有考评评价权 工作考评指标:

 3. 试验任务完成情况 4. 技术文件完整性和规范性 4 3.2.4 试验员

 岗位名称 试验员 岗位编号

 所在部门 试验室 岗位定员 1 人 直接上级 主管试验师 所辖人员 0 人 直接下级 无 制订日期

 工作协作关系 内部沟通关系 总工程师,试验室主任,主任试验师,主管试验师,企业各部门 外部沟通关系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大专以上 专业 机械设计或相关专业 培训经历 受过生产作业管理、设备维护、产品知识等方面培训 工作经验 1 年以上制造型企业工作经验 知识水平 精通技术开发知识,熟悉汽车行业专业知识,了解设备管理和试验管理及对应法律知识 技能技巧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种开发软件,含有基础网络知识和一定英语应用能力,了解企业工序、工艺步骤设计及工作原理 能力和素质 含有较强领导能力、影响力、判定和决议能力、人际和沟通能力、计划和实施能力;含有老实、正直、遵纪遵法素质,有较强责任心,学习能力强。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办公室、试验室 使用工具/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 工作时间 正常工作时间,偶然加班 职责和工作任务:

 1. 帮助领导完成试验项目标施工 2. 按既定试验计划和试验方案进行具体施工操作 3. 帮助做好本部门技术图纸、技术资料归档工作,合理、充足利用技术资料 4. 处理试验过程中通常技术问题 5. 帮助编制和试验过程相关质量程序文件 6. 负责完成领导安排其它工作任务 职权范围:

 9. 企业试验方案提议权 工作考评指标:

 5. 试验任务完成情况 5 3.2.5 设备维护员:

 岗位名称 设备维护员 岗位编号

 所在部门 试验室 岗位定员 1 人 直接上级 主管试验师 所辖人员 0 人 直接下级 无 制订日期

 工作协作关系 内部沟通关系 总工程师,试验室主任,主任试验师,主管试验师,企业各部门 外部沟通关系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大专以上 专业 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或相关专业 培训经历 受过生产作业管理、设备维护、产品知识等方面培训 工作经验 1 年以上制造型企业工作经验 知识水平 精通技术开发知识,熟悉汽车行业专业知识,了解设备管理和试验管理及对应法律知识 技能技巧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种开发软件,含有基础网络知识和一定英语应用能力,了解企业工序、工艺步骤设计及工作原理 能力和素质 含有较强领导能力、影响力、判定和决议能力、人际和沟通能力、计划和实施能力;含有老实、正直、遵纪遵法素质,有较强责任心,学习能力强。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试验室、办公室 使用工具/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 工作时间 正常工作时间,偶然加班 职责和工作任务:

 11. 立即、高效地诊疗和处理试验设备故障,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并作到预防为主 12. 对设备进行日常、定时维护、保养 13. 处理试验设备通常操作问题 14. 负责完成领导安排其它工作任务 职权范围:

 工作考评指标:

 6. 试验任务完成情况

 4.0

  试验室管理体系

 4.1

  组织和管理 4.1.1 试验室主任全方面负责技术工作和试验质量体系建立和实施,并直接和总工和总经理联络以协调处理技术、试验室方针和资源方面决议。

 4.1.2 试验室应有固定工作人员,试验室各项工作应由含有对应资格人员担任。

 4.1.3 试验室内审工作应由熟悉校准、检测方法及程序及知道结果评审高级计量工程师来实施。

 4.1.4 对试验室各工作人员应要求其职责和权限(详见本手册 3.0 《组织机构和职责》)。

 4.1.5 总经理应提供试验室所需人员、物质和技术等资源,以维持试验室正常运行。

 4.1.6 合适时,应将试验室各项工作形成文件化程序,以规范试验管理。

 4.1.7 合适时,参与试验室之间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计划。

 4.1.8 试验室方针 4.1.8.1试验室方针是由总经理制订实施描述试验室质量宗旨和表现质量管理水平总质量方向。

 4.1.8.2试验室方针是参考试验室能力来制订,要求满足用户期望和需求而且合理可行。

 4.1.8.3制订控制方法,这包含对全体试验室职员宣传和教育,使试验室方针在试验室有效落实实施,如发觉偏离能得到立即纠正。

 4.1.8.4试验室方针在试验室评审中应进行评审,以考查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4.1.8.5试验室方针应在公布以后试验室职员全部能够了解。

 4.1.9 试验室目标 4.1.9.1总工程师会同试验室主任,结合试验室方针要求每十二个月制订一次试验室当年试验室目标。

 4.1.9.2在建立和评审试验室目标时,应考虑到法律和其它要求、试验室运行要求等。

 4.1.9.3已建立试验室目标由试验室主任负责定时评审其完成情况及必需时修改。

 4.2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4.2.1 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是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集合体,试验室相关全部些人员均应以建立质量体系为依据来实施试验室管理。

 质量体系文件应能覆盖试验室质量管理相关全部岗位及其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本试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分三个层次,至上而下依次为:

 a)试验室手册 b)程序文件 c)校准、检测规范、质量统计、表格 4.2.2 试验室审核 4.2.2.1 试验室应定时(每十二个月最少两次)对其工作进行审核,以检验其工作是否连续地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程序和方针要求。

 4.2.2.2 试验室内审由企业内审小组负责组织内审员进行,试验室负责协调内审工作。

 4.2.2.3 在内审过程中对于所发觉不符合项,应立即停止相关检测或校准活动直至不符合被纠正。同时应分析其原因,并采取合适纠正方法并落实相关人员实施直至方法有效消除不合格产生原因。

 4.2.2.4 详见《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4.2.3

 试验室评审 4.2.3.1 总经理应定时(每十二个月最少一次)对试验室质量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连续、适用和有效,并作必需修改和改善。

 4.2.3.2 详见《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2.3.3

 试验室除定时审核外,还应采取其它有效“校核方法”来确保检测和校准工作质量,试验室应对这些技术和“校核方法”有效性定时加以评审。

 4.3

 人员 4.3.1 试验室应配置足够数量人员,这些人员必需经过必需和其负担任务相适应教育、培训,并有对应技术知识和经验。

 4.3.2 试验室应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以确保其人员得到立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

 a) 国家、行业、企业标准; b) 计量、校准、质量方面国家法规和政策; c) 本试验室管理体系文件; d) 专业技术和技能。

 4.3.3 培训应针对试验室全部些人员进行,以实现交叉培训目标。

 4.3.4 对于新上岗人员应受到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

 4.3.5 对于有制订新检测或校准方法,和在购置新设备时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合适培训以使其能正确利用新检测或校准方法和能使用新设备。

 4.3.6 应对全部岗位人员进行交叉培训,以使当发生休假、生病、人员变动时,质量体系能正常运行。

 4.3.7 培训方法能够灵活多样,如:教授讲课、培训班、实践等等,目标为使人员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培训后应对受训人员进行考评以确保培训有效性。

 4.3.8 试验室应保留其技术人员相关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技术业绩档案。

 4.3.9 试验室人员任职资格必需满足岗位资格要求,对于不符合任职要求应进行培训或采取其它方法以达成该要求。

 4.4

 设施、环境和内务管理 4.4.1 试验室设施、工作区域、能源、照明、采光、通风等应便于校准和检测工作正常运行。

 4.4.2 校准和检测所处环境不应影响校准和检测结果有效性或对其所要求测量正确性产生不利影响,本试验室环境质量要求以下:

 a) 试验室窗户、工作台、检测和校准设备要保持清洁以防灰尘影响校准和测试数据正确性; b) 试验室周围无振动,以免影响校准和测试设备精度; c) 试验室使用电源、电压要稳定,以免影响校准和测试结果; d) 试验室不受电磁场和放射性干扰; e) 校准试验室应配置空调以调整试验室温湿度。

 4.4.3 本试验室各区域间活动经确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各区域进入无特殊限制。

 4.4.4 合适时,试验室配置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视、控制和统计设施以对试验室环境进行监视和控制,对于环境监测设备也应进行校准;本试验室对环境监测和统计要求以下:

 a) 校准和检测人员天天在工作前和工作结束后应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清扫; b) 检测人员对于清洁卫生和环境条件全部进行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 c) 校准人员应在工作前监视温湿度条件,并开启空调进行调整到适宜条件后方可进行校准工作; d) 校准人员应在仪器校准统计中统计其在校准工作期间温湿度条件。

 e) 试验室应定时对试验室环境条件按 4.4.2 要求进行确定,以确保试验和校准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对环境确定情况应统计于《试验室环境确定表》上。

 4.4.5 内务管理 4.4.5.1 试验室人员每七天应对试验室及其周围区域进行卫生整齐。

 4.4.5.2 对于文件、原始统计、检测汇报、校准证书和检测、校准设备相关资料应定时进行整理,并统一交由专员进行保管。

 4.4.5.3 试验室物品保留、搬运及处理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 对于通常待检物品,搬运时以不损伤待检物品为主,必需时可借用多种辅助搬运器材; b) 若为化学药品,且为有毒性、腐蚀性等物品,搬运时要注意各项安全保护,比如使用口罩、手套等。

 c) 若对象是检测或校准设备,其搬运要求详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d) 对于试验室物品保留应注意采取使用性能不受损坏方法,对于有毒物品,应放在安全地方,实施双锁保管制度。

 4.4.5.4 试验室废弃物品应进行妥善处理,如为化学液体应进行搜集后统一处理,对于有毒物质处理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若委外处理应确保供方有相关资质。

 4.4.5.5 试验室物品领用应符合企业内物品领用制度。

 4.4.5.6 详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4.4.5.7 在试验室操作中应注意仪器、设备和人员安全,做到安全使用,对于出现事故应按对应方法进行妥善处理,详见《试验室安全操作细则》。

 4.5

 设备和标准物质 4.5.1 试验室应配置正确进行校准和检测所需全部设备(包含标准物质)。设备校准由试验室负责。

 4.5.2 应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编制每台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试验室负责仪表仪器使用操作规程编写,设备科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测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编写。

 4.5.3 设备使用人员负责进行设备清洁和保养,清洁和保养应天天使用完成后进行,并对保养情况进行合适统计。

 4.5.4 试验室负责定时检验设备运行保养情况和检验保养统计。

 4.5.5 应保留对校准和检测有意义全部标准物质和每一台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应包含:

 a) 设备名称; b) 制造商名称、型号、序号或其它唯一性标识; c) 安装日期和启用日期; d) 现在放置地点(假如适用); e) 接收时状态; f) 校准和/或检定日期和结果和下次校准和/或检定日期,包含校准周期; g) 至今所进行维护和以后维护计划细节; h) 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历史。

 4.5.6 每一台设备(包含标准物质)应有显著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合格标识中应包含校准日期和/或到期日期(或使用期):

 a) 合格证(绿色)——表示经校准合格者; b) 准用证(黄色)——表示一些功效已丧失,但检测所用功效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c) 停用证(红色)——表示校准不合格者。

 4.5.7 对于新购置设备或检定过期设备必需标明“未检定”。

 4.5.8 全部设备使用前必需经过校准,如发觉未校准设备或该设备检定数据丢失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上显著标识,上报质检科经理,补办或重新进行校准,可行时,应对该设备进行隔离直至其校准完成并合格。对于该设备以前测试结果全部作废,需全部重新进行检测。

 4.5.9 当发觉有设备在使用中出现不稳定性过大时,必需停用,并上报质检科经理,经修理后校准合格才能使用,可行时,应对该设备进行隔离直至其校准完成并合格。对于该设备以前测试结果全部作废,需全部重新进行检测。

 4.5.10 详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4.6

 量值溯源和校准

 4.6.1 试验室负责按各设备校准周期制订《年度检定计划》,《年度检定计划》应包含对企业内检测设备校准计划和计量基准设备送外检定计划两个部份。

 4.6.2 试验室负责按《年度检定计划》进行设备送检和企业内校准。

 4.6.3 试验室测量应可溯源到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基准设备检定应由能溯源到国家或国际基准机构来完成,该机构必需经过 CNACL201-99《试验室认可准则》或国家试验室认可委认可。

 4.6.4 对于无国家或国际基准设备,其校准依据应形成文件。

 4.6.5 对于无授权单位能够检定,能够由原来设备制造单位校准或其认可检定单位进行校准。

 4.6.6 适用时,设备在两次校准和/或检定之间应进行运行检验,并做好统计。

 4.7

 校准和检测方法

 4.7.1 必需时试验室应建立文件以指导检测、校准工作及设备操作。

 4.7.2 校准工作由试验室负责,检测工作由试验检测人员完成。

 4.7.3 设备企业内校准应对每类设备制订《设备校准规范》。

 4.7.4 《设备校准规范》应说明校准方法、校准点抽样准则、设备合格条件。

 4.7.5 对于原材料检测应针对每类原材料制订《原材料检验规范》。

 4.7.6 《原材料检验规范》应说明检测方法、抽样要求、合格标准及放行准则。

 4.7.7 详见《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4.7.8 成品检测按相关规范和国家标准和/或用户要求进行。

 4.7.9 详见《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4.7.10 多种在线产品测量应制订对应检测规范,以要求检测方法、抽样要求、合格标准及放行准则。

 4.7.11 详见《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和附录《试验室产品检测步骤图》。

 4.7.12 检测和校准方法应使用满足用户要求且适合于所进行试验和/或校准方法,包含抽样方法;在可能时应尽可能选择国家或国际标准中已经公布或由权威机构或相关科技文件或杂志上发表方法,如需要使用非标准方法时必需取得用户同意,并形成有效文件。

 4.7.13 全部检测和校准方法应形成文件,在文件同意前应对这些检测和校准方法进行验证和确定,以确保本试验室有能力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及这些方法对本试验室是充足和适宜。

 4.7.14 在对检测和校准方法进行验证时,对于部分形成数据验证活动应采取合适统计技术进行分析确定,以确保验证可信性。

 4.7.15 全部文件须经过相关授权人员同意后方可生效使用。文件编号、标识、同意和发放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以确保测试人员可取得测试程序。

 4.7.16 相关检测产品标识按《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进行。

 4.7.17 对于检测中发觉不合格品应制订并实施《不合格控制程序》,质检科进行跟踪,以对不合格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加以识别、统计、评价、隔离和处理等有效控制,预防不合格品继续投入使用,杜绝不合格产品交付。对在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才发觉不合格,也应针对不合格所造成后果采取合适方法。对不合格评审和处理应通知质检科和生产单位等相关部门,并对相关统计给予保留。

 4.7.18 检测过程中出现边缘数据,应反复检测三次,以确保数据正确。

 4.7.19 假如在检测后发觉测试数据有错,应对其造成影响进行评价,并进行重新抽样测试,对受影响产品或测试数据应采取必需方法。

 4.8

 样品管理

 4.8.1 试验室应建立《试验室样品和校准设备控制程序》以要求对试验样品和/或校准仪器接收、标识、搬运、防护和保留或处理,包含全部保护设备仪器完整性所必需要求。

 4.8.2 试验室应建立对拟校准或检测样品唯一性标识,以确保在任何时候对样品识别不发生混淆。

 4.8.3 对于送校设备采取设备上标识来识别各设备。

 4.8.4 试验室对于样品和设备仪器应在接收前进行检验,对于送样样品,试验室应要求送样单位做好对应标识后方可接收,对于试验室自行抽样样品,抽样人应对样品做好标识,以免混淆。

 4.8.5 样品标识应和抽样本体保持一致,并注明抽样日期,以实现可追溯性。

 4.8.6 试验样品及送校设备搬运和保护方法应能保护其不受损坏,详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4.8.7 测试用样品在测试期间应注意妥善保留,测量用样品应留存至检测结束检测结果经同意后方可返回生产线。

 4.8.8 对于送校设备在校准后返还送校单位。

 4.9

 统计

 4.9.1 统计填写要求真实、清楚且应有责任人签署,全部统计将按要求进行搜集、编目、归档。

 4.9.2 统计应保留在适宜环境和地方,以预防在保留期受损或丢失。

 4.9.3 到期统计处理须经授权人同意。

 4.9.4 每次校准和检测统计应包含足够信息以确保其能够再现。

 4.9.5 原始统计和数据处理要求:

 a) 统计人员应认真、按时统计,不准随意更改、删减、损坏或遗失,更不许可私自拼凑数据,统计填写应字迹工整清楚,数据明确无误;

 b) 检测数据应填入原始统计中,检测人员应对原始数据负责; c) 检测数据有效数字其位数差和检测系统正确度相符; d) 同一参数检测次数大于 2 次,必需时可采取合适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见各检测规程;如标准或用户有明确要求,则按要求进行处理;如未进行要求则用算术平均值处理。

 e) 数据数学处理采取四舍六入五双留规则。

 4.9.6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在线测试原始统计(包含计算和导出数据)、检测汇报由质检科负责保留,保留期限为三年。

 4.9.7 设备校准校准原始统计、校准汇报和送外检定检定证书由试验室责任人负责保留,保留期限按《文件控制程序》实施。

 4.9.8 人员培训相关统计保留于企业办,保留至人员离职为止。

 4.9.9 有相关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保留于试验室,保留至设备报废为止。

 4.9.10 各类统计中应包含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校准或检测人员署名或签章。

 4.9.11 试验室有义务对于统计情况为用户保密。

 4.10

  证书和汇报

 4.10.1 校准和检测结果应按校准或检测方法中要求,正确、清楚、明确、客观地在汇报和/或证书中表述,汇报和/或证书还应包含为说明校准或检测结果所必需多种信息和校准或检测方法所要求全部信息。

 4.10.2 每份证书或汇报中最少应包含以下信息:

 a) 标题,比如:“检验汇报”; b) 试验室名称和地址,进行校准或检测地点(假如和试验室地址不一样话); c) 证书或汇报唯一性标识(如序号或编写)和每页及总页数标识; d) 委托方名称和地址(假如适用);

 e) 被校准或检测样品说明和明确标识; f) 校准或检测样品进行校准或检测日期(假如适用); g) 对所采取校准或检测方法标识,或对所采取任何非标准方法明确说明; h) 对校准或检测方法任何偏离、增加或降低和其它任何和特定校准或检测相关信息,如环境条件; i) 测量、检验和导出结果,和任何经证实失效; j) 对估算校准或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说明(假如适用); k) 对证书或汇报内容负责人员签字,和签发日期; 4.10.3 假如证书或汇报中有分包者所进行校准或检测结果时,应能清楚区分出来。

 4.10.4 因为任何原因造成对证书、汇报和其修正件有效性发生疑问时,试验室应立即书面通知相关部门及用户。

 4.11

  校准或检测分包

 4.11.1 当试验室将部分校准或检测任务分包时,接收分包试验室一定要符合 ISO/IEC 导则 25 或CNACL201-99《试验室认可准则》;试验室应能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份包任务,分包方并能满足相同能力要求。

 4.11.2 试验室应统计和保留调查分包方能力及符合性具体资料,并保留一份相关全部分包事项统计。

 4.12

  外部帮助和供给

 4.12.1 试验室应其质量确保能力对外部帮助和供给单位进行评价和选择,要选择有充足质量确保外部服务和供给品。

 4.12.2 试验室应保留外部帮助和供给单位情况统计。

 4.13

  埋怨

 4.13.1 营销部负责对用户埋怨接收及处理用户反馈意见,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纠正和预防方法制订,责任部门负责纠正和预防方法实施,质检科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方法结果验证,技术部对纠正和预防方法进行归口管理,并保留纠正和预防方法统计。

 4.13.2 对于用户产品方面埋怨,比如生产件退货,应对不合格产品和用户协调进行处理,制订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方法 ,同时向用户反馈,详见《纠正方法控制程序》和《预防方法控制程序》。

 4.13.3 当埋怨或其它任何事项是对试验室是否符合其方针或程序,或是否符合 ISO/IEC 导则 25 或CNACL201-99《试验室认可准则》要求,或是对其它相关试验室校准或检测质量提出疑问时,或是 GP-3 不经过,则试验室应确保按本手册 4.2.2

 试验室审核要求立即对这些范围工作和相关职责进行审核。

 4.14

  标准资料室

 4.14.1 试验室负责归口管理和校准和检测相关多种文件和资料,包含外来文件和资料。

 4.14.2 文件(包含外来文件)分发应进行登记管理,详见《文件控制程序》,在发放新文件同时应对过期作废文件进行回收和销毁。

 4.14.3 技术部负责和中国家标准准化办公室挂钩,使最新标准能立即送到质检科和试验室,对于作废标准必需封存归档。

 4.14.4 如发觉文件和资料遗失,必需向所在部门经理汇报,并申请补领这些资料。

 5.0

 附录

 5.1

 程序文件清单 序号

  文件名称 1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 文件控制程序 3 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4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5 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8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9 纠正方法控制程序 10 预防方法控制程序 11 搬运、储存、交付、包装、防护控制程序 12 内部审核程序 13 试验室样品和校准设备控制程序 14 试验室安全操作细则

 5.2

 原材料检验规范清单

  序 序 号 名 名

 称 编 编

  号 1 散热器散热片用纯铜带、黄铜带 GB/T2061-1989 2 拉制黄铜管 GB1529-79 3 挤制黄铜管 GB1530-79 4 铜及铜合金散热扁管 GB8891-88 5 水箱主片和水室用黄铜板和带 GB/T2532-89 6 弹簧钢热轧薄钢板 GB3279-89

 7 深冲压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GB5213-85 8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 GB5065-85 9 冷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许可偏差 GB708-88 10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扎薄钢板和钢带 GB710-91 11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扎薄钢板和钢带 GB13237-91 12 汽车制造用优质碳素结构热轧厚钢板 GB3275-82 13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QC/T15-1992 14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040-92 15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9342-88 16 汽车内饰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QC/T236-1997 17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征 GB 8410-1994

 5.3

 外购件检验标准清单

  序 序 号 名 名

 称 编 编

  号 1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进水口、出水口、加水口及盖 JB/T2292-1978 2 汽车燃油箱用型盖、加注口及连接尺寸 JB1006-84 3 60°圆锥管螺纹 GB/T12716-91 4 焊接四角螺母 ZBT31005-87 5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3092.1-82 6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 QC/T518-1999 7 双钢丝环箍 Q672 8 汽车零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通常标准 QC/T226-1999 9 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QC/T267-1999 10 冷冲压加工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Q/BL3701-1999 11 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QC/T268-1999 12 汽车零件热处理硬度规...

相关热词搜索:试验室 手册 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