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如何读散文篇一:如何进行散文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散文诗阅读教学
柳伍飞
散文诗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灵活的文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它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七~九年级则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些要求告诉我们:在散文诗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如此,才能使其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
从本质而言,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多向的对话过程,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阅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鉴于此,在散文诗阅读教学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读”。教师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文本,在读中挖掘作者运用语言的褒贬色彩,品味语言的格调、情调,
揣摩语言的内涵、内蕴,联想语言的文外之意,想像语言的空白形象,从语言中吸取营养,以提高语言的鉴赏力。而且,还要学会“披文入情”,善于从作者寄情的事物中捕捉诗意,以求与作者的思维碰撞,心灵交汇和感情沟通。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感悟,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化、升华。可见,散文阅读教学不同于其他文体。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针对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教学。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在实际的散文诗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是以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零乱肢解,架空分析,剥夺了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的机会,使充满人文情趣的散文诗教学索然寡味。学生的感受都是教师的感受,更可悲者是教材编写者的感受。能力来自于实践,感情来自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就一些教师的做法看,不用说学生难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恐怕连基本的读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难培养。这不能不说是对现代文化的糟蹋,不能不说是散文教学的失败。
为此,我们在实际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地研究,将操作过程概括为“读——感——品——悟”四个环节。
“读”。读又可分为朗读、略读、速读等,此处专说朗读。其实,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认识文本的过程;朗读也是品味感受的过程;朗读还是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语文新课标要求“反复朗读”,就是因为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是一种能力。
1.要读得正确、流畅。这是朗读文本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要训练学生面对生疏文本就能准确把握语音、语流顺畅的阅读能力。
2.要读出韵味。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在内在的神韵上、意境上,以及外在的结构组成上、语言形式上都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朗读,就要掌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能。仅仅依靠标准的普通话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
3.要读出情致。散文诗描绘的是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但重在冶情。面对这一感情物,学生就应带着感情去读,用声音传达出文本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平淡无味无情趣,能“感”的人,视文本为一个整体;会“感”的人,能及时筛选出有关信息,捕捉到重要信息点。
1.感知文本内容。这是整体阅读的一个方面,即首先要知道文本“写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能流利地复述出内容,能简练地概括出内容。同时,能准
确定位文本内容的重点所在。2.感受作者思路。思路是作者结构文章的思维程序。感受思路、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前提。其实,感受思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是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教会学生善于探寻作者的思维方向,达到与作者思维的契合。 “品”。这是揣摩、品味,是对重点内容的琢磨、感受、体验。
1.品味文本语言。散文诗属于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与生动性的特点。作者在行文时,往往会采用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采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颇具特色的句式。而这些语言一般除具有表层的具象外,常常还隐藏着深刻的含义,内在的意蕴。学生在阅读中就要抓住重要的语段和关键的词句,把握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意义,品析其巧处,体会其妙处,从而达到“悟意审美”的目的。
2.品悟作者感情。散文诗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侧重引导学生以审美的视觉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品悟、感受文本的情感美。同时,这反过来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情解文”之目的。
“悟”。悟即领悟、觉悟。这是在对文本内容理解之上的阅读联系、阅读发现,更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形式。
1.悟人生。“文以载道。”学生在阅读中要认真学“文”,把握“文”的意义、内涵;同时,还要从字里行间发掘出更深的东西,悟道明理,并运用这些道理去思考人生。
2.悟社会。文本在反映作者思维、情感的同时,自然会折射出社会。学生要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跨越与社会的距离,间接认知古今中外的社会,贴近广远的世界,挖掘出文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悟自我。即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跨越“旧我”与“新我”的距离。具体来说,就是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得以改变,思想感情得以升华,方法技术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在本质上的提高,在价值上的飞跃,在能力上的练达。同时,还要学会将自我放进文本,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心灵沟通,确定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认识价值。
总之,上述“四环节”散文阅读教学方式,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了人文精神的弘扬,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是行之有效的。
如何读散文篇二:如何读好一篇文章
如何读好一篇文章
(一)怎样才算读懂一篇文章?
主要就是理解文章中字词的含义,读懂文章的每一句话;了解文章的叙述顺
序;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想想作者是
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阅读一篇文章的步骤
1通读全文,弄清自己不理解的字和词语,为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
2再读文章,理解重点词句。
3细读文章,弄清文章叙述顺序,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写?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5体会作者的思想是怎样表达的,并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三)具体方法指导
1怎样理解词语?
(1)查字典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2怎样理解句子?
(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3) 用缩句法理解。(把较长的句子删去枝叶,缩成简短的完整句子)
3常见的叙述顺序。
(1) 事情的发展顺序(如叙事的文章,常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
(2) 时间的先后顺序(留意文章中直接或间接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3) 地点方位的变换顺序
(4) 总分总
4怎样体会思想感情?
(1) 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尤其是文章中的抒情议
论部分)
(2)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阅读训练
抬起头来做人
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说加粗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如何读散文篇三:如何读懂一篇散文
如何读懂一篇散文?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是一种以作者自己经历见闻的情感为根源,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其中含有优美励志散文随笔,伤感散文,抒情散文,名家散文,爱情散文,哲理散文,散文随笔等散文。
其特点;
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4、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进入散文大全,进入散文世界,在这里,你既可以发现各种唯美经典的散文精选,亦可以发现抒发情感情怀的美文;
你能在这里感受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你也能在这里激发内在财富欲望,唤醒创作的热情。
让你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当喧嚣与躁动悄悄侵蚀我们内心的今天,让散文大全带给你一份宁静,帮助我们洗去心灵的浮尘,感受生命之美,寻觅人生的真谛。
散文大全致力于精心筛选经典、哲理、散文随笔、散文诗、抒情、情感等题材类优秀散文,只为高中小学生、散文文学爱好者提供优质的散文著作。
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阅读散文就要品味散文的语言,领会文章的神韵。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
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阅读时要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