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秋水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散文秋水篇一:秋水

第 1 页 共 4 页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第 2 页 共 4 页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散文秋水篇二:秋水

秋水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 学习对比的方法。

3、 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 背诵课文。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庄子钓于濮(pú)水 :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二、新课教与学

(一)走进作者

庄子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其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天道”指天道合一,强调人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为”是其在政治上的主张,即无为而治。他认为无君臣之别,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诸如大小、贵贱、生死、善恶、得失、荣辱等都是相对的。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一个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别,他就能享受绝对的自由。

《庄子》一书:

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例如朝三暮四、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二)走进文本 :

1、强调个别字的读音(泾、少)。

2、我们一起齐读,边读边思考下面7个问题:

①找出文中通假字

②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③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并理解。

④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⑤找出一词多义词语。

⑥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⑦理解这则寓言(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散文秋水)故事包含的道理。

词句归纳:(投影)

㈠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㈡古今异

义: 古 今

至于北海 到 了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 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脸脸的形状,相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㈢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 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 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 名词作动词, 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形容词作名词 美景。

㈣特殊句式: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 判断句(“闻道百”定语后置)

2、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例:忌不自信)

3、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是说的我啊) (例:何陋之有 李将军之谓也,高考已考)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固定句 不是?那就?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固定句 认为?是?

㈤一词多义

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 名词,海神名

2、以为莫若己者动词,比得上 闻:1、闻道百动词,听到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学识

之:1、泾流之大 代词,这样

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

3、仲尼之闻 助词,的 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 副词,才

2、始吾弗信 名词,开始 ㈥成语积累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阔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见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所讥笑。

(三)深入文本:齐读课文,思考:

全文可分为几层?明确分为二层:第一层(开篇到“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篇末)。

前后如何对比?(从认识、神情、结果分析)

前一自大 对 比 扬 抑 后一自叹

认识 “不变牛马” 黄河开阔 “不见水端” 北海壮阔

神情 “欣然自喜” 骄傲自满 “望洋兴汉” 自叹不如

结果 “美尽在已” 踌躇满志 “贻笑大方” 狂妄盲目

(四)拓展文本:

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

①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②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③知耻近乎勇;

④谦受益,满招损;

⑤人贵自知之明;

⑥自大原于无知;

⑦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

⑧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⑨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三、小结写作特点:

【分析】这篇文章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以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一个人的见识有限,只有经过比较,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会贻笑大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庄子散文的一些艺术特色,认识了庄子对人生思考的一个侧面。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同学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握机遇,超越自我,用我们的智慧、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1、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作对比。

四、、作业布置

(一)背诵全文

(二)以这篇文章为材料,任选一角度切题,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王金杯

散文秋水篇三:秋水

秋水

说秋水,谁是秋水,秋水多少女人心。

最先说秋水的,我的记忆最深刻的是庄子,《庄子》中记述了河伯与大海的故事,后人把《庄子》称作《南华经》,在外尊儒术,内用黄老的时代,一部《南华经》塑造了多少人的灵魂,内篇,外篇,杂篇,我读之也不甚理解,只能微言赞叹。

我却说何处的秋水呢?未曾涉过大川,没有看见过波涛,言语絮叨也只能是内心之向往,精神之归宿。秋水人们总会想到女人的情怀,凄冷而温存。庄子却说大年小年,大知小知,有人之老者彭祖,南海之灵龟,上古之大椿,春秋千岁,自然蔵经。人却是一岁春秋,百年生命,惶惶如流星划过苍穹,星辉灿烂,一瞬飞逝。庄子说过,孔子站在黄河上说,逝者如斯夫,计孔子一生,不过前551年至前479年不过古稀之岁。然逝者如斯,大川之水也滔滔灌海,而来多少逝者如斯。 日晷影藏,星辉交替,前人的足迹我们不小心也竟然踏在上面,前人的心情,我们不小心也想起来。而在我们的世界却是藏不下一根针的大海,所有的浪花都随意波澜,失去海的精神,我们的内心竟是空空如何?

我也只不过是一滴浪花而已,浮动奔流,却为什么消散,却为什么滋润生命的勃发?精神消逝的文明,我们又如何感觉我们的存在?野火飞花,生命竟再,苍茫原野,蝼蚁舍命,孟子之义却在更简单的生命群体中完美诠释。

社会之美,竟是人对于社会,还是,社会对于人,人对于社会是伦理

道德之义,社会对于人是人性人情之公平。

我生活在周之地,礼便是人对与社会之义,礼也是社会对于人之公平的法律行为。古籍中记载,周文王贤,以公鸡岭而分治,西周之地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间乐土,封神演义之中,西岐将军武吉无意杀人,画地为牢,席地痛苦,周文王见之问其故,武吉因为家中老母无人赡养而哭之感人。文王准其归家安顿老母再来量刑,后首姜尚点拨逃得文王占卜而侍老母。我小时候,家中父母叔伯农忙之时相互帮忙,乐而亲昵,渐渐年长,自立而生,自觉家中已不如往时之亲昵,社会对于人的生产的解放,人渐渐一人可以独做而生,血缘之亲也逐渐淡然。天伦之乐会随人之更加独立而消亡吗?社会之亲,人伦之情,百姓之宜,会随文明更进而越见一人之乐而孤独寂然吗?

或曰,我们忘了我们还有一个社会的快乐呢?

庄子与惠子从游川上,看见江底细石,清粼飘荡,游鱼追逐,嘻嘻陶陶,庄子欣然说:游鱼竞粼,从之而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知鱼儿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鱼儿的快乐呢?鱼水之欢,鱼水之情,溢于言表,此言历历入心,人又岂止不是一条鱼,社会又岂止不是一条河,鱼游而乐,河流而歌。人做而乐,水响天唱。

人在一个社会之中,沧海一粟,天浮一星而,然茫茫苍苍,若无四海厘粟,九天星辰,我们的社会又会是如何一副构造呢?人之乐,乐于心,自然乐,乐于人,心之乐,乐于自然。道家所言之,道法自然也。自然者血亲之天伦,维系人之情感的人文线条,道者,血亲伦理中人的行为规范。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也不能超越自然之限,以血亲

关系作为人类社会构造,人文主线,情感渊源的自然文明,永远承载者人类的发展。

然则情感泛滥,亲权社会,若无权衡,社会之治中关键点必然失去应有的活力,社会将陷入一人之情,转瞬呼应,万千人之情而强加于何人?

社会维治,当统一在一种伟大的思想之中,连接着社会中不同的人文生活,寻求最完美的结合,关乎万千人之心,心之所求,精神之需,人因为有更独特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强调主观精神的力量,才在物质社会中创造着一个茫茫宇宙中一个星球的文明。

精神的安宁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最美丽的阶段。我们创造着人生活所需的物,谓之价值,我们创造着人生活所需的精神,谓之永恒。

秋水,几千年没有尽头,我们的社会也将不是其终结。因为我们的心也在这个季节汇成百川,涌起浪涛,润泽物华。

相关热词搜索:秋水 散文 散文秋水长天郭广姝 秋水无痕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