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发行对A股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18-07-1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CDR规模可控,对市场流动性冲击有限
CDR作为一个新经济背景下的融资工具,落地初期必然会产生一个较为庞大的融资需求,而这种增量的融资需求短时间内很可能会分流一部分市场资金,也就是所谓的“抽血效应”,从而冲击现有市场的流动性,这也是目前不少投资人较为悲观的原因所在。然而,上述所说的这个融资需求的体量到底多大,又会对目前市场流动性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冲击,这都需要一个理性而客观的分析去加以判断。
首先,我们先要确定可能通过CDR回归A股的企业数量与融资规模。根据6月9日晚证监会发布的《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监管工作实施办法》中对试点企业规模与产业类型的规定,目前可以进行CDR试点的企业主要为两大类:
1、已经在境外上市且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红筹股与中概股。
2、尚未在境外上市但营收不低于30亿元、市值不低于200亿元或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符合第一条规定的企业共有7家,分别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网易、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截止6月12日,各企业市值规模上分别为百度6,017亿元、阿里巴巴3.38万亿元、腾讯3.25万亿元、京东3,624亿元、网易2,130亿元、中国移动1.35万亿元、中国电信2425亿元。我们假设以上7家红筹股都会后续以CDR形式回归A股,则总市值大约为9.39万亿元。根据海外信DR的相关经验,已上市公司发行DR的融资率一般为2.5%到10%不等。考虑到以上七家公司市值巨大,一方面较小的CDR融资率就可满足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过大的融资体量也会给A股市场带来短时间冲击,因此我们觉得这一类企业CDR的发行比例不会太高,估计为1%至5%之间。基于以上假设,则第一类企业大致会带来939亿至4,695亿元的融资需求。
除了第一类大市值的红筹股,CDR另外一个融资需求主要为各类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根据《华润大中华独角兽指数》以及我们根据第二类条件的合理筛选,符合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约为100家,总市值约为6万亿左右。这类企业中大多存在IPO所诟病的VIE框架,所以将来走CDR上市的可能极大,我们假设此类企业中有50%通过CDR途径上市,融资率2.5%至20%,则第二类企业的融资需求保守估计750亿元,乐观估计6,000亿元。
此外,除了《实施办法》规定的两大类企业外,还有一类企业我们觉得试点结束后大概率也会放开,那就是那些市值不超过2,000亿的科技中概股,以搜狗、趣店、迅雷、微博为代表,CDR也是其回归A股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此类中概股企业约为40家左右,假设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最终选择CDR回归,按照2.5%至10%的融资率估算,融资规模大概在150亿元至600亿元之间。
综上,结合《实施办法》中两大类企业的规定以及我们的假设,我们预计三年内通过CDR获得的融资规模的体量大约在1,839亿元至11,295亿元之间,平均每年的CDR融资规模约为613亿元至3,765亿元。然而这样一个体量的融资需求,我们觉得不会对A股市市场流动性造成较大的冲击,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定增减少,IPO放缓,都已提前为新经济开路。资料显示,定增方面,2016年A股定增合计1.7万亿元,2017年定增规模腰斩只剩9,925亿元,2018年上半年内定增规模更是只有2,746亿元,仅在定增规模上,一级市场就腾出了上千亿的资金规模。IPO方面,A股去年IPO规模约2,300亿元,在2007年和2010年更是达到过4,800亿元左右的IPO融资规模。而反观今年,截止上半年,A股IPO融资规模仅仅519亿元,速度明显缓于同期水平。如此算来,我们推测今年IPO的融资规模仅在1,300亿元左右,同比上期减少了近1,000亿元,而这1,000亿也正好为下半年的CDR提供了筹码,因此我们估计CDR对一级市场的冲击微乎其微。
其次,CDR融资“虹吸”二级市场资金有限。因为相对于股票或股票基金投资,CDR投资更像是风险较低的“打新股”,两者面向的是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换句话说,CDR投资更类似于一种固定收益类投资,而最近火热的“战略配售基金”横空而出也是一种佐证,且该基金的风险评级也明显低于普通股基。因次我们预计CDR对A股的“虹吸效应”不大,并不会明显“抽走”二级市场资金,所以无需担忧。
最后,CDR作为新经济的一种融资工具,监管层在引入过程中也自然十分谨慎。从推进CDR的进度来看,监管层也在掌握着市场节奏。先是对试点企业的高要求保证CDR先行军的高质量,接着控制试点企业筹资规模保证CDR对A股市场的缓冲作用, 而近日火速审批的六大CDR配置资金,在我们看来,三年的长封闭期更像是一种对A股市场流动性保护的金融工具。
因此我们认为,CDR落地无论是对一级市场流动性,还是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抽血”的影响都比较小,尤其监管部门的密切监视下这种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有望提升A股科技龙头估值加速成长股优胜劣汰
宏观来讲,此次CDR落地可以认为是我国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也反映了我国对新经济产业的资本支持力度增加。而所谓新经济,一般指由云计算、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板块构成的TMT产业。根据公开资料,我国A股市场中TMT企业市值占总市值的不到13%,远低于欧美国家新经济占比,美股中TMT市值占总市值29%,超过我国占比的两倍。而此次BATJ等科技龙头和各创新企业通过CDR回归A股,有助于我国A股市场的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加A股新经济的占比。
微观来说,此次CDR落地有助于促进我国A股市场中的科技龙头股的发展,其中以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大族激光、京东方A等优秀企业为代表。横向比对,大部分中概股估值较高,除部分估值被低估的企业外,普遍高于A股中的科技龙头企业估值水平。以BATJ四家中概股和上述四家A股科技龙头为例,BATJ当前平均PE为93倍,而四家A股企业仅为56倍,存在较大差距,此次CDR回归后有望进一步提升A股科技龙头市盈率,缩短两个市场间的差距。此外,资料显示,美股首发三年内的平均收益率为103.4%,而A股首发三年内收益率仅为73.2%,也与美股存在一定差距,而随着CDR的发行或有助于提升A股的收益率水平。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