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越文化影响下的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蹈文化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有着千年历史的骆越古国是岭南骆越部落最著名的古国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就是在这浓厚的骆越历史底蕴中发展起来的地区,骆越古国在上下五千年璀璨的中华文明中有着重要的贡献,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壁画文化等,至今还体现在广西部分少数民族中间,可见其影响深远。而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白裤瑶族的铜鼓舞,在古老骆越文化的影响下大放异彩。
  【关键词】骆越文化;南丹县;白裤瑶族;铜鼓舞;勤泽格拉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12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祖国的西南部,与广东、贵州、湖南、云南接壤,毗邻越南,聚集着以壮族为主,瑶族、侗族等为辅的少数民族。骆越族是商周至秦汉时期中国南方百越族群生活在岭南地区的重要一支。“骆越是中国壮侗语系褚民族先民,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乃至印度南部的阿萨姆邦等地的侗台语系褚民族也源于古骆越。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骆越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骆越工匠掌握了青铜铸造和冶炼技术,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器和铁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白裤瑶族人们在骆越铜鼓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和继承了铜鼓舞,并结合自己本土民族文化特色,于2008年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骆越后裔的文化传承
  铜鼓文化对广西各地影响深远,在桂西北地区,铜鼓遗存众多,占全国总数的85%以上。“骆越人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是世界铜鼓文化的中心。”使用和铸造铜鼓促使铜鼓文化由此形成,通过铜鼓进行相关的原始祭祀巫术活动,成为当地民族的特色。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世纪,即战国初期,是铜鼓的发展成熟期。逐渐成熟的青铜铸造技术使铜鼓更精美实用,“信鬼神,祭天地”是骆越民族人们的信念,铜鼓因此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又或是在战争中,“一鼓作气,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是指挥作战的法宝;也是森严的阶级中,彰显权利和财富的象征。“铜鼓堪称骆越文明的标志、文化成就的象征,凝聚着骆越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是骆越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审美的集中体现。”不得不说骆越创造出一个铜鼓的时代,让这神秘的文化能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反过来它不仅影响着骆越文化,对中国的青铜文化也有不小的贡献,影响着后骆越时代铜鼓文化的发展。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相传为马伏波所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两人舁行,以手拊之,声全似革卑鼓。”在这声声铜鼓中,骆越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生动地体现在南丹白裤瑶族人的身上,尤其在丧葬仪式上,打铜鼓是一个十分重要和考究的仪式。通过铜鼓声与祖先和神灵传递信息,为先人祷告,为仙人祈福,铜鼓就扮演着与祖先、神灵交流的媒介,受到人们的崇拜和尊重。
  广西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炎热多雨,加上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耕文化在此根深蒂固。这从铜鼓上的花纹就能展现出来,舞蹈纹中,舞蹈者的头上顶着的絮絮就像插着水稻的样子,且花纹中细碎的线条和纹路较多,笔者认为这跟稻作文化有关,复杂而又细密与水稻的样子相似。丰沛肥沃的水土养育着骆越人,发展起来的农耕,使骆越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发扬和继承自己独特的骆越文化。
  几乎每面铜鼓的鼓心上都雕刻着太阳纹,可见骆越人对大自然、对天地,尤其是对太阳的崇敬之心、崇拜之情。因此,敬天地,成为骆越人祭祀活动之一,通过打铜鼓进行人神交流,祈求太阳的光芒永远照耀大地,祈求田里的水稻能有好的收成。而南丹白裤瑶族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他们居住在南岭的深山幽谷之中,曾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排挤和打压,不得不以耕山为业。在山间生活更需要把握好日照的时间,到夜晚还要小心野兽的侵扰,他们崇拜太阳能带来光明,驱逐黑暗和野兽。
  二、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蹈文化
  白裤瑶族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于瑶族的“布努”族系的支系,他们的古朴和原始的生活习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其最为特殊之处在于白裤瑶是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向现代社会生活形态转变的民族,并至今依然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一些社会文化信息,从白裤瑶族的民族服饰中就能体现出对女性的崇拜之情。
  白裤瑶的铜鼓舞充满了神韵,只能由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做击鼓人,在击鼓时庄严慎重,阳刚沉稳。伴舞的女子扭转传神,动作流畅,有时带一名击大鼓的男子作为领舞。回荡在山间的雄浑鼓声,和色彩艳丽、轻盈飘逸的民族服饰,令人热血沸腾。在白裤瑶的祖训和习俗中,铜鼓是长辈离世送葬时由男性鼓手敲打,家族中的女性随着阵阵鼓声,用传统舞蹈表现逝者曾经辛勤劳作、耕耘收割、渔樵狩猎、纺织刺绣的一生,是白裤瑶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
  白裤瑶每逢丧礼或盛大节日,都要演奏铜鼓,俗称“打铜鼓”。在丧葬仪式中打铜鼓,表示送逝者安息上路;节庆中打铜鼓,是为了热闹喜庆。白裤瑶打铜鼓的方式很特殊,场面十分壮观。在一个较为空旷的平地上,支起两个高2米左右的木头,木头之间放着横梁,横梁上挂着绳子,为的是把铜鼓悬空挂起。铜鼓直径一般为半米左右,只有一个鼓面,另一面为空心。“敲击时需两人配合,一人侧身右手持鸡血藤鼓槌敲击鼓面,左手持一根细棍击打鼓腰,另一人在鼓后手持木桶,一收一放地接音,用木桶把声波冲回铜鼓腔内,这样,就产生了声学上的“共鸣”现象,其音深沉浑厚,绵绵不绝。”产生“数里闻鼓声”的良好音响效果,声音雄浑而悠扬,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击鼓人并没有把铜鼓吊得太高,铜鼓距离地面20公分左右,所以击鼓人必须弯着腰,弓着背进行击鼓,长时间保持这个动作对腰的力量和控制要求很高。笔者认为这或许是对铜鼓的崇拜,贴近大地也是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表现,又或许是对逝者的一种尊敬。在铜鼓声的伴奏下,女子会手持木桶或者竹筒进行舞蹈,根据铜鼓的节奏变化,舞蹈动作随之而变。

相关热词搜索:南丹 文化 铜鼓 舞蹈 影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