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文本解讀
  《大禹治水》是2016年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围绕“伟人”为专题其中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课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层次调理清晰。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说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遥远,但他们想象力丰富,爱读神话故事,所以能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语言描述、讲故事、看插图等多样手段,在学生读、说、听、思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将识字、学词、学句、知文有效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灾、认、被”三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大禹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主笔是撇、捺的生字。
  教学难点
  读好课文中的长句。理解“泛滥”“继续”“筑坝挡水”“疏通”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PPT、新词卡片、互动课堂的随堂拍摄
  教学过程
  一、初识“大禹”,揭题质疑
  1.激趣揭题。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看看发生在那个时代神奇的故事吧!这个故事里有个英雄,他的名字叫“禹”,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人们又尊称他“大禹”。关于大禹的传说可多了,其中“治水”的故事留传最广。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点评: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师生对话揭示题目,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感知课题并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读和思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学习要求。师引: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问题,有这么多的疑问。要解决心中的疑问,赶快在课文中找答案吧。
  2.自由朗读课文。师引:打开语文书翻到71页,放声朗读,让老师们听听你们最优美的声音。
  三、初识洪水,借图促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名一个同学展示朗读。
  2.学生齐读,注意停顿。师:把课文读通顺,还要注意停顿。有标点的地方要停顿,长句子中也要适当停顿,这样读书才好听。孩子们一起来试一试,注意停顿!
  3.学习生词“洪水泛滥”。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呢?是因为大地上“洪水泛滥”,出示词卡,再指名读。
  4.识记“洪”字。师:谁有好方法记住“洪”字?开放式地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学习生词“毒蛇猛兽”。师:有三个生字宝宝藏在这个词语中,你会读吗?分男女生读“毒蛇猛兽”,会读的小朋友一起读。
  6.体会情感读文。师:小朋友们请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看画面读句子)你的心理是什么感受?不仅如此,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文中的这个词语概括了人们的生活(生活痛苦极了),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一自然段,同桌合作学习,我读给你听,你读给我听。
  点评:“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识记课文生字,王老师致力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方法去阅读,有主体能动性地识记生字。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由读通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师:痛苦的人们最需要什么帮助?导入学习第二自然段。请放声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停顿,句子中带点儿的重点词语还可以稍微读重一点儿:
  (1)学习生词“无数的灾难”。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分小组读词语。
  (2)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每个汉字都藏着一个故事。你们猜,这个字是什么汉字?古老的“灾”字上面水,下面是火,古人看到了水火无情,能成大灾大难。后来的“灾”字只有一个“火”字,上面的部件变成了一顶房子,看样子火烧房子才是“灾”。这是现在大方美观的方块字“灾”。
  点评:部编本最核心的理念是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学习并传承“中国”文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是任重而道远。这一环节,通过了解“灾”字的演变,读“灾”背后的故事,感受汉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于祖国汉字的热爱:
  (3)面对这样的灾难,鲧是怎样领着大家治水的?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现场演示“筑坝挡水”,并观察“筑坝挡水”治理洪水;
  (4)学习生词“继续治水”。师: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部分?本义都是把断了的丝线接上,现在指接着,连续下去,教师用学生生活经验说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继续”。
  2.学习第四自然段,随文识字:①大禹治水的经过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小朋友们最喜欢怎么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读书,用组内成员最喜欢的方式读。)这一段长句子比较多,借助标点和分隔号把课文读通顺;②小组展示读课文师:现在就请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小朋友们想一想,大禹带领千千万万的人用什么方法治水呢?疏通是“清除堵塞的东西”,出示“疏通河道”,请一个小朋友演示“疏通河道”领着大家齐读一遍“疏通河道”;③洪水终于退了,百姓过上了怎样的生活?齐读最后一句话。
  点评:“全程识字”是低年级的首要教学目标,课文朗读和生字词的教学贯穿了这堂课的始终。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是匠心独具,不拘泥,不呆板。有联系课文识字,字理识字,生活经验识字,偏旁归类识字,不一而足。总之,充分尊重孩子,充分尊重课文,顺势而导,有风淡云轻、落地扎根之感。
  看,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就能够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疑问,还认识了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这是我们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禹治水,有一个流传最为广泛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特别感动人。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去读故事,讲故事。

相关热词搜索:大禹治水 课时 教学案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