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实情,注重方法创新,加强和改进中学家校合作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在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面临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是时代要求。因此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实情,注重方法创新,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问题、新规律、新机制、新方式,努力构建真诚合作、民主和谐的家校合作新机制,促进家校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教育合力。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詞:内涵;创新;合作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的家长,已经在基础素养、教育期待、教育意识与能力、教育权利与责任方面出现了质变。他们有着参与学校教育的强烈意愿,也同样期待着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其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影响。
家校合作是创造未来的智慧——新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的学生发展生态,将在家校合作中诞生。对于学校来说,家校合作就是学校教育得以重生的力量;对于家庭来说,家校合作就是家庭生活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前提。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那么如何去创造性地开展家校合作呢?笔者简单地概括为“一学二查三合作四评价”的家校合作途径。“学习内涵”、“调查研究”、“拓展合作”、“评价反馈”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是创新性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
一、领会内涵,帮助家校“真”合作
每一所学校都可能认为,自己开展了大量的家校合作。在教育实践中,有教师和家长非常熟悉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教师家访等等。那么,哪些是真合作?家校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家校合作的效应如何观察和评估?这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家校合作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学习了解家校合作的内涵。
首先是家校合作的意蕴。笔者认为家校合作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当教师向家长单向地传递信息,而没有获得家长的反馈时,这不是合作,而只是“通报”、“告知”。当家长对于学校、教师的认识、理解、感受、期待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则离“合作”依旧遥远。合作一定是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共事,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双方的奉献,更是生成与发展。
其次从家校合作的价值来讲,它能让孩子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能以另一种方式促成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新力量。
二、创新方式,实现家校“真”合作
在调查的基础上,家校合作可以从学生活动、学校决策、教师家访、环境建设等领域开展,但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这两个场域是创造性地开展家校合作研究的拓展部分,内容涉及学校场域中的家校合作和家庭场域中的家校合作。
(一)“拓展合作”的核心——联合教研,教学相长
教学质量、教师发展等是学校办学品质的集中体现之一。而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领域的家校合作,能够综合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拓展学校对家长群体的整体影响,进而在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形成开放、进取的新形象,促成学校品牌的形成。依照以下几个阶段,开展教学领域的家校合作。
前期教学准备:
首先是选材。家校联合研讨不同于一般性的研讨课,毕竟有家长参与的因素,所以学校要考虑到怎样让这堂课的价值实现最大。但是基于教学进度,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有家长的参与,所以选材时要有家庭教育方法的渗透。
其次是备课。家校联合教研课中有家长参与环节,所以也要请部分家长参与备课。
接着是确定时间。学校一般应在开学初,做好全校、全学期的总体的时间安排。在下发邀请信方面,下发时间不宜过早,否则家长容易遗忘;也不宜太晚,否则学生家长很可能来不及安排时间。一般是提前一周左右时间为宜。邀请信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事由、注意事项等内容。
最后是条件准备。上课地点:可以在原班级教室。但考虑到家长及其他教师参与,人数众多,可以安排较大的场所,如阶梯教室。座位安排:需专人负责安排,提前摆好板凳。研讨地点:可以就近安排在刚刚上课的地方,也可以安排在会议室等场所。家长在参与研讨时,最好有较为轻松的环境,所有的座位可以排成圆形,便于每个人发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来了解更多家长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活动的评估和完善。
(二)“拓展合作”的添加剂——多重资源,共生融合
在家校合作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了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只有学校课程的极大丰富,才能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因此,依据学生的生源特点,和家长一起开发校本课程,即丰富了校本课程建设,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是对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那么在创设家长参与的特色校本课程时,应从“摸清家底”开始,通过前期调查生源户籍、家长职业、家长文化层次、家庭教育理念等,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契机。
三、有效评价,维持家校“真”合作
最后要重视体验,重构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要实现家长的持续、高质量参与,需要把重点放在创造吸引家长关注学校发展的途径上,建立多元课程评价的机制,使他们有信心、有兴趣、有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课程评价。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引导,使家长意识到参与课程评价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在评价过程中受个人感情、好恶、利益的支配,产生趋利避害的倾向。同时可以对家长进行如何实施课程评价的培训,指导他们进行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只要我们教师做家校联系的有心人,开拓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和沟通交流渠道,积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确立家长是教师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新观念,那么家长将不会为教子无方而苦恼,我们教师也必将从家校合作中尝到教育的甜头。
参考文献
[1]龙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校合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2]马忠虎.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在路上,江西省家校合作试点学校工作案例选编.
[4]教育合作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