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隨着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学生们难以跟随课标的要求实现进步与发展。分析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过程,了解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方式,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一、主题教学的基本内涵
主题教学就是根据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按照语言的规律及生活的经验、发展特点来确定好基本的语文关键词,也是语文教学动态化与立体化的价值群,有效的传递出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并且也完整的体现出传承的意义价值体系。小学语文主题的确立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选择的主题内容往往是一种静态的过程,随着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累积,主题教学的选择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会利用课堂来实现主题的构建过程,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与书本之間的对话来自我构建主题。
二、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过程
(一)实践的探索阶段
语文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阶段,在1995年到2001年主要集中了三个方面:第一是超越了教材的探索。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依托教材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所具备的教学资源却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实行良好的改造与加工,特别是需要对具备自选课程与阅读内容做有意识的拓展。第二是需要超越课堂上的探索。课堂是实施教学的殿堂,外部的环境更是发展教学成果的重要园地,因此教师们不需要将授课的过程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可以带领着学生们进行有目的的探索,使他们可以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拓展学习的空间。第三是超越教师本身的探索。教师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他们成长之路的引领者,需要陪伴着学生们一同成长。
(二)实践的形成阶段
2002年到2008年属于主题教学的成型阶段,随着新课标的指引,小范围区域的小学语文逐渐对单篇语文的主题形式进行调整以便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朋友》等教学类文章整合为“友情”主题的教学课文,因此这样的主题模式在后续的课文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三)实践的深入发展
主题教学的实践深入发展主要是集中于2009年至今。主题教学的深化过程更加关注主题思想的现实化,依据当前多种系统理论的实际应用,对教学体系给予更加完善的处理。主题教学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学科分立的观点,在对日常课程形态重建的基础上,健全好教学的目标及教学的内容,同时完善教学的设施,并且专注于建立教学评价一体化的教学系统。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不足
新课改在实施之前,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因此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对于人文精神的阐述没有对学生产生影响。有部分老师在表面上虽然尊重学生,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从而造成了小学生情感体验的不足,使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语文素养的提升力不足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课文都是浅显的内容,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说,在学习上始终得不到满足。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学生们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使他们获取的知识内容过于松散,特别是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们已经传授了大多数的课文内容,但是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却得不到提升。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语文教学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为了更好地迎合时代需要,还是应该选择题材丰富的教学内容,只有如此,教师们在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才可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可是,虽然选材的丰富多样让学生们开拓了视野,但这样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们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常常会抓不准教学的目的。
四、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措施
(一)主题确立
要想使语文主题教学活动更加有序、规范,首先需要确立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对教学实践来说有着引导作用,一切内容都以主题为核心,围绕主题进行。由此,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使选用的主题更加贴合学生需求。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具有教化意义,是智慧结晶,可以通过解读教材,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需要从中提炼出主题。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学习之前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教授,“小兴安岭”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全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确定完主题以后让学生充分收集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或者图片,在课堂前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并描述出自己眼中的“小兴安岭”,再与文章中描述的对比,独立描写一段关于“小兴安岭”的感悟。由此,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事先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迷人景象,有着强烈的到文章中去探寻的欲望,勾起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主题切入
确立了主题以后,就要在正式讲授课文时将主题切入,开展更加深入的主题实践活动。首先,创设一个主题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增强对主题的理解与认识。在主题切入方法上可以依据不同文章内容选择不同的切入方法,比如,运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或者生活方式的切入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又回归生活,由此,用生活方式导入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比如《风筝》《秋天的雨》等文章中的主题“童年”与“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文章的内容引出来。在学习《风筝》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都放过风筝或者对风筝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放一次风筝,让学生体会放风筝的乐趣,回到课堂中与文章作者的感受进行对比,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生活怀念的情感,使学生珍惜当下的童年时光,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对主题的感悟
在主题确定完以及切入到教学中以后,就要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文章主题思想,小学教材中节选的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比如,亲情、友情、童真、童趣等,而通过感悟这些情感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有利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比如《可贵的沉默》《我爱我家》都是“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文章的情感进行感悟,将整篇文章的主旨渗透到生活中,在讲解类似关于亲情的文章时,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马上将主题点出,而是要让学生慢慢感悟。多收集关于亲情的材料或者故事,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与家人的关系。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家庭作用,比如,在父母生日那天主动送去祝福,或者送父母生日礼物,然后将感受写下来,主动为家人做一次饭,并和家人一起分享,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题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的过程能够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对提高学习质量有着积极意义,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语文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志君,朱明海.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6):25-29.endprint
作者简介:支洪艳(1966.5.—),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学院,专业:小学教育,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中心校。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