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画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与时代流变

发布时间:2018-06-2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同一地区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家族相似”的文化风格,在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动画的文化风格也必然处于一种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空间性的地缘进退,扩张或者萎缩,另一方面则是时代性的流变。商业性竞争和技术革新是动画文化风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同一种文化在历史时空的重组中会坚持自身的某种文化基因,动画文化风格的变化在这一文化的基因库中发生,因此動画文化风格表现出的形态重组与基因稳定并不矛盾。
  【关 键 词】动画;文化风格;变化;美国动画;中国动画
  【作者单位】马晓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6.024
  风格强调个性与特征,动画文化风格的个性与特征是在区域性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风格是使单个艺术品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有效方式,基于同一区域文化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家族相似”的文化风格,风格就在这些动画作品之间构建了一个范畴,使看似分散、独立的动画作品建立联系,形成一种共同体。特定地区的动画艺术在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风格也必然基于文化静态空间性与动态的时间维度而处于一种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从区域性的角度来看,动画艺术的文化风格既有空间性的扩张或萎缩的倾向,也表现出一定区域中时间性的更迭与变化。

一、动画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


  动画艺术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并不是风格的变化,而只是表现出一种文化风格在空间上的扩张或萎缩的倾向。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的转借,文化的转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艺术表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化内核的置换,进而影响动画的文化风格,形成动画文化风格在空间上的进退局面。
  贡布里希认为,社会竞争和社会威望是引起风格发生变动的因素之一。在中世纪的意大利,相互对抗的机构或家族总是在建造高塔这件事上相互竞争。城市当局为了显示其权力,不允许别的塔尖高出市政大厅的塔尖,各城邦也竞相建造最大的教堂,这样持续的竞争在建筑艺术上就会凸显出一定的风格。
  从商业角度来看,美国动画占据着全球动画的票房龙头,美国动画中个人价值的实现、英雄主义的彰显以及通过CG技术实现炫酷真实感的视觉追求被推到了至高地位,美国动画的文化风格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其他区域的动画。但是,在美国动画的全球扩张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元素甚至成为一些美国动画文本中的主体构成和关键性的商业卖点。中国文化元素的加入并没有根本改变美国动画的文化风格,美国动画仍一如既往地表现个人价值、英雄主义以及炫酷真实感的视觉画面,但也在视觉上形成一些文化风格“次生象征”层面的突破。美国动画主动、大幅地转借中国文化元素,能够从贡布里希的观点得到恰当的解释。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动画取材于中国文化元素的现象越发频繁。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文化元素只是片段性地出现在美国电影、动画中,以一些断章取义性质的景观表现作为美国艺术对东方经验的代称。当时美国借入的中国文化元素多被变形化、陌生化、扭曲化,暗含消极甚至歧视的文化意味。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动画中出现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元素的比重、地位与影响力发生了变化。如动画影片《木兰1》与《木兰2》不仅借入了中国文化视觉元素,更是直接采用了中国的故事文本。中国文化元素比重的大大提升也就间接影响了影片本身的文化风格,使影片打上了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又如影片《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以中国“天府四川,熊猫故乡”为故事背景,呈现了四川的社会民俗与地方特点,中国四川文化贯穿影片的始终。
  20世纪90年代前后动画文化风格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即贡布里希所说的社会竞争与社会威望。当前,电影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同区域的动画创作始终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动画创作者们分析市场环境,力图前瞻性地把握商业主脉,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受众群体的观看需求。中国占据较大的动画票房份额,美国动画就有了借入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以迎合中国市场的创作意识。就社会威望来说,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攀升,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也与日俱增。这种国家威望使美国动画创作的关注点投射在中国的文化高地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渐扩大的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下,美国动画就有了越来越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从外在的艺术形式来看,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使美国动画具有中国文化的一些风格表征。中国文化元素的密集出现,就使得中国文化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想象。
  实际上,借入中国文化元素对美国动画文化风格的影响仍是浅层的,美国动画只是浅表性地对动画作品的视觉呈现做了文化改写。从更深的层次来看,美国动画这种视觉呈现上的变化对中国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当前,美国动画借入中国文化元素,造成的结果是两方面的。一是加入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美国动画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中国文化倾向,似乎使美国动画有了中国文化风格的转向。二是美国动画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增强了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开拓中国市场时受到大量中国观众的喜爱与青睐,推进了中国观众对美国精神文化的认同。这两方面的结果,前者表现出中国文化对美国动画形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停留在艺术表征;后者则在美国动画全面进入中国动画市场时,美国文化的精神内核、美国的价值理念对中国观众造成了精神洗礼,抢占了意识形态高地。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看是中国文化元素大范围干预美国动画,实质上则是美国动画借助中国文化元素的外壳包装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及其文化的表达,实质上是在动画这一看似纯粹娱乐的艺术形式中,以竞争的姿态将他种文化施以改变、重写,进而替换文化概念,达到同化意识形态的目的。”[1]中国文化元素在美国动画中只是扮演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实际上建构起的是在全球动画竞争中美国动画的商业优势和美国文化的社会威望。

相关热词搜索:流变 地缘 进退 风格 动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