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散文

发布时间:2021-08-1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师生情——散文

  在这里我学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的智慧,从学生的身上感受到了纯真、质朴、奉献的可贵品质。下面蒲公英文摘网小编整理了:师生情——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师生情——散文

  2019年盛夏的一个早晨,仝老师刚晨练完毕买了早点回到家里,听到一阵急促电话声,她急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拿起电话只听对方银铃般的笑声,给她报告好消息“您寻找多年的学生吴俊找到了,现居住在新疆哈密市”。仝老师顿时兴奋起来,心想,“再找不到我就上央视《等着我》栏目上找了”。吃过早餐后,在网上订了机票,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背起了行囊,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七月的哈密天气特别的热。火球似的太阳燃烧着它久违的激情,激情辐射出的热量把它附近的云朵差点儿烤化了,就连距离太阳甚远的大地也仿佛要被烤得裂开了似的。当仝老师从车厢走出后,犹如一缕微风吹过,鲜亮而又清爽,吴俊一眼认出了老师。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时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都不能代替离别五十多年后重逢的师生情谊。

  仝老师是1964年新疆招干,从天津招来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当时在学校期间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因为家庭出身问题,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报名志愿来新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来塔城后被分配到塔城师范学习培训了一年,之后被分配到乌苏县高潮公社(现皇宫镇)任教。先后任小学老师,后任初、高中教师,是一名德才兼备,知识渊博的好老师。

  因她工作认真负责,教书育人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尊重,调到公社农中教书,同时也是唯一的女老师。每逢仝老师提起在农中工作的情景,总是眼睛湿润,激动万分。她说;这几年是我教书生涯中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在这里我学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的智慧,从学生的身上感受到了纯真、质朴、奉献的可贵品质。

  1967年,新疆乌苏县高潮公社成立了农业中学,其性质是半耕半读。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学生们自己动手打土块、编草席。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都是学生们自己盖的。同时学校还有十几亩菜地,自己种菜、养家禽和牲畜。每人的口粮有自己所在的生产队提供。那时农村没有煤炭,冬季取暖和食堂烧柴全靠柴火。夏季学校校工打柴,冬季每个班级分摊任务,老师带着学生到七八公里以外的戈壁滩上打柴。

  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仝老师带着学生吴俊赶着牛车去打柴。寒风凛冽,白雪皑皑,每走一步就像刀割在脸上一般。但吴俊没感到寒冷,不停地照顾老师,害怕老师冻着累着。他们一会儿功夫就砍了一大堆枇杷柴和红柳柴。砍完了柴装好了车,吴俊下车步行牵着牛,这样速度快些。突然吴俊看到仝老师在车上冻的缩成一团,嘴唇发紫,赶忙上车将柴火围一圈,中间弄个窝窝,铺上柴草,脱下自己身上的皮袄,裹在仝老师身上让她坐在中间,这样柴火挡住寒风会稍微暖和一些。他边走边大声唱着《雁南飞》,这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这时一轮夕阳斜下,正照在老师身上暖烘烘的,在鸟鸣声极少的冬日万般寂静,只听到牛车轱辘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声音。多年来每当仝老师回忆起此情景,总会惦念起学生吴俊,不知他现在在哪里?

  记得还有一次,她刚调到农中,学校还没为她准备好床铺,学生们看到女老师睡在潮湿冰冷的地铺上,十分的心疼。几个人商量用芦苇给老师扎一个床铺。他们到结冰的湖里割来芦苇,选最好的材质,把芦苇用麻绳一把一把的捆好扎紧,按照单人床的标准做了一个极简单又别致的“席梦思”床,上面铺上麦草,再铺上棉褥。这张自制的有纪念意义的床陪伴仝老师用了三年,直到学生毕业还舍不得拆掉。学生们的这份满满的爱心,使她终身难忘。

  1994年仝老师调回天津工作后,她一直牵挂这些学生,尤其是寻找吴俊没停止过。2019年我姐在一次歌会上认识了吴俊的邻居和她聊天时提到了吴俊的名字,经确认就是仝老师的学生。

  当吴俊得知仝老师在多年一直寻找他,到哈密相聚的消息后,快七十岁的男儿流下了热泪,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五十多年过去了,那些举手之劳的小事,老师还挂在心里。为使能早一天见到老师,他决定开车亲自去乌鲁木齐飞机场迎接,但老师不肯硬是坐高铁去了哈密。

  吴俊是乌苏八十四户人,出身在一个回族农民家庭。在农中上学时,十五六岁就是一米八多的大高个儿,憨厚、淳朴人见人爱,脏活累活抢着干,毕业不久就招工到哈密铁路工作现已退休。两个孩子都在铁路工作,过着儿孙绕膝的幸福好日子。这次仝老师来访他用回族人特有的方式接待她。首先带她吃遍了哈密回族人的美食,感受回族人的美食文化,观赏了哈密瓜种植基地、葡萄园、哈密大枣、哈密奇石、哈密王、哈密木卡姆、参观了博物馆、游览了巴里坤大草原。

  近几年仝老师应哈密老同学邀请来过哈密,这次又来到甜蜜的哈密有不同的印象。走在哈密的街头,真是出乎意料的花红柳绿,草长鹰飞,槐香阵阵,处处充满着生机盎然的的绿色。街边随处可见的参天大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覆盖着半边天际。哈密人的幸福指数很高。每到一处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水果摊的摊主们人人都夸哈密好,享受幸福的甜蜜,这里不但盛产哈密瓜还盛产微笑。

  晚上漫步在城市街头,感受阵阵晚风的清凉。霓虹灯下,人行道旁随处可见休闲消遣的人群。魅力四射的酒店超市,熙熙攘攘的夜市,色彩缤纷的灯饰把这座城市装扮得妖娆多姿。城市广场上百名男女老少穿着五颜六色的维吾尔族盛装,整齐划一的排着长队跳着新疆舞蹈,合着音乐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像湖面漾起的波纹,好一派迷人的绝美场面!

  短暂的一次师生相聚就要结束了,仝老师将要离开哈密回天津了。吴俊感慨的说:“这几天我一直在回忆在农中时的美好时光。老师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亲切和温馨的授课情景及声音,严于律己和无私奉献的教学作风,始终在我的眼前浮现。同时,还有您那一幕幕质朴而又忧伤的背影,一处处童趣般微笑让我久久的回味。愿师生之间的情感永存,纯真的友谊常在”!

  仝老师带着学生和朋友的祝福踏上了东去的列车。我作为仝老师的学生写到这里,脑海里又重现她身上扑满的粉笔灰,讲课讲到声音嘶哑,批改作业到胳膊酸痛很晚才回家的情景。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我衷心的祝福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相关热词搜索:师生情 散文 随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