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胭脂——散文

发布时间:2021-07-2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一盒胭脂——散文

  翻开中国的古典诗词,与胭脂有关的句子比比皆是,而且文人墨客们描写胭脂,已经并不仅仅把它当做一种化妆品,也不仅仅是涂过胭脂后的美人面,下面蒲公英文摘网小编整理了一盒胭脂——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盒胭脂——散文

  在这个很多女性都喜欢往脸上里三层外三层的涂上好几种化妆品的时代里,我偏生是个不爱化妆的女人,最常备的化妆品就是口红。大约是因为在所有的化妆品中,口红涂到嘴唇上是化过妆后看得最明显的。我始终没有弄明白,古人的胭脂到底是现在的口红还是腮红,亦或两者皆可用。

  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它本是一种红色的颜料,因为有种说法认为,古代胭脂的真正产地是匈奴境内的焉支山,而“阏氏”这个名称,是对匈奴人对宫廷妇女的一种称呼,原指贵族正妻,因为这些贵族妇女常用“阏氏”妆饰脸面,所以“阏氏”成了她们的代称呼。而按照汉人的说法,也有人认为, 所谓“胭脂”,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

  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姻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义。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古人对胭脂的使用也颇为讲究,譬如成年女性,需要的是妆成之后给人一种庄重成熟、文静高雅之感,便要在涂抹胭脂之前,先将其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一种檀红色,然后均匀地涂抹于脸颊之上。这里的铅粉便是水粉,二者相融合,会使胭脂的色泽更为匀称统一,也会让胭脂的艳丽稍显收敛,因而,我们时常看到古人说起胭脂时,有胭脂水粉之说。对青年女性来说,要先抹白粉,再涂胭脂,将胭脂涂于两腮的位置,涂后双颊呈现红色,额头、鼻子、下颌便是白粉的颜色。

  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方法而来,我们常常听说的“桃花妆”一词,也是指这种妆式。还有一种涂法是无需先打底妆,而先在脸上涂抹一层胭脂,然后再敷以白粉,根据用色的程度不同,这种妆式还有不同程度的香香艳的名字。浓艳一些的叫做“酒醉妆”,浅淡一些的称为“飞霞妆”。

  翻开中国的古典诗词,与胭脂有关的句子比比皆是,而且文人墨客们描写胭脂,已经并不仅仅把它当做一种化妆品,也不仅仅是涂过胭脂后的美人面,更是把各种花不同程度的开放与色彩比作了胭脂妆。

  王安石在《西江月·红梅》中有“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的真切流露;杜甫在《曲江对雨》中有“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的我见犹怜;唐寅在《落花诗》中有“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的欲哭无泪;纳兰性德在《菩萨蛮》中更有“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的用情至深。可见,胭脂在古人眼里一并不仅仅是物,更是以一种拟人化的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作品中,活灵活现,引人入胜。

  生于这个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代替了手工业的快节奏时代里,好想有一盒古人的胭脂,让自己慢下来,去品味那份独特的美。

 

相关热词搜索:一盒胭脂 散文 随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