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西藏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和成果,为决战决胜深度贫困奠定了基础。
  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朝夕之功,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从过往的历史实践汲取经验智慧,从当前的发展现实积聚脱贫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开展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只有这样,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大战略部署,确保西藏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30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五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看扶贫,连续三年新年贺词都讲扶贫,连续三年主持召开4次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走遍了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多个重要场合、重要会议、重要时点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西藏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脱贫攻坚成为全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脱贫攻坚形成良好态势,取得首战告捷。
  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十二五”时期,全区贫困程度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巩固边疆、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小康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应清醒地看到,西藏属于全国惟一省级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贫困面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脱贫问题没有解决,就很难说是实现了共同富裕。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只有以只争朝夕的意识和态度、精准发力的思路和举措,才能凝聚全区、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能有人掉队的小康,绝不能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农牧区贫困问题是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脱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和自治区都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掉队”“扶贫开发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最艰巨的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牧区和农牧民,没有农牧区的小康、没有农牧民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全面小康。近年来,西藏农牧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绩,农牧民收入大幅提高,农牧业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2015年底,按照国家现行2300元(2010年不变价)扶贫标准,西藏还有58.9万贫困人口(见图1),占乡村总人口的25.15%,高居全国之首。其中,日喀则、昌都、那曲、阿里等4个市(地)的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2016年,全区贫困人口减少至44.1万人(见图1),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8.95%,较上一年降低6.2个百分点,比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8.5个百分点。距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必須拿出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否则就实现不了脱贫目标,就会影响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因此,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前提。脱贫攻坚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让贫困人口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从内心感受到温暖,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西藏区域间、地市间、县域间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地市贫困状况突出,是西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拉萨、山南、林芝、阿里等地区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全区有36个重点贫困县,占县(区)总数的48.65%。只有将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挥出来,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确保全区贫困人口享有更稳定的吃、穿、住、行、学、医、养保障,享有和谐的安居乐业环境,享有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享有较高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真正落实共同富裕的理念。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西藏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要求
  贫穷往往是引发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的深刻根源。尽快消除贫困,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西藏各族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和谐安宁。2015年,通过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使230万农牧区居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喝上干净安全的水,58万贫困人口越过贫困线。但平均数不等于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不能以“宏观”代替“微观”,以“平均数”掩盖“少数困难农牧民”。当年,西藏仍有14.87万户贫困家庭生产生活较为困难,他们求发展、盼富裕、谋幸福的愿望十分迫切,受观念的落后、技能的缺失、资源的匮乏、条件的限制、资金的短缺等制约,尚未摆脱贫困,成为制约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之一。无论从执政为民的层面来看,还是着眼于“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来讲,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有责任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责任教育引导贫困人口转变观念,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提升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注重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等靠要、懒散慢”思想;立足致贫原因和当地资源禀赋,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为精准脱贫提供强力保障,让贫困地区发展得更快、贫困人口生活得更好,满足贫困人口的新期待。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体现中国共产党真正执政为民的信心和决心,是实现长治久安的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攻坚战 脱贫 西藏 小康社会 决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