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火龙舞散文
发布时间:2021-06-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这是怎样的一种舞蹈啊,这简直就是一种技巧的展示,一种力量的宣泄,一种生命的狂欢!纯朴、善良的乡亲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节日的欢乐,对丰收的喜庆。下面蒲公英文摘网小编整理了乡村火龙舞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家乡——堆背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溧江镇西北方向大约一公里的小山后面,座北朝南,位置极好。村里的乡亲们有着勤劳、纯朴和善良的本性。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劳作,辛辛苦苦:忙忙碌碌。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波澜不惊。
只有等到忙完秋收,中秋节来临的时候,生命中蓄积的力量与激情才有机会宣泄一回,那就是舞火龙,来欢庆一年的收成。
农历八月十四,村里的老少爷们就聚在祠堂里扎火龙,材料就是稻草。首先,要搓两根长达30多米的草绳,然后用稻草裏住草绳,大约裹到手腕那么粗,再每隔一两寸捆扎一下,所捆的结是要包在里面的,这样结结相连,不至于散掉。最难扎的是龙头,担任这项工作的都是有经验的老伯。经他们扎出来的龙头大张着口,口中含有龙珠,上下颌还有龙须飘动,具有真龙的神韵哩。
龙身龙头都扎好了,最后每隔2.5米给安上一根木棍将整条龙撑起来,火龙就大功告成了。
为了第二天演出的成功,也为着一份喜庆的冲动,乡亲们就跃跃欲试舞动起来。这时候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快乐。
第二天,中秋节到了,晚上各家各户吃了月饼,都来到村中的禾场上赏月,看舞火龙。小孩子们有的举着大人给扎的小龙,有的提着别致的“西瓜灯”前来助兴。
禾场上皓月当空,人群熙熙攘攘。
欢庆的锣鼓敲起来了,舞龙即将开始。
首先出场的是老年队。一阵吆喝声响起,10多位老伯上场了,他们各自点燃一把檀香,一一插在龙身上,从头到尾寸寸节节全插满。
龙头撑起来了,龙身紧跟着起来。舞龙头的是领舞。刚刚还和大家站一样的队列,却见他突然向后转身,面对其他队员,分开两腿,这是预备的指令,接着他身子稍稍下蹲,手中举着的龙头突然向下滑转,龙身就跟着扭动起来了,形成一条蜿蜒的火龙。随着锣鼓节奏的加快,龙身的扭动也在加快,整条火龙就在空中飞舞,檀香火划出无数光亮的弧线,这弧线成无数巨大的“S”形。
龙身飞动,香火闪亮,檀香扑鼻。锣鼓声时而如暴风骤雨,时而又像小鸟的歌唱。老伯们的表演则随之而变,一会儿亢奋狂舞,一会儿又似平静的水面,动作舒缓优雅,等待着激昂时刻的到来。老伯们技巧纯熟,配合默契,舞姿出神入化,博得阵阵掌声。
老年队舞完一柱香之后,青壮年队竟然赤膊上阵了,重新插满香后,火龙又一次游动在如水的月光下。锣鼓加快了,火龙跟着加快;锣鼓拼命地敲,火龙没命地舞。但见龙头高昂,张牙舞爪,引领着龙身;龙身向左的向左,往右的往右,上下翻飞;龙尾则腾挪跳跃,忽左忽右。仿佛真龙呼呼作响。檀香火忽明忽暗,飘洒着香灰。只见它忽闪一下火星变成了大光,忽地一下又成为火星。火星、火光不断交替闪烁。火龙在沸腾的人群中穿行,惊得妇孺们欢呼雀跃,不断尖叫。
得到赞赏,舞者更卖力,更疯狂了。之前是舞者跟着锣鼓而舞,这会儿颠倒了,锣鼓的节奏竟然跟不上舞者了。此时,如果稍不注意,龙身就会错乱。果然,有人一下没跟上,弄反了方向,火龙瞬间变形,发生碰撞,香火香灰缤纷而下,烫得人直跳,却无人逃离,迅速调整动作,紧跟上去,继续狂舞。人们发现,他们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舞了,而是在挥耍,在纵情,在狂欢。一切疲劳、灼痛全然不在乎,就像士兵上了战场,已经奋不顾身了……
锣鼓铿锵,火龙飞舞,火星闪烁,檀香扑鼻。
全场男女老少齐欢呼,但闻锣鼓声,舞者的嗬嗬声,观众的惊叫声,响成一片,整个禾场沸腾了,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是怎样的一种舞蹈啊,这简直就是一种技巧的展示,一种力量的宣泄,一种生命的狂欢!纯朴、善良的乡亲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节日的欢乐,对丰收的喜庆。
对于这种舞蹈,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跃跃欲试,但因技巧不行,跟不上大伙,又害怕火星掉到身上。虽不曾真正体验过,但至今仍念念不忘。遗憾的是,火龙早已被布龙所取代,布龙虽然美观但失却了那一份惊人的刺激,那一份原始的冲动。
乡亲们啊,什么时候再舞一回火龙,我一定不当看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