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高中生必读的课内读物,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人物特征,通过进一步解读,可发现每个人物的价值。比如书中的刘姥姥,从高中生的角度分析、观察,是从文章里段落的描写,透过刘姥姥,深化对文章的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刘姥姥;丑态
引言:
《红楼梦》中包含多个人物,这些人物是后世人们研究的切入点,但多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为主。从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根据她在整个篇幅中的贯穿,让自己成为刘姥姥,深度分析作品的内涵,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理变化。
一、刘姥姥的人物形象
笔者通过阅读描写刘姥姥的段落,会从丑、美的两个角度分析,客观展示其具有的人物形象。
(一)丑态
笔者阅读文章与相关的分析资料后,得出刘姥姥的初始形象是丑的,而定义为丑的原因是她行为的丑态。她的丑态共有四种,分别是:
刘姥姥从底层进入上层社会产生的不适应,整体显得很难融入,比如第六卷的描述,刘姥姥看见至荣府大门前两个威武的石狮子、轿马,她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其中,掸掸衣服是个人不自信的表现,类似这类描写还有很多。所以,刘姥姥进入上层社会,并向上层社会讨生活,这一形象下很难体现出美感。
在上层人的审美中,刘姥姥的某些行为对他们来说是逗趣的,比如四十一卷的描写,刘姥姥听到音乐并喝酒后,更加手舞足蹈,这一动作与形态引起了宝玉的笑,黛玉更是把是她比作牛,所以,被称为丑态[1]。
刘姥姥在某些时候故意做出丑态。刘姥姥一直处于底层社会,作为女流会去贾府讨生活,表示她有勇气和胆识,比如四十卷的描写,刘姥姥为博得大家一笑,会在日常表现中故意做出丑态,表示不会心中恼怒。这是刘姥姥为在贾府中生活选择的方式。
生活中的失态。對失态的描写是四十一卷中刘姥姥的睡姿,用直接描写的方式描述,这一失态并非刘姥姥故意做出,而是凤姐等人故意让其出丑。
(二)美好内在
从上述几种丑态的描述中,认为它们只是表面的丑态,并非真的丑态,可从中发现美好的内在。即刘姥姥的内心有颗童心,虽然她在美酒、佳肴中胡乱起舞,但确是真正享受的表现,在贾府的众多人中,只有她能做到如此。同时,她也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内心,比如在三十九章的描写中,刘姥姥把自家种的蔬菜送到贾府,这一行为与最初的讨生活行为有极大的反差,此时当下人提出老太太想见她时,她拒绝了。刘姥姥进入贾府,在宴席甚至于生活中被凤姐等人捉弄时,心中并未恼怒,而是与大家一起玩笑,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以及在生活中积累的涵养。最后,当贾府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后,很多人纷纷远离了贾府,刘姥姥却愿意帮助巧姐。
(三)个人的悲伤
从最初阅读直到结束,可以看到刘姥姥身上的喜剧色彩,在四十卷的描述中,其喜剧形象的建立更加鲜明,很多语句的描写都生动展示了个人的形象,逗趣读者,但如果只是由此把刘姥姥归属到喜剧角色中,给出的判断并不准确,而所有喜剧展示的背后,掩盖的是刘姥姥的悲凉,包括早年丧夫、无子、与女儿生活的艰苦等。正是因为这些艰苦,刘姥姥才会去贾府讨生活,回归人物的初始形象。
通过上述三点详细的解读,不难看出,刘姥姥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物,会根据生活的改变,做出正确的决定,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树立了刘姥姥悲剧的人物形象。
二、刘姥姥人物形象的作用
笔者对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做了详细的分析后,又阐述了她在书中起到的作用。
(一)连接所有故事
刘姥姥身上有很多故事,她的出现与贾府乃至大观园中的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的解读[2]。即刘姥姥三次进入大观园,每一次都是每段故事的递进,第一次是对故事的基本概括,第二次描述了贾府各方面生活的优越,第三次,帮助巧姐,看到贾府地位的落败,整个过程包含了贾府的兴盛、衰败,因此,从刘姥姥的角度分析,是从内部解读,总结贾府的变化。
(二)烘托人物
刘姥姥与很多人物都有联系,包括贾母、凤姐等,有多个涉及,通过她的眼睛和与人物的交流,能够看到人物另一面的展示。比如书中众人在栊翠庵品茶时,妙玉负责整理众人吃茶的杯子,对刘姥姥使用过的杯子想要全部扔掉,而宝玉提出可把杯子送给刘姥姥,通过这一情节的展示,可以看出两个人物的性格,这在整个作品有多处展示。
(三)表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曹雪琴刻画这一人物时,给人物的表现增加了多种色彩,并通过刘姥姥的话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整本书中,笔者摘取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大火烧了毛毛虫”,第二句是“是个庄稼人”。前一句出现于刘姥姥第二次进入大观园时,作者借由这句话,把贾府代表的旧的社会制度暗喻成毛毛虫,大火燃烧后,毛毛虫必然死亡。同时,作者有意把当时的贵族与基层比较,反应出人们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
结语:
通过解读《红楼梦》中刘姥姥的人物形象,高中生可从另一个层次解读红楼梦,把刘姥姥作为镜子,比照书中其他人物,展示每位人物的个性,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与内涵,借由这一表达,对众多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充分了解内容传递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郭帅.丑姥姥不丑,喜姥姥不喜——浅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人物形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6):21-22.
[2]王凌卿.解读《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形象[J].语文建设,2013(35):31-32.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