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专利赋存及创新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提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分析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三类重要申请机构的专利申请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的创新水平。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及专利检索系统,先后分析京津冀专利申请总量及各申请机构的专利申请量。研究显示:2006~2015年专利申请总量呈持续增长趋势。比较而言,北京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其次是天津,河北数量最少。从申请机构角度看,企业专利申请量最多,其次是高校,最后是研究机构。从机构间合作申请专利来看,研究结构与高等院校合作最为紧密,专利申请量最大,其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专利申请量居于第二位,而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最少,专利申请量居于最后。
  关键词:京津冀;专利;申请机构
  本文系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项目:“要素-关系-功能三维视阈下京津冀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项目编号:16ZLZXZF00370)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類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7日
  京津冀三省市同属于京畿重地,相互包容,具有天然的协同发展基础。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地区的创新水平尤其受到重视。

一、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专利是技术开发活动的直接输出,是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是地区创新水平的有力指标,而专利授权需要过层层审批,国际专利制度限制了专利的授权速度,考虑到存在时间滞后性,所以本文选取专利申请量来衡量京津冀三地的专利赋存状况。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城市统计年鉴及专利检索系统。

二、京津冀三地专利概况


  从2006~2016年京津冀专利申请总量发现,北京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约占三地总量的58%左右,其次是天津,占比为28%,河北数量最少,仅占14%左右。从分年度分地区专利情况来看,三地专利申请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北京的创新势头已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大部分产业技术发展趋于成熟,研究资源的边际效用将有所递减。天津专利在2010年之前增速不明显,但之后增长迅速,2012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0年增长了84%。河北专利增速稳步提升,创新热度不断提高,有较大和稳定的发展空间。

三、专利视角的京津冀三地创新发展水平


  (一)京津冀三种机构专利申请量。创新主体主要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三种类型,本文分别查询其各年度在京津冀三地的专利申请量,并形成2006~2016年天津、北京、河北三种机构的专利申请量,并横向比较三地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专利申请量。
  从北京三种机构专利申请量来看,北京市专利申请量在2012年以前,研究机构申请量排第一,其次是高校和企业,三者差距较小。而2012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2012年以后企业明显发力,申请量由之前的最少一跃成为最多的,而高校申请量也超越了研究机构成为第二,如图1所示。(图1)
  天津专利申请量从2011年开始增长较快。从三种机构比较来看,一直是企业最多,高校第二,研究机构第三。从2012年,天津企业创新力提升迅速,研发成果快速增多,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图2所示。(图2)
  从三种机构比较来看,河北的专利申请量也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排名次序且保持不变,不过专利申请量相差最大。河北的企业专利申请量一直明显多于其他两类机构,且近几年差距尤为明显,如图3所示。说明河北省的企业在当地创新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较大,企业在河北的专利量上有很大的贡献,贡献较大的企业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图3)
  综上,从申请机构看,京津冀专利申请量都以企业为主要动力,其次是高等院校,最后是研究机构。可见,企业是创新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与企业规模较大、研发人员较多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企业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二)三种机构的专利申请量京津冀横向比较研究。对2006~2016年京津冀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总体研究发现,京津冀专利申请量整体发展趋势在2014年以前一直处于稳定增长过程,但从2014年开始,企业专利申请量呈现下滑趋势。从增长速度上看,北京相较于其他两个省份增长缓慢,而河北一直处于稳步快速增长中,体现出了较大的创新潜力,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其他两省市。
  从2006~2016年京津冀企业专利申请量来看,三地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比处于不断变化状况。2006年天津在京津冀企业申请量中占比较高,但从2010年起被河北反超,河北从2006年占比26%上升到2016年占比45%,有着显著进步。北京在2006~2016年期间,基本处于稳定增长状况。北京从2006年到2014年,专利申请量不断上升,且占三地申请总量的比例不断提高,在2013年、2014年占比首次超过天津、河北跃居第一,但是2015年后又略有下降,未能保持第一态势。(图4)
  从2006~2016年京津冀研究机构专利申请量来看,北京的研究机构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最少的一年占比78%,如图5所示。这一结果反映北京的科研实力要明显强于天津和河北。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科研机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所以其专利申请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地。(图5)
  从2006~2016年京津冀高等院校专利申请量来看,北京位居第一,天津第二,河北第三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虽然近3年有增长趋势,但是与北京、天津的差距仍然较大,如图6所示。从2008年起北京市的高等院校专利申请量超越天津,且逐渐拉大差距,反映出北京高等院校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图6)

相关热词搜索:评价 专利 创新 京津冀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