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鼓励肿瘤患者继续工作
发布时间:2018-06-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癌症的认识逐步清晰,恶性肿瘤已经被视为一种慢性病。医学界提倡“带癌生存”,在病情控制后积极重返社会。很多发达国家鼓励肿瘤患者增强自信,继续工作。
美国:给肿瘤患者上各种各样的保险。
据美国癌症组织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年,美国新诊断的癌症病例超过168万,因癌症死亡人数超过60万。值得庆幸的是,通过大力宣传戒烟、提倡科学生活理念,美国的癌症发病率从1998年起出现下降趋势,最近五年尤其明显,癌症发病率年均下降1.5%。为了帮助癌症患者康复,以及有助于其恢复工作,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险政策。
许多人知道,美国医疗费用昂贵,普通门诊挂号费100多美元(合人民币600多元),所以,人们大都会购买保险以减轻医疗负担。美国几乎所有正规公司都会给员工购买保险,一旦患癌,保险可覆盖大部分甚至全部费用。有的公司还会将完善的保险制度作为吸引人才的福利。例如:“优先医疗服务组织”保险,由医生和专家会诊,一致同意减少费用后,大部分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此外,还有残障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等。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提供了一项名为“联邦医疗保险”的项目基金,主要针对65岁以上人群及残障人士。
美国有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负责执行所有聯邦政府的平等就业机会法律,并监督和协调这些规定、措施和政策的实施,对雇主因疾病、残疾等原因而歧视雇员的现象进行调查和裁决。而继续录用癌症康复者的企业,可以享受政府的减免税政策,以便于癌症康复者重新恢复工作,或者重新找工作。原单位往往为照顾老员工以及减免税负会再次聘用。如果癌症康复者几个月仍未找到工作,可向政府或慈善机构寻求帮助,政府还会把简历存档提供给企业做参考。
日本:帮助癌症康复者找工作。
日本是长寿国家,高龄化的日本有时平均两个人就可能有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由于体检普及、医疗科技发达等原因,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越来越高。据媒体报道,日本每年约有20万人患上癌症,75%以上的患者都希望病情控制能继续工作。日本政府也因此采取多项措施,帮癌症患者渡过难关。日本厚生劳动省专门设立了一个癌症疾病对策课,据他们介绍,目前日本政府帮癌症患者找工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积极派遣社会保险劳务人士到各地区定点医院,为癌症患者提供相关工作知识和帮助,目前大约有120个咨询点,今后还会继续增加。其次,政府还促进医院和国家所属介绍工作机构联合,共同帮助癌症患者找工作。从2013年开始,日本厚生劳动省推行了“癌症患者等长期疗养者就职支援试点事业”,介绍工作机构每周去医院一次,对刚入院或需要定期诊疗的癌症患者提供咨询,并根据他们的需求,介绍他们能胜任的工作。同时,患者也可向社会福祉师咨询医疗保险、雇佣保险等问题,医生和护士也会为其提供治疗内容及健康管理方面的注意事项等,制度实施当年就有48人找到了专业知识程度较高的工作。其中一名乳癌患者,乳腺全部切除后,在政府帮助下,顺利找到了“家政服务”的工作。最后,政府也会协助企业,帮助癌症患者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德国:大企业有援助政策。
有关数据显示,癌症是德国人的第二大死因(第一大死因是心脑血管病),近一半德国人可能被诊断患癌。德国权威医学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公布的《德国癌症报告》显示,约有400万德国人患癌,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两倍。
相较许多国家,德国癌症患者的经济压力较小。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癌症预防和康复专家君克斯多夫介绍说:德国有较好的癌症患者福利,6周带薪病假后,患者还可以接受3年法定健康保险支付的疾病津贴,相当于总收入的70%。之后,患者还可领取失业补助、住房补贴、服装津贴等。此外,德国政府和企业为癌症患者创造了合适的就业环境,癌症患者多爱打零工增加收入。
35岁的雅娜是德国一家著名汽车公司的员工。去年初,她被诊断出恶性肉瘤,做了切除手术后,她开始每周到医院化疗。尽管身体没有完全康复,但她仍希望继续工作,因此她与公司协商,把全职改成零工。每天只上4小时的班,工作内容也从以前的项目管理改为数据管理。
在德国,许多大企业都要援助癌症病人,为他们创造一定的工作机会和多样化的工作方式:如减少工作时间,在家工作,调换到工作强度较轻岗位等。办公室文员、内勤、顾问、人事等工作部门,都可供癌症患者挑选。不仅如此,许多企业还设有健康部门,跟踪癌症患者工作和康复问题。对于不愿意继续聘任患癌员工的公司,德国癌症患者援助机构会帮助解决问题。德国各地的劳工局也设立有相应的部门协助他们找到力所能及的“迷你工作”。
德国癌症援助机构心理专家介绍,德国每年大约诊断出50万新增癌症病例,其中一半人处于工作年龄。调查显示,处于工作年龄的癌症患者一半以上都会去打零工。专家认为,力所能及的工作对患者好处非常多:一是可以减轻经济压力,每月至少获得一定的收入;二是有利于康复。处于工作状态之下,可以让患者更有社会价值感和存在感;三是康复后,患者能更快适应全负荷的工作,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加拿大:民间组织为康复者发声。
与美国的下降趋势不同,加拿大是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国家,该国《2016年度癌症报告》显示,癌症是加拿大人最主要死亡原因,占死亡人数的30%左右。2015年加拿大癌症患者总数为19.7万人,2016年增至20.2万人,年均增长率很高。
加拿大联邦和省级法律都明确规定雇主不得以“雇员患癌症”为由解雇雇员,否则将受惩处。但若合同到期,雇主有权以“雇员状况不适合现有岗位”为由,将其调岗或解雇。为此,加拿大很多民间组织不仅积极为康复者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还负责职场咨询、再就业和就业歧视的申诉。例如,他们建议,求职中对健康问题询问康复者可回复“健康状况属于个人隐私,除非直接影响工作,我有权不予回答”,但也提醒患者不能隐瞒、篡改病史,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
据了解,即使如此,加拿大癌症患者的就业问题也较为严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卑诗省癌症署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癌症患者超过一年未回归工作岗位,也很难再就业。民间癌症帮助组织指出,这是由于雇主不相信他们能胜任普通人工作而出现的就业歧视。因此,加拿大设有人权委员会受理就业歧视类投诉。许多城市用行政条例鼓励企业为癌症康复者、残疾人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如给予一定比率和年限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