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是孩子的吗?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15岁的王茂过年收到不少压岁钱,算下来有8万多元,可压岁钱还没有在他兜里焐热,就被父母强行收走了,说是要替他存到卡里保管。王茂心里很不高兴,以前自己年纪小,不需要花钱也不会保管,父母拿走“有情可原”,可现在自己长大了,压岁钱还一直被父母牢牢掌控着。但王茂有的同学并不是这样的,父母会把压岁钱交给他们自己保管,即使不是自己拿着,父母也会帮他们存到银行里,他们可以自己取出来合理消费。
王茂鼓足勇气向父母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压岁钱自己做主。可父亲却瞪大眼睛说:“虽然收红包的是你,可出钱的是我,所以这红包当然是属于父母的。”真的像王茂父亲所说的那样,红包是属于父母的吗?
属于孩子。
法律规定中虽然没有压岁钱的说法,但民法上将给予压岁钱的行为定性为赠与,《合同法》中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因此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属于晚辈纯获利益的赠与合同关系。压岁钱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关系成立。虽然家长间互相给孩子压岁钱,但这是两个并行的赠与行为,不能合并,因此,压岁钱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
王茂虽然并不懂得法律的规定,但他希望自己能有对压岁钱的处置权。一天,他趁父母不在家,把存压岁钱的银行卡偷了出来,在ATM机上试着用自己的生日当密码,竟然可以取钱。那段时间,王茂迷恋上网游,用一万多元压岁钱买了游戏装备,而且因为玩儿网游而导致成绩急剧下降,被父母发现,并收回了银行卡。
法律点2: 王茂用属于自己的压岁钱买游戏装备,父母有权干涉吗?
有权干涉。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实施其他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也就是父母)代理或经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故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获得压岁钱可自己保管,也可交由父母保管,但在使用上只能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购置学习用品、小额的礼品食品或服装书包等,而大宗消费则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同意、追认。
若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压岁钱打赏网络主播或进行游戏充值,根据相关规定,宜应认为其打赏网络主播或游戏充值的行为系属效力待定的行为,应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如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其行为归于无效,法定代理人有权请求直播平台或商家返还消费钱款。
因此,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获得的压岁钱,在所有权上归属于受赠的未成年人,但法律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状况,对于法定代理事项做出明确规定,给父母保管孩子的压岁钱和干涉孩子花钱留有合法空间。父母保管未成年子女所获得的压岁钱和干涉孩子超出自己认知能力上的大额消费本身并未违反法律。
王茂偷钱事件暂告一段落后,王茂的表姐来借钱买房,王茂的父母就把自己的积蓄,还包括王茂的压岁钱都借给了王茂的表姐。
法律点3: 父母有权挪用孩子的压岁钱吗?
无权。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護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了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父母如果纯粹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什么的,是可以动用压岁钱的。但如果不是为了孩子的利益处分孩子的财产,则构成侵权。
有新闻说,云南一女大学生因父母离婚后不愿支付学费,而将父母诉至法院,讨要5.8万元压岁钱交学费。所以,千万别小看了压岁钱,里面还有不少“大学问”。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