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安: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应成为深圳新一轮改革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0-06-0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欣喜地看到网上公布的 《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征求意见稿),从内容上看提出了不少新的改革措施,在程序上又采取了公开征求民意的做法,体现了“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精神。《纲要》对近期改革工作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的描述,罗列了很多,但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这正是新一轮改革必须解决的。
新一轮改革的纲
30年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经济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不管姓社姓资,就大胆闯、大胆试,深圳在这一轮改革中当了排头兵,从理念创新到制度创新,推进了一系列改革。
新一轮改革以什么为指导思想,以什么来统帅改革,以什么作为改革的目标,以什么作为评价标准,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我们才能规划具体的改革措施。
30年改革是“以物为本位”,以GDP为目标,取得了很大成功。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深圳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以上。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发动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启动新一轮的改革?
30年改革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以环境破坏、资源耗竭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以贫富拉大、犯罪严重为标志的人与人关系的恶化,以自杀率趋高、精神障碍严重为标志的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经济发展、GDP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现实是民众并不感到幸福,很不满意。显然,经济发展、GDP增长与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并不呈正相关,甚至为负相关。所以,经济为中心、GDP为目标的发展思路需要修正。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这是30年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邓小平的伟大,就是勇于承认简单事实,敢于坚持简单真理。当着全党高唱“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的时候,他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当着全党坚持政治挂帅、一切为了政治的时候,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经济是第一。没有这种求实的精神,就不会有30年的改革。今天,我们要启动新一轮的改革,最重要的还是勇于承认简单事实,老实接受简单真理。今天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经济发展了,人民并不满意。一个简单的真理就是GDP增长,并不代表人民利益。如果30年改革的纲是“物”,目标是GDP,那么,新一轮改革的纲是“人”,目标就是让人民满意。
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2002年胡锦涛一当选总书记就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6年又强调“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键是这些好口号、好思想要真正落实到制度建设上。新一轮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样,改革就有了纲,有了灵魂,有了目标,就能确定改革的重点、措施、步骤、方法、程序,改革也就有了动力。深圳能提出这样的改革目标,本身就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就能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关于公平分配问题
现在民众意见最大的是分配不公,已成为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
在一次分配领域,我国工资占GDP的比例为40%左右,资本主义国家为50—60%之间,美国则占70%。1991年到2005年,政府收入增加,企业收入增加,而工资占GDP的比重不但不增加,反而从15.3%下降为11%。近30年来民营、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10%,而职工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加上通货膨胀因素,职工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分享到应有的成果。再作这样的比较,劳动所得(工资加雇主为其支付的社会保险金)与资方所得(利润加折旧费)相比,瑞典是在七十年代为3比1,八十年代为2比1,有些年头甚至达到4比1,我国2004年为0.65比1。在一次分配中,这种明显的不公造成了中国经济的内需不足。我没有查到深圳的有关数据,但应该与全国的状况差不多。这怎么能让民众满意呢?今天深圳要启动新一轮改革,还能回避这个问题而言它吗?建议政府每年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提出增加工资的指导意见,由工会代表员工与资方进行协商,在国有、外资、民营企业中试行。
在二次分配领域,1978年到2003年预算内全国财政支出总额增加22倍,而行政管理费支出却增加88倍多。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只占25%,而美国公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却占75%。我国每年在基本民生的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逼近世界倒数第一,除了柬埔寨、津巴布韦等国比我国低之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高于我们。不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怎么赢得民众对改革的拥护、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现在,国家财政收入达5万多亿,深圳财政收入达600亿,不是没有钱,而是分配没有向民众关心的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分配制度。深圳要对行政性开支进行专项审计,并向社会公布,接受人大监督。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重生产、轻民生,制订了十一个五年计划,全是生产计划,就是不制定社会保障规划。深圳应在“民生净福利指标”基础上,制定社会保障的远景规划,将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环保等进一步具体化,作为对民众的承诺,供考核、监督、审议。
在三次分配领域,应该鼓励成立公益、慈善为目的非政府组织。一个雪灾、一场地震,既显示了民间的力量,又暴露了民间组织的缺失。成立公益、慈善为目的社团组织,本是民众的权利,怎么一定要政府作为主管部门呢?有好处,他们就想插手;
没好处,就不想惹麻烦,使得想助人而不能为。深圳应率先对社团登记制度进行改革,取消政府作为主管部门的规定。
关于民主法治问题
权力腐败是民众意见最多的一个问题,《纲要》提出了若干措施,但从源头上治理考虑不够。为什么越讲法治,腐败越严重?所谓法治,是治政府的,是为了限制政府权力。但我们讲法治以来,政府各部门出台了许多法规、条例,是为了治民众的。结果越讲法治,政府权力越大,腐败也就越严重。民众普遍反映,现在办事越来越难,不得不以金钱开路,这是腐败泛滥的根源。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先从民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做起,清理已有的法规,减少审批的范围、缩短审批的程序,并对必须保留的审批实行监督,设立民众投诉信箱,进行民众满意度测评。
民众怎么治呢?这就要实行民主。政府部门的提案,要经过代表民意的机构和程序通过才能生效,这就是程序民主和立法民主。深圳市地方立法先由政协通过,再交由人大表决。逐步改变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产生办法,市人大代表按地域组别分配,竞选产生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由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及行业协会按功能组别推荐。这项改革可实行双轨制,一定比例的代表按新办法,逐步推开、循序前进。
实行竞选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镇、区书记与镇、区长提两名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通过建制化的方式和程序让公众参于公共决策,可行的办法就是从网络民主起步。建议政府各部门设立网站,除发布政令外,应开辟专栏,吸收民意、接受投诉。党政负责人可在网上与民众讨论对话。政府可设立网络信息、网络动态、网络建议,收集、反映民意,使网络成为党和政府同民众沟通的平台和桥梁。所有政策、法规、条例、规定出台前都要征求民意,出台后允许批评。其他媒体都应开辟专栏反映来自民众的意见。
关于精神文明问题
当今中国最大问题是价值理念,我们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失去了对民众的教化功能。欲望膨胀、挣钱第一、不择手段,实际成为了主流价值观,导致犯罪越来越严重,治安越来越差。加强法制,严厉打击,重典惩治是必要的,但不是根本的办法。关键在于究竟用什么理念来教育党员、民众、学生、孩子,让他们听得进、能接受。
我提出了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的理念,这是从5000年的中国传统文明、500年的西方文明、200年的社会主义运动提炼出来,既坚持社会主义,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深圳过去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是理念创新。今天同样也要承担价值理念创新的重任。
我国和深圳民众精神状况恶化,该应引起关注和重视了。我国有严重精神病患者1600万,在疾病排名中已跃居首位。全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每2钟自杀9人,其中8人未遂。自杀成为15至35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深圳精神病患者己超过18万人,每年自杀2000人。汶川地震死了6万余人,引起全国和世界的震惊,可我国每年自杀人数超过这个数将近5倍,却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是不可理解的。我在浙江金华市推动成立了“情感护理中心”,三年来避免了10多起杀人和自杀事件。深圳无任何理由,说没有条件关心民众的精神情感问题。
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一方面是正视、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正面的引导。民众的实际问题不可能全解决,民众的要求不可能全满足,在党和政府充分重视的前提下,需要做思想工作。今天还要不要做思想工作、谁来做思想工作、怎么做思想工作、做什么思想工作都没有解决。13亿人的思想、精神、情感,没有人关心,怎么不出问题。意识形态领域讲空话、大话、假话,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痼疾必须下决心改。当着民众困惑的时候,就是需要关心的时候,也是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我在浙江金华市、燕京华侨大学、深圳农产品公司推动建立“情感互动”,就是新时期做思想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
关于保护环境问题
深圳的空气越来越差,灰霾的时间越来越长,深圳空气 70%是汽车尾气造成的。但是,这么多年来,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我每次上街总可以看到3—4辆冒黑烟的车,大都是小型货车,还有公共汽车。我向环保局投诉多次,他们只是就事论事地查一下,没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我建议:发动民众投诉举报,授权交通警察查处,对小型货车集中查验,街头设立尾气检查车辆,对冒黑烟车辆为什么通过年审一查到底。关键是要对环保部门问责,对治理尾气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什么不见成效?还有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要发动民众来参与。循环经济主要不是建项目,而是从政策到体制、从经济到社会、从政府到民众、从观念到习惯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发动群众、社会全面参与。
新一轮改革的方法与程序
以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改革目标,就很容易确定改革的方法、程序。
一、先对民众作问卷调查,看民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就从哪里改起。这样,改革的重点、内容很快就能确定。
二、围绕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制定全市的改革纲要,同时要求政府各部门制订措施。
三、制定幸福指数,作为全市的测评指标。制定满意度指数作为对部门的测评指标。
改革纲要提了19项改革,太多、太散。改革措施不在多,在于制度性突破。我们能够做到公平分配、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环境保护等四项目标,民众就会高兴滿意,这比提多少口号都实在管用。深圳过去提了许多目标,什么花园城市、国际都市、经济中心,没有生命力。离开民众的感受,不关民众的痛痒,那都是花架子、说空话、减口号。这已让民众听夠了、听腻了、听烦了。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句话,搅动了整个中国,让所有民众为之兴奋。今天能有什么话,能撬起整个中国,让所有民众振奋,我看就是提让民众满意。为人民谋幸福,本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东方红》的一句歌词“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尔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歌唱毛泽东的。应该说,毛泽东让中国站起来了,但没有解决中国人的贫困问题。邓小平做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没有解决全中国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问题。改革到今天,敢不敢让人民来感受、评价是不是幸福?当今世界研究幸福问题已成了热门话题,幸福指数已开始替代GDP成为国际评价标准。如果我们不思改革,有可能GDP成为世界第一,幸福指数成了倒数第一。用幸福作为评价标准,这个本是共产党的发明专利,共产党就是靠“为人民谋幸福”的口号起家的。建国快60年了,该是真正兑现这个口号了。说代表人民利益,变为让人民来感受、人民来评价,这是从口号变为指标、从理念变为制度,没有真正为人民的一颗诚心、没有真正为人民的一股勇气、没有真正为人民的一种魄力,是做不到的。期待深圳的改革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