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山鹰:何以有“百家”,何以能争鸣?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所谓天下,就是指中国。从客观事实看,这句话谬以千里;
从中国人的主观见识看,又确乎如此。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人是把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当作天下的。在秦始皇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长期征战,在人们心目中,类似于今天的世界大战,是国家间的战争,而非国内动荡、军阀割据。

  国家间的战争无非是侵略与反侵略,吞并与反吞并。今天世界的人们会理所当然地反对侵略和吞并,认为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在那个时代,反侵略反吞并的一方不一定代表正义,侵略吞并他国的一方不一定代表非正义,也不一定会受到谴责。前段时间有部电影《墨攻》,票房很好,正面反映墨家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实践,主张“非攻”。但在战国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墨家和平主义的思想没有什么道德上的优势。比如《吕氏春秋》就反驳墨家“兼爱”、“非攻”思想:“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伐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莫利厚也。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焉……”就当时的历史大势而言,势强而发动侵略吞并战争的一方甚至是耦合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到达终点,就到了秦始皇,他终结了历史,建立起“天下一家”的秦帝国。

  从春秋战国到秦始皇,不仅是单纯的改朝换代,而是从原来的封建社会(分封国家)走向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皇权国家,走到一个有学者称之为“超稳定结构”的社会形态。百家争鸣就发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此时代全社会之变化,至迅且剧,所以能孕育种种瑰玮思想者。”有军事之战,遂有思想之战;
有百国之争,遂有百家之争。从孔子开始,孔子给春秋时代以光彩的结束;
墨子继之,墨子给战国以光彩的开端。从此,他们开启了思想大师百家争鸣、竞相璀璨的时代。而这个伟大时代的所有重大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中国向何处去?

  各国间激烈的政治军事竞争迫切地需要智力的支持。纷乱的时代促动着各个国家的君主:生还是死,逞强还是示弱,合纵还是连横,避实能否击虚,围魏可否救赵……这诸多问题的回答都需要人才和智力的支撑。有人才,劣势会转化成优势;
无人才,优势会变成劣势。各个君主都在建立自己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希望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和统治术。“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这句话完全可以运用到那个时代。有需求就有市场,有采购者必然会有出售者,何况还是政府采购。所以,知识分子周游列国出售智力的时代开始了。那个时候没有护照绿卡之说,智囊们迈开双脚就可以去游说君主。事实上,也确实是由于秦国采纳了法家学说,才决定了战国时代的落幕。

  阶级的变迁、知识的普及、学术的激荡也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形成。在封建初期,知识阶级与贵族阶级几乎可以画等号。政治教育与政治经验掌握在少数贵族的手中,一般平民难以与闻。他们既无了解政治的能力,也没有参加政治的欲望。到了后期,贵族“小宗五世则迁”,加之贵族与平民通婚,贵族的知识便开始为平民所掌握。更重要的是,以前的教育为学官所掌握,在官府之外没有学问。到了孔子时代,开设私学,类似今天炒得很热的“孟母堂”,奉行有教无类,连一些大盗如禽滑厘也可以学成名贤。这样,百家争鸣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不过,政治的战国时代,决定了思想的战国时代。政治要大一统,思想也需要大一统。思想的争鸣是表面的呈现,而思想的攻伐则是内里的实质。百家争鸣的最终目的不是维持乃至发扬这样的局面,而是终结这样的局面。每一家学说都不愿意与其他学说并存于世,而是力图战胜其他学说,只留自己硕果仅存。

  而且,那个百家争鸣完全是政治思想的争鸣。要说这些争鸣是学问的话,几乎也都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不涉及文学艺术之类。即便如孔子喜欢音乐,甚至有三月不知肉味之说,他也是认为音乐之道合乎政治治理之道,提倡“乐治”,把它跟君主治理之道联系起来。

  所以,百家争鸣,繁荣得璀璨,单薄得苍白。

  

  原载《北京青年报》,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相关热词搜索:争鸣 百家 山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