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宇,盯住你的反应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中国的Mr.Lightman 福尔摩斯说:从一个人瞬息之间掠过的表情,包括肌肉的每一处牵动甚至眼睛的每一次转动,都能揣测出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卡尔•莱特曼博士(Cal Lightman)说:男人挠鼻子表示他在试图掩饰,因为那里有海绵体,想掩饰的时候就会痒;回答问题时手摸脖子,如果脖子没病,就是在说谎;说话时手突然向外摆一下,说谎;目光的方向和手指的指向不一样,还是在说谎――在热播一时的美剧《Lie to me》(《别对我说谎》)中,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博士的研究成果,成为男主角莱特曼断案时的经典台词。
“在没有物证证明的情况下,如果一个表情、一个反应能够被解读出两种可能性,即善意的和恶意的,那么使用微反应分析一定要取善意解读,宁纵勿枉,才能尽量避免冤假错案”,这是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小组成员姜振宇针对一篇文章的态度。这篇文章就凯特王妃4月29日大婚宣誓时的8秒录像解读出“王妃脸上除了喜悦的表情,还流露出了少许厌恶、恐惧甚至愤怒的情绪”。
取白弃黑是姜振宇一贯坚持的原则,他不想语出惊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微表情专家”。创建研究小组后,他对谁都强调“应激”微反应。
姜振宇认为,自己站在保罗•艾克曼这个巨人的肩上,但他发现了巨人的“头屑”――《Lie to me》的硬伤是把人作为高级动物在生活中的模式程式化了:不是眼睛向右就是回忆,向左是说谎这么简单。关键是要找到有效的刺激源和有力的物证比对。研究数字媒体的博士生姜振宇开始了他对人的研究。
刺激源可以是古巴110米栏选手罗伯斯、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李刚……但这些人无法给出“物证比对”――罗伯斯不会承认自己在比赛中故意拉扯刘翔;王勇平向媒体承认在“7•23”铁路事故首场发布会时的发言有不足,却不会意识到自己是“逃离反应”;李刚痛哭流涕的道歉视频,按生理角度分析有勉强故意之嫌。
物证比对最终在江苏卫视的《非常了得》节目中得到了应验。作为嘉宾,这位只要观察选手言行举止、问几个貌似不着边际问题的姜老师,成了节目的一大亮点――他的判断准确率高达80%,节目主持人孟非也说了:该他红!网上已有不少人称他为中国的Mr.Lightman。但姜振宇最初答应做节目是因为好玩――可以有机会检验自己的研究。另外还有私心――想推广这门学科,撕掉“微反应”的神秘光环,还要回应许多对微反应的质疑,“只要我的研究内容或者方法能为更多人知道,请你们来读来骂来指点来认同,哪怕你骂我伪科学都没关系,只要你的东西更好,我就会向你学。”
郭美美母女的谎言与真实
在分析郎咸平采访郭美美及其母郭登峰的视频时,他一帧一帧地看。
郭:一部是玛莎拉蒂,(笑)一部是那个,MINI COOPER。(视线上移左右各轻微移动一次)分析:符合记忆名称的基线反应。说到玛莎拉蒂的时候,笑容真诚,表情喜悦。
从这个笑容来看,郭美美可能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非常喜欢这部玛莎拉蒂,感受到幸福,也就是干爸送给她名贵礼物的幸福,没有交换的负面情绪产生(因为交换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二种是对自己讲不清楚名字的事情感到好笑。无论哪一种,都可知在车的问题上,郭没有愧疚、轻蔑等负面情绪。由于车是其炫富的主要内容,且因此而引发被围攻和质疑的严重事件,在这么敏感的情境下提车仍然能反应真诚笑容,若非孩子太傻,就只能归结为郭并不认为车不应得。
这些线索还是指向一个关键问题,王军是谁?为什么他送郭名贵车,会引发郭的这种反应?
在分析了郭登峰13个明显动作、表情后,姜振宇分析道:
1、郎的问话,默认将“5只股票”的定义,选定为郭母所说的第一种,也就是“(那时)手里的5只”,继而郭母开始回答5只股票的名称,说明双方谈论内容一致;那么,郭母之前提到的“早期股市里只有5只股票”,就属于冗余信息。双方在来言去语之间,就将这两组“5只股票”混为一谈,此疑点一;
2、常规情况下,人在回忆的时候,由于需要调用大脑中对于“名称”(文字类)信息的记忆,会出现视线转移,以便集中精神进行记忆搜索和输出,但鲜有视线方向多变的伴生反应。多变的视线方向,通常发生在恐惧情绪,或者是心不在焉(不全神贯注)两种情况,配合面孔笑容,推测为后者,这是可疑反应之一;
3、笑容的变化,为什么?回答之前的深吸一口气,还是要好好应对的战斗准备反应,但随着回忆股票名称,脸上逐渐出现笑容,并在倒数第二只股票名的时候达到相对最大幅度,而全部说完之后,又恢复平静。这个笑容的变化,显然不是对自己回答的答案感到满意,否则应该出现在最后(不论是“完美交工”还是“欺骗的得意”),逐渐饱满而后又退却的笑容,指向一种情绪变化:觉得对这个不熟悉的信息进行吃力的回忆感到很好笑。那么这些信息的回忆,为什么好笑?结合1、2的分析,推测为配合表演。
“因为是郎咸平在提问,我们无法控制有效刺激源,只能通过现有素材进行分析。”姜振宇说,所以分析及结论都以推测为主。
不能简单推广
这学期姜振宇的课程有50个名额,很多人抱着猎奇和好玩的心态来上课,但真正能够犀利地观察人脸、对肌肉的运动形态了然于心的,不超过5个。“有多少人能把整套体系学下来?如果学得不对,就用它去分析,反而会造成损失。所以我觉得除非行业有应用的需求,否则还是不要推广。”
每周四下午两个半小时的课程,他会用得很满:基础讲解、现场实验、案例分析。课堂里坐着一个河南警务系统人员,特地来检查他的水平。那天讲的是“眼动”,对方听完之后说:你不是耍花腔。
之后,她给姜振宇看了一个结案的凶杀现场照片,请他逆推凶手的行为模式。
那是一起奸杀案。刀痕明显是慌乱中刺下的;还留下凶手的衣物;足迹鉴定可以看出,凶手有点跛;被杀妓女是一个中年人,没什么姿色……姜振宇认为,这不是计划好的作案,作案人没什么文化,年龄应该在40到50岁之间,个子不高,腿有点跛,以体力劳动为主,跟被害人的性交易不是第一次……列出一堆,“很容易缩小作案人范围”。
不过在现实中,应激微反应和测谎仪一样,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无法作为证据使用。
而对他来说,反复训练的负面效果是,现在看电影和做节目时的代入感很差,他会观察对方一些重复的细节。在一期节目中,他指出孟非在对某个话题感到无聊时会下意识地翻白眼,而郭德纲则习惯性低头看鞋。话一说完,郭德纲就俯下身子找自己的脚。
一定要双向推导
人物周刊:我们能不能依靠微反应来“读心”呢?
姜振宇:不能。微反应研究实际上是对“应激反应”的研究,也就是在特定的情境和问题刺激下,被测试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在这里,特定的情境和选择正确的刺激尤为关键。首先要确定被测试人所在的情境与基本信息:他在这个事情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是否为利益获得者?人生发展、受教育程度如何……这些信息都可能会影响被测试人的表达,也可以帮助研究者预估他们面对刺激时可能出现的反应。
在进行提问时,测试者通常不会一上来就将最重量级的问题直接抛出,而是会以闲聊为主,将主要问题拆分成几十个小问题,并且将具有刺激性的关键问题穿插在中间突然抛出,以此观察被测试人的反应。这样,被测试人在防备心减弱的情况下突然受到刺激,更容易表现出内心的真实反应。
人物周刊:这与测谎仪是否会有互补?
姜振宇:测谎仪测试的分析周密程度还不如我们,因为那个数据的强势太明显了,一条曲线出来几个点表示对方在这里有说谎嫌疑。但他为什么说谎,以哪种方式说谎是没有进一步解读的。
人物周刊:如何降低测试前成见的干扰?
姜振宇:那些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测试和写分析报告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有负面信息,才值得辨别真伪。这种时候,我们这些自诩为正义的人士就可能受影响,持不够中立的主观态度,本能的会对丑恶现象有情绪心理偏差,所以我就加了一个规矩,一定要双向推导,假定为真或者假定为假,对方所有的表情和反应能不能讲得通,就如同在《非常了得》的原则一样,微反应一定不能多疑擅断。
梳理行为,不下定论
人物周刊:你刚开微博就参与了方舟子与罗永浩的“戏谑”,包括之后分析一些公众事件的时候,不担心会被卷进去?
姜振宇:没什么可担心的,大不了退出微博。我对微博最大的一个看法是因人定立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争吵,或是观点碰撞,全部都是因人设立的,不管是方粉或是罗粉,没有人会跳出来,因事定立场。因为因事定立场的人往往是旁观者,都是去看双方的讲理。
我更欣赏科学松鼠会做科普的态度。说白了,做科普的人不是做研究的,是拿别人的文献来证明一些观点,所有的文献都是人家研究出来的。现在是懂科学的人太少,所以一旦出来一个头头是道的人,就会被说成是神。他从来没输过,而且他不能输。
人是社会的,分析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其实最后都是趋利避害。趋利就是生存和繁衍,他也有孩子,他要养家,那收入从哪里来,就决定了这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一旦输了,比如我在节目上猜错了,可以退出来,我就是普通的研究人员,不是专家。但如果他错了,他的约稿量、案例量就会少很多,就没有经济支柱了。所以分析一个人时,抛开他所有光环、观点、社会身份,就是怎么挣钱、怎么花。这样看人,基本上就能看得很通透了。
人物周刊:分析了郎咸平采访郭美美这段视频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姜振宇:郭美美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我觉得用不了“恶”这个字来形容她。她完全不明白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个信息会造成多大影响,完全不知道社会现在的矛盾程度,以及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她不关心。她是一个很不懂事的小孩,但网络舆论的力量会给她贴两个标签:第一个表现就是卖,也不一定卖给了谁,反正会有人包养她,是用肉体换来的生活;第二个是恶,因为有这个卖的经历,所以玷污了慈善事业的光辉,以及让老百姓捐的钱损失了。
这两个结果至少在没有更多物证之前,我是不会这么认定的,从她的表现来看也不像。其实说这个话肯定要冒风险。我们还是希望不做风口浪尖上的人,因为做风口浪尖上的人其实远远弊大于利。
人物周刊:那她的母亲郭登峰呢?
姜振宇:单从视频来看,可以用“狡猾”来形容。这个女人不管靠什么手段挣来的钱,哪怕现在不是那么富,没有挣到那么多钱,但她的脑子接受过很多信息,处理信息也很快。如果她站在另一个立场上发表一些观点,那她很有可能就是老百姓追捧的人。
但是我没办法站在跟她平等的位置上揣测这种人的实际心理,因为认知不一样。不管她挣过多少钱,她至少在那个圈子里打拼过,她见过的现金量和见过数字的值,可能比我一辈子加起来还要多。所以我只能说她有复杂的思维――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有思维――那当然最可能的就是编造和掩饰了一些信息。我只能靠逻辑推出来这个样子,但我肯定不能说她就是在撒谎。
人物周刊:有没有分析过其他的一些公众人物?
姜振宇:有一家网站做了陈光标的视频记录,委托我做了一次分析。那次分析还算比较详细,收集了背景资料、他矛盾的地方,但分析出来后,节目被禁了。
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一个成本和收益。老百姓、媒体为什么热炒他呢?是因为他拿钱的方式很特别、很刺激。而我们看到的就是两大块:
一、他捐的钱怎么来的?显然是挣的。但要挣多少,才能捐出那个量,总不会是50%吧。至于他怎么挣得这个钱,可以查他的产业。谁是路桥拆建的最大发包商?政府。因为政府花钱是不心痛的,既然不讲求经济效益,讲求的是什么呢?低风险,或者是高灰色收入。高灰色收入这个要有物证,暂且不讨论。什么人承接会有低风险?著名优质企业家,尤其是跟慈善沾边的――你看人家每年捐出那么多,产业规模又那么大,这样的工程不给他给谁?他能捐那么多,就意味着他能挣那么多。所以,怎么挣的、谁是他的上家就很清楚了。他为什么不像其他做慈善的人不炒作,或者说低调炒作?因为他需要慈善来给他做一个定位,一个社会定位,所有的定语都是他自己标榜出来的。
二、他有太多做假的动机,就是做秀的痕迹太明显了,明显已经不是说真心愉悦地把这个钱捐出来。站在日本灾难现场拍姿势,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不是为了慈善,就是为了树立社会形象。那你花这么大成本树立社会形象干什么用?混饭吃嘛!就这一条结果。
人物周刊:分析公众人物,包括公众事件的时候,你会觉得有压力吗?
姜振宇:不会有压力,因为他们不会跟一个科研人员计较,而且我们基本上还是比较客观地在梳理这个人的行为轨迹和行为模式,没有定论说他就是个骗子,她是一个贱货,因为那也不是我们该干的事。
眼见未必为实
人物周刊:这门学科还涉及到哪些领域内的知识,最终应用到哪些行业?
姜振宇:认知神经学、解剖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各个方面。最苛刻的测试应用确实是司法。而且司法有天然的优势:无罪推论、物证优先、不轻信口供。但还是要尊重司法的规律――物证为王,其他都是辅助手段。如果这门学科有一天能比较成规模,并且被广泛认可,在社会上的应用就是人际传播的管理。
人物周刊:比如商业谈判?
姜振宇:在中国目前这个经济形式下,不需要技术派就可以把商业谈判搞定,因为多数的商业谈判主体并不平等,绝大多数都是一强一弱,基本上在谈之前就已经有评判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平台可以去应用这套技术,需要考虑的是更多非技术的因素。双方实力相当,百分之百可以双向选择,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这种合作,基本上很少。这个有点理想化,但如果是这样理想的状况,你能够运用技术看到对方的主观态度,可以比对一下自己的客观情况,很多不必要费的精力可以减免了,你就可以有效地达到可能的预期。
人物周刊:这项研究会不会让自己有些斤斤计较的感觉?
姜振宇:会有斤斤,计较还没感觉到。值得计较的事本身就得计较,生活里面的情况是不需要计较的,也就不计较。
人物周刊:做研究时,你觉得最痛苦的阶段是什么时候?
姜振宇:最痛苦就是自己把自己给否定了。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意识――你能听到的话、看到的字都是别人有意识给你的。亲眼所见未必为真,画面可能也会说谎。
相关热词搜索:盯住 姜振宇 姜振宇 盯住你的反应 姜振宇 微反应姜振宇教你察言观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