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格调|上海天和尚海格调

发布时间:2020-03-2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私家菜 深宅大院内的私家厨师,怀揣高深莫测的秘制菜谱。不仅满足大户人家的肠胃,更是可藉以一表金贵身份的鲜香招牌。“沈公馆的张厨子”、“周府的谭厨子”,被用来偶尔出借、分享或者让渡,曾经是流通在旧上海滩名利场中的社交筹码。大约是2004年开始,私房菜又红了。上海得天独厚。老洋房加私家菜的组合,曾经是旧式上海某个阶层独有的虚荣,现在,它以同样的道理试图伺候永不满足的食客。它“私”,宣称自家珍藏,独此一家,毫不遮掩地霸道,同样一个“私”,似乎置身世外,不足为外人道,完全符合“低调的奢华”这一消费守则,“私”字招牌成全了它的流行。
  
  
  爵士乐 国人对上海的音乐趣味的普遍共识,非它莫属地指向了爵士乐。尽管据考证,爵士乐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是汉口而非上海,但是在中国再也找不出别二的城市,可以如此天衣无缝地桥接中产乃至整个城市的格调追求和爵士乐的品质与气息。上海确可称作爵士乐的宝地,从淮海中路的COTTON(棉花俱乐部)、茂名南路的JAZZ AND BLUES、汾阳路的Jazzy Club,到四季酒店37楼的爵士37、外滩中心的CJW、希尔顿和波特曼的大堂,专业非专业的爵士发烧友都可以找到恰当的消费去处。并且,上海盛产爵士音乐节。不同于北京爵士周为顾水准、个性和实验性而逼退了普通听众,爵士乐在上海的普及,得益于对大众品味和市场的屈身俯就。
  
  
  摇滚 和上海的爵士盛况相比,摇滚乐在这里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圈内人的评价是,上海,一点摇滚教育都没受过!摇滚乐在上海,向来是青春期发作的一场场低烧,成不了气候。“上海摇滚?上海没什么吧?”这是崔健说的。
  上海少有的摇滚酒吧大都经营不佳,或关闭或萎缩,和爵士酒吧的泛滥势成两极。1990年代中,东北角大学聚集区因天时地利曾有过红极一时的摇滚酒吧,比如复旦周边的“硬石”和“部落人”。随后从人们的视线内消失。有一度摇滚演出在迪斯科舞厅里将就进行,直到2000年,大量当红乐队到上海来演出,上海摇滚酒吧才真正火了起来,大多是顺带演出摇滚的商业餐饮场所,比如“Ark”、“桥外桥”、“U-Like”。
  
  南京西路 当其他城市还在研究“国产还是进口”的时候,上海的消费者已经熟知了来自各国的顶级品牌。布莱汉姆国际展览集团2004年向奢侈品展商发布调查问卷,让他们在莫斯科、迪拜、香港、北京和上海几地选择,80%的商家把票投给了上海。在中国,国际顶尖品牌最密集的地方是上海,而在上海最密集的地方是南京西路。这可能是全中国最豪华的街区。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梅龙镇广场三处,大肆瓜分着上海乃至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据2003年初一项调查,三大广场集中了893个品牌,其中国际品牌444个,世界著名品牌100多个,占国外一线品牌总数1/3以上。进入上海的国际知名品牌在此开设专卖店/专柜的达80%以上,世界顶级品牌中有95%以上在此开设了专卖店或旗舰店。
  
  
  外滩X号 门牌号统一是方正、不露声色的“中山东一路X号”,只顾着自己的庄严和堂皇,好像盛极天下的外滩传奇全与它们不相干。粗通上海历史的人会知道,这片江滩曾经是船夫和苦工踏出来的纤道,而后因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里书写的金融神话而成就了“远东华尔街”的荣耀。背负着金融重地的威严与富贵,和历史奇情的翻云覆雨,外滩X号们大概是最配得起奢华身段的所在。3号先行,2004年改建后,外滩3号的转身开启了上海时尚奢侈地标的消费功能。阿玛尼涌入,世界惟二的依云Spa登场,楼中餐厅的露台可以看到最美的浦江全景,免费开放的沪申画廊正在逐渐竖立当代中国艺术的风向标,展出的作品出自谭盾、徐冰这样的人物。接踵而来的则是外滩18号和外滩6号的迅速上位。官方已有意要将外滩打造成上海的香榭丽舍,而外滩18号的“房东”――上海珩意房地产又盯上了新目标:外滩1号、2号、……
  
  衡山路 衡山路名气太大,许多年过去,它必然地成了入门级的上海夜店消费地。法国梧桐、欧式洋房、殖民想象,仍是这些异国情调因子的卖点吸引来客。作为最资深的酒吧聚点,衡山路有些难掩疲态和老态,但它毕竟在时光流转中成了经典。有一些店家匆匆下场,另有一些,还在兴头上。衡山路的场子足够大,选择自然也多,它以规模取胜,动吧、静吧、同志吧,提供“必有一款适合你”的周全和妥帖。“Sasha”和“宝来娜”分别是宋美龄的陪嫁洋房和白先勇的旧居,这次,卖的是历史陈迹。
  
  复兴公园 上海的夜店场所和这个城市一样,等级明晰。资深和发烧的夜生活动物言必称复兴公园,挂在他们嘴边的远不是入门者们不知深浅的衡山路或者茂名南路。官邸、Park97、兰亭,不用多,已经敌得过别处一整条街的酒吧夜店。出入者中常常有名流界的大牌,彼此对得住,称得起身份。夜色迷乱下,匆促上阵的来往玩家大可不必在意过往传来的久远回音,现世浮华就已经尝不过来。租界年代,复兴公园仅法国侨民准入。2004、2005年,上海爵士周在此举办了两届,上海秋季时装周到今年已是第3年。
  
  
  苏州河艺术仓库 纽约有苏荷(SOHO,South of Houston Street),上海则有苏州河艺术家仓库。同样是先有大量废弃的仓库,接着艺术家迁入将其改造成工作室,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就成了有规模效应的艺术家村落。“苏荷化”进程始于1998年台湾设计师登琨艳的闯入。苏州河畔是下只角的贫民地带,是被历史逐渐抛在身后的重工业区,是被强行遗忘的都市背面,也正因为此,这里为开辟艺术创作场地带来了低成本的便宜。苏州河群落在当代艺术领地的集体表演为苏州河挣来了和历史无关的瞩目。2002年起,仓库开始被拆除,许多工作室被迫迁到莫干山路、泰康路,虽然仍在苏州河一带,但叙事方式显然已经不同。
  
  上海大剧院 一时是百老汇音乐剧《猫》、《歌剧魅影》、《狮子王》,一时是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一时是主旋律歌舞,上海大剧院跟它在的这个城市一样,忙碌,拥挤,不拘中外土洋地迎来送往。剧场内上演着声色,剧场前廊则涌动着上海的城市作风和世象:过往的观者,无论阶层、职业、男女,无不锦衣而至,或至少齐整熨帖,有板有眼,符合外人对这个城市的想象。对体面的刻意,在这里恰如其分地转化为尊重和矜持。被遗弃许久的昆曲居然在此破开冷门,在大热大哗的高等剧场内,和风靡世界的最大型的流行商业文化一起,成了消费的新时尚。
  
  
  襄阳路、七浦路 才被横扫掉的襄阳路留在淘宝热爱者们的巨大叹息中,幸好还有七浦路。七浦路名字妙绝,音译过来是“Cheap Road”(廉价路)。原先是一圈一圈的地摊,后来才被组织起来变成商场的规矩格式。消费当然低价,但品相也不赖,还可以找得到仿真高超的伪品牌,到此的“王琦瑶”们个个眼厉、手快。七浦路在名牌林立、遍地奢华的上海永远被挤塞在边缘,但它其实最得上海的生存哲学之道:以最小的成本负担最光鲜的生活。
  
  新天地 被此起彼伏的官司和纠纷缠身,因石库门保护话题而遭中伤,新天地被舆论罩上了许多阴影,但在夜生活的目的地选项中,它仍然坚挺地存有一席之地。这起码是个保险的去处,尤其对初到者来说。石库门建筑、不断迁入的设计店和奢侈品店、经营日趋稳妥的夜店、最得地利因素的露天酒吧,保障了在此处消费的多种可能。保险很可能意味着保守,虽然不至于完全被遗弃,但层出不穷的新鲜消费地,正在威胁到它,尽管如此,新天地的扩张仍在持续。
  
  F1 F1带给上海的,不仅是一场顶级赛事,更重要的是汇聚于此的无数顶级赛车、名人,以及,无数财力可观的商家。坐收每年5亿直接收入巨利的同时,上海又一次得以毫不谦虚地展示它的操办能力和作为一线城市的耀眼光芒。超级商业时代让我们知道一生多的道理,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变换成多项产业。上海F1不落人后。2006年上海国际赛车文化周随F1一起出台,又一场商业策划的盛典。

相关热词搜索:格调 上海 上海格调 上海花艺培训 格调花艺社长宁校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