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互助幸福院”_农村老人幸福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11年2月11日,民政部官网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在机构养老层面,提出要重点建设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荣军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而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村养老成为重中之重。
  意见稿发布后数天,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率调研组到达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对该县创造性探索出的农村“互助幸福院”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称赞是“村集体办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农家门口的幸福院,符合群众的需要,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代表着发展方向。“互助幸福院”在多种养老模式并进的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中,如何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本刊记者近日走访该县,为你敲开老年人的“幸福之门”。
  三月的春风,吹到脸上已经没有了寒意,多了些舒适。平原上一望无垠返青的小麦,让人感受到大地的一片生机。“咚咚锵、咚咚锵”,有节奏的鼓声伴随着欢声笑语,时不时夹杂着孩子的喊叫声,让还沉醉在春意里的我顿时平添了一种喜悦。车还没停稳,我就先下了车,这就是肥乡县前屯村的“互助幸福院”,空气中都能让你闻到“幸福”的滋味。
  
  用信念打造幸福
  走进大院,前屯村村支部书记、也是该院院长的蔡清洋把记者迎进屋里。
   “随着近几年外出打工者的逐渐增多,以及孩子不和老人住在一块的习惯,这样就产生了空巢老人。”蔡清洋告诉记者,“村里2002年盖了一所学校,随着布局调整,这所学校就闲置了下来,当时就想利用空闲房间改造成居所,让老人聚到一块,这样孩子出去打工放心,老人凑到一块也舒心。”
  想法付诸实践,往往要经历挑战。蔡清洋面临的挑战就是在召开的村两委班子会上,总共8个人,6个人不同意,一个人弃权。他们的意思就是弄不成,资金来源加上观念上认为让老人去住,是丢面子的事,成了大家反对的理由。
  “我坚持信念,认为中(可行)”。有了坚定的信念,蔡清洋说干就干。2007年秋着手准备,房屋从内部装修开始。 2008年春,又建了厨房和仓库。“有住的、有吃饭的、有放东西的,基本上就可以了,因陋就简吧。”就这样,初期的互助幸福院诞生了。
  2008年5月,可以入住了,有房子,又免费住,这应该会吸引很多人吧?蔡清洋都担心自己的房屋不够住。然而事实呢?没有一个人来住。“老人就是想不通,怎么能去,去了不是让儿女丢人吗?虽然孩子不在家,但确实有啊,孩子也认为丢人。”当初的意见成了事实,蔡清洋这才有点“醒悟”,莫非自己真的做错了?
  房子都装修了,钱也花了,事情就得办好,蔡清洋对自己的信念永远是那么坚定。他首先给原村支书家属做工作,然后找自己关系不错的,在不断的游说下,起初住进来了6位老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蔡清洋就让这些老人和村里老人闲谈中表达些幸福院的幸福感受,三个月后,又住进了15位。
  初具规模后,蔡清洋想到了给该院正式起个名。养老院?这不是国家政策主办的;光荣院?居住的不是有功的人。“这里面住的有五保户、低保户,甚至七八个孩子的。尽管孩子再多,都无法守着,来这就是解决孤独寂寞的。在这里年龄大小、身体健康都不一样,身体好的帮助身体不好的,身体不好的就搬煤球、打扫卫生等。年轻的多做点,随着逐渐变老,别人也会帮助你。这个模式就是一代代传着走的。当时就说叫‘互助幸福院’吧,来这就是享福的。”蔡清洋一口气给记者叙述道。
  成立之初,当地镇政府提供了集体生活用品,政府的相关补贴基本上涵盖了水电费,酱醋盐一年100元也就够了,蔡清洋索性把这些都给免了,来这里的老人自带米面油就可以了,每位老人每月花销折合人民币不足20元。
  蔡清洋告诉记者,2008年后半年,政府开始给予相关政策支持,每建成一套“互助幸福院”,里面的配套措施由政府承担。住20人的,每年给5000元钱经费,这里没有工作人员的开支,都是义务服务。根据现在的入院人数,政府补贴基本上可以保证运转,费用集体可以不用出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
  蔡清洋在老年人入住时就签订合同,并且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想要入住,首先必须本人申请,儿女同意,没有传染病,生活能够自理,这是蔡清洋所拟合同上的几个条件。蔡清洋解释:“因为仅是为了解决一部分,又是互助性质,所以一些残弱、智障、病瘫的就不能来了。”他的脸上透露着无奈。
  老人们对幸福院的感受又如何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老人。
  吴玉琴,78岁,3个儿子,已住3年。“住得挺好,在这里平时可以玩牌、扭秧歌,吃得都习惯,花钱不多。”当记者询问是否还想回家?老人说道:“不想回家了,家里紧紧张张、冷冷清清,这里有暖气、电热毯,都能说到一块儿,不寂寞。”
  尤新太,68岁,已住3年,3个孩子,现为副院长。记者开玩笑说他是领导,尤新太回答道:“在这里当院长要比别人干得更多,都是服务人员,没有领导,我自己就不仅负责电工、维修工,还教大家扭秧歌、吹唢呐、敲鼓等。在这里闲得没事,一块玩玩,不仅高兴,也活动了身体。”
  蔡清洋告诉记者,在这里老头老婆可以开玩笑说搞对象,在家可不敢,这里都是同龄人、有同龄语言。现在总共入住了24位老人,全村还有一些老人,都想着进来,就是床位暂时不够。
  在询问到现有模式下幸福院面临的问题时,蔡清洋告诉记者:“首先卫生室必须建在互助院旁边,其次农村合作医疗要加大,对那些不住院只吃药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现在是住院报销,不住院不报销。门诊一年最多才能报销40多元,而在农村得了高血压几乎就要长期吃药,对这方面的花销国家最好给与政策支持。最后,这个模式还是需要在以后不断的完善。”
  在谈到接下来的打算时,蔡清洋说打算把后面有的房子再整理出来,尽量满足全村孤寡老人都能入住;另外打算给自己找个好的接班人。“我相信我是在做好事,自己老了以后也会得到好的报应。”谈到当自己老了以后是否会入住幸福院时,蔡清洋如此答复道。
  
  关系融洽,社会更和谐
  肥乡县民政局局长李抬一在和记者谈到农村养老问题时说道:“现在养老模式以社区服务为主,并且全国都在开展,形式比较多,比如一键通、定时服务等,但是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前屯村幸福院虽然没有解决残病老人,却解决了弱势老人,解决了一个时段一部分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占农村老人的90%多。所以咱们的互助幸福院不是把老人像敬老院一样集中到这里养起来,而是居家养老。”
  在记者询问政府在以前屯为例的“幸福院”建设上给与相关服务与支持时,李抬一说道:“首先就是加强引导;其次资金和物资上给予支持。一个互助幸福院在建设期间政府给与配备卧具、炊具等生活必需品;再一个就是运行补助,达到20人每年给与5000元补助,每超10人加1000元,今年制定新措施,还要加大建筑资金投入。另外鼓励社会捐助,对企业或个人给与相应奖励措施。”
  谈到对“互助幸福院”运行期间的困境时,李抬一面露难色道:“我感觉现在互助幸福院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包括养老体系建设里面也没把农村互助幸福院纳入支持范围。虽然河北省这次开会提出来,已经将这种形式纳入支持范围,但是全国还没有。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这个作为养老体系建设主要的形式列入扶持支持范围,也能享受养老体系建设的各种政策。再是希望制定一个有法律效力的管理办法,确定互助幸福院的地位、性质。”
  李抬一更愿意谈互助幸福院带来的好处:“空巢老人问题能不能处理好,不但关系到国家未来,也关系当今。一个老人牵涉很多人,这些人能不能放下包袱,是决定能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能不能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通过村集体组办这种形式,通过老人这种纽带,联络了家庭成员,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群众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截止目前,肥乡县共有8家互助幸福院投入使用,3家正在建设。李抬一表示,截止今年年底,将争取在全县达到覆盖,尽最大力为老年人做好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互助 老人 农村 农村老人的“互助幸福院” 互助老人幸福院 农村老人互助幸福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