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样板 [成都:非典型休闲样板]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我发现成都人的精神状态与成都的地质结构几乎一致,临危不乱,以柔克刚。”成都本土作家洁尘这样说。 当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忙碌时,成都独特的舒缓节奏,让人不想休闲都难,因此也很难说她是中国休闲都市的典型。
“很平凡,也不妨碍幸福”
在成都读大学的杭州人王昕今年毕业了,这个从西子湖畔来的美丽姑娘说到成都,满脸的喜色,眼里透着安定。尽管王昕也对自己家乡的宜居表示肯定,“人们来到杭州会觉得她美得让人不想离开,但我认为杭州对外来者的影响远没有成都大。成都让人不想走是源于她的休闲文化,她的宽容气度。”
“衣冠文物,侪于邹鲁;鱼盐粳稻,比于江南。”(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一马平川、曲水长流的地势,是休闲宜居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而说到宽容的气度,成都早在2001年就被网友评为“最不排外的省会城市”。有人说的好:在北京呆上十年,依然是外地人,但在成都只需呆上两个月,便可以成为成都人了。毕业后的王昕选择留在成都工作,“我喜欢这里的那种开放精神,有一种价值多元化的品质,你挣到很多的钱,是好事;你当了很高职位的官员,是好事;你做了很大的事业,是好事。如果你很普通,很平凡,这也不妨碍你幸福。”宽容,会使人很快融入成都。
为了让王昕在成都安心工作,她的父母已经在成都买了一套95平方米的公寓,地点虽在二环以外,却看重了成都马上要建成城轨的便利,“城轨、地铁一建好,从家到单位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说到房价,王爸爸免不了感慨一番,“成都还是可以的,房价比杭州便宜不少,在省会城市里算低的了。”听到记者说北京四环的房价已突破30000元,他连连摆手说:“不敢想,不敢想。”外来人口经常担心的户籍问题,在成都基本不存在。“在成都,暂住证不如其他城市查得严,而且落户成都很简单,只要买了商品房就行,不像其他大城市有那么多的限制,而且,落户成都只需交几十元钱的手续费,不收昂贵的城市增容费。这一点也体现了成都的人文关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当记者问以后会不会同女儿一起在成都养老时,王爸爸表示会考虑。“女儿居住的小区就有很多外地人,到处都是外地口音,周围的餐馆还有许多照顾外地人口味的。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常态,因为成都的确是一个宜居之城,它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闲,不能全心全意生活”
四川省政协机关报纸副总编辑岱峻的家坐落在城南曙光园。在朋友眼中,岱峻夫妇的生活由美食、旅游、读书构成,仿若仙人。通过劳动把日子过好是他们夫妻的生活信念。家里的客厅、书房、卧室,都有个延展出类似阳台似的小布局,清一色的日式风格,家具全部由木材和竹制品构成,一尘不染。他们不愿意买车,觉得成都私家车发展过快,和道路不成比例。岱峻每天步行半小时去上班。
又是一年春分时,岱峻翻着当日的报纸,“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着成都市民郊游赏花的盛大场景,这户外踏青的传统由来已久。陆游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描述的正是成都人游春之事。成都人喜欢户外活动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们对喝茶的热情。“遇到阳光好,花开得旺,我恨不得把家里的饭桌都搬到街上去,一边吃饭,一边赏花呢。”爱赏花,更爱养花,每到夏天岱峻就会买来一袋花肥背回家,晒一天后,用小锤子慢慢地捶软,再用手搓成团状,给花施肥,他凡事喜欢自己动手,干得大汗淋淋,很是知足。在80平米的露台上,他种了七里香、月季、蔷薇、紫藤、栀子花、玫瑰等60多种花,花开时整个露台香气扑人,还有十几盆他亲手做的盆景。在这样的环境下,坐在躺椅里,晒着太阳看线装《菜根谭》,遇到精彩处,马上誊写在宣纸上,妙不可言。
平日里他们爱好很多,每周六下午,会去悦来茶馆听折子戏;喜欢美术,不错过各种艺术展;热衷收集民俗年画;网罗各地有特色的小玩意儿摆放家中。朋友们常说他们的才华有点浪费,应该做些投资。岱峻却说,“自己做盆景,如果老想着赚钱,心就不静了,要没有闲,也就不会全心全意。生活要有情也有致,既简单又丰富最好。”
而说到吃,连成都人自己也不讳言他们对吃东西的挑剔程度无人能比。岱峻的妻子是老成都人,做菜从器皿到调料都是一丝不苟。必须要用“李老九”牌辣椒面,不惜骑车大老远地去买。他们家厨房里不同用途的酱油、炒菜油就分作七八种,有做面条用的,熬汤用的,炒菜用的。调料都是经过反复比较,然后才认准的。
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中写道:“你和成都人聊天,只要说到吃,即便再木讷、再疲惫的人,也会立马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而且恨不得立即拉你上街去吃,或者立即做出来给你吃。”
记者就曾在成都亲历过成都人对于“吃”的执着。为了一饱口福,他们可以在一整天劳累后依旧热情不减地跑到想吃的小店门口,不惜排上几小时的队,非要吃到不可。而老板为了留住顾客,在顾客排队等候时卖起了“莲子羹”、“糯米糊糊”、“山楂羹”等开胃小吃,再附上棋牌、报纸等让人打发时间。这绝对不是什么星级的饭店,只是一家成都典型的“苍蝇馆”门前的场景。成都人喜欢把味道不错,但环境很破甚至卫生情况不太好的小餐馆叫“苍蝇馆”。谁管你是骑着自行车来的,还是开着宝马来的?在“吃”面前,人人平等。
“好温暖,这个城市还在”
去年一月,在去四川大学校园采访时,记者看到一群学生坐在草坪上,午后的阳光照着朝气蓬勃的张张面孔,显得慵懒而惬意。“我们下午本该上古典文学课的,可又舍不得这阳光,就和老师商量把课堂移到户外了。” 面对学生这样的要求还能保持风度并与学生同乐的老师,在成都并不稀奇。
这种历来逍遥悠哉的生活态度,在2008年并没有因为那场灾难而消失,反而多了几分泰然与豁达,这份豁达表现在地震发生后不久街上摆起的麻将桌和依然人满为患的火锅店。
面对着“将灾难娱乐化”的质疑,成都本土作家洁尘女士给出了这样的回应:“一下陷入飘摇、居无定所的状态,很容易导致这个城市的人们生活信念下降,在这个过程当中,成都人经过这些点点滴滴来互相感染,不要小看一个开起的铺子,它一直不关门,虽然说起来它正好要卖钱,要营业,实际上传递给人的信息就很重要,它代替了城市的灯光,就在那个时候你觉得好温暖哦,这个城市还在。”
仅一年之后,四川的都江堰、彭州、什邡、绵阳等重灾区在政府的扶持鼓励下开发了以“精品农家乐”、“地震遗址旅游”为代表的新休闲产业,它们正步入轨道,稳步发展。未来,成都依然以她休闲的气质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都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
“‘少不入川’的旧腔调早该抛弃了。”王昕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我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成都,我想一直延续下去,留在这里,永远。”
相关热词搜索:成都 样板 非典型 成都:非典型休闲样板 成都非典型中国汽车城样本 一个蓉飘青年的非典型范本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