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回家【帮你拼个顺风车】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只需一部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省去了交通高峰期挤公交和地铁的苦恼,也不用去和众人抢的士,而且价格双方还能再商量。这就是PickRide拼车软件,正如它的口号,“在街角找个空座位”。
对于住在上海浦东碧云路的Yoyo来说,每天早上,从家到公司的那17公里路都是一场“恶战”。在繁忙的早高峰中,要打到一辆的士,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经验和意志力。
这一天,Yoyo像往常一样,站在碧云路白桦路路口守了十分钟,还是不见车影,不妙的是,此时还多了一位竞争者:一位穿着时髦的小伙子,先是在路口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径直走到Yoyo前方十几米处等候起来。显然,他打算“截流”了,丝毫没有先来后到的意识。
一看形势不对,Yoyo气呼呼地走到了街对面,准备和对方进行一场比赛―看谁赌对了下一辆空车是来自左边还是右边。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竞争者出现了,有几位甚至不惜徒步走到车流更加密集的杨高路上。
此刻,与Yoyo相隔两个街口,家住黄杨路的Eric正开着他的1.8L福克斯,沿着碧云路穿过白桦路路口。看到很多人正在焦急地打车,他便心里寻思:“如果有人与我顺路,分担一下油费就好了。”不过这个念头转瞬即逝,因为Eric知道,在上海要是被逮到“开黑车”,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事。
Eric经常为油费烦恼,他的福克斯每公里差不多要花费0.8元;每天打车的Yoyo,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时,也常会冒出一个想法:那么多有空位的汽车,要是有人愿意载我一程就好了,我可以付费的。
尽管有“交集”,Yoyo和Eric却一直未能“相遇”。直到PickRide软件的出现,让他们心中的交集变成了现实的相遇。
“最好他开的是奔驰,并且长得帅”
今年三月,Yoyo在苹果网上程序商店App store中发现了一款名叫PickRide的拼车软件。让用户“在街角找个空座位”,这句描述语像磁铁一样,立即吸引住了她。
在自己的iPhone上安装之后,Yoyo半信半疑地试用了起来。因为PickRide需要实名注册,还要提供本机号码,Yoyo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芥蒂。不过这些最终都没有阻挡住她强烈的好奇心。
PickRide的注册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车主,一类是乘客。其中车主用户在注册过程还需要如实提供车型信息,包括汽车的种类、款式、车牌号码和颜色等。
注册完成后,Yoyo马上开始尝试寻找可以拼车的朋友。她在“目的地”一栏里填写了静安区的公司地址,在“愿意支付的价格”一栏里,本打算填“20元”,考虑再三后还是改成了“10元”。理论上,此时Yoyo要做的就只是等待了,看附近的车主愿不愿意拼车,能否接受她的出价。如果运气好,有多位车主愿意载她一程,她还可以从中加以选择。“或者是对方车主的信用度特别高,或者是对方开的是一辆宝马或奔驰,又或者是对方的照片特别帅……”Yoyo开始幻想起来。
不过让她失望的是,在PickRide小地图上,方圆1.6公里之内,没有一颗红点出现―这表明除她以外,此刻并没有其他用户使用这个软件。后来Yoyo明白了,这种偶然搭配的成功,其实需要庞大的用户数作铺垫。
一周后,Yoyo终于找到了第一个拼车用户,对方正是相邻街区的Eric。在电话中约定了碰头时间和地点,并接收到了系统确认码―双方只有通过确认码才能上路,就像特工之间对暗号一样,Yoyo的拼车之旅开始。
第一次乘坐陌生人的私家车,Yoyo心里有点忐忑。PickRide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拼车之旅开始时,用户只需按一下“搭载开始”,手机就会一直处于呼叫紧急联系人状态,并随时可以将“当前位置”及“拼车人联系方式”信息发送给紧急联系人,以确保安全。
在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Yoyo再次登录PickRide,并给了车主Eric一个好评,包括对方礼貌度、干净度、信用度、安全度和合算度等各个方面。评价之后,Yoyo自己也获得了一个信誉分,成为了一个“优质乘客”。
现在出发前登录PickRide,几乎成了每天Yoyo上下班前必做的功课之一,而仅仅一个多月过去,Yoyo发现她的活动范围内的小红点逐渐多了起来。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了上万名注册用户。”叶剑飞每次谈起这款软件,语气中总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据其介绍,目前,PickRide在美国已经有近30万用户,在日本、俄罗斯、巴西、叙利亚、利比亚也都有人下载使用。
叶剑飞的目标是全球用户达到1000万,这样他就能借由拼车这个基点,构筑一个社交网络新生态。
“汽车飞起来之前,请选择PickRide”
PickRide的构想源于叶剑飞自己的经历。曾在美国念MBA的叶剑飞,对于“拼车”深有体会。因为美国大学的车位有限,而大部分学生都住在校外,需要开车上学,所以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过拼车的经历。
“拼车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等,而且固定的carpool(拼车人)成员中,只要有一个人耽误时间,就有可能导致全车的人都迟到。下课的时候问题更大,因为选修的课程不同,固定的carpool无法拼车,只能各走各的。”有2年的美国留学和4年跨国企业的工作经历的叶剑飞,言语中时不时会夹杂着英文。
也正是从那时起,叶剑飞开始构想有没有新的解决办法。虽然已经有很多为拼车而服务的网站,但是都基于传统互联网技术,无法反映车辆的真实位置。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预约的,是一种离线的拼车模式,怎么样才能做到实时在线拼车呢?
2009年年初,以iPhone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手机开始大规模普及,叶剑飞从中找到了灵感:“利用无线技术来突破传统意义的拼车,求得潜在的交通模式的革命”。
“要实现真正最高效拼车,必须能够利用具有全球定位功能的手机,在司机和乘客之间建立一种空车位的实时交易机制。而且这种实时交易,只能是地理上最邻近的乘客和司机之间的联系。”叶剑飞觉得这将是个更好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案例。
经过将近一年的思考,2009年秋天,叶剑飞与三个老朋友相约在杭州西溪湿地的一个度假酒店碰头,兜售自己的计划。这三位朋友,一位是服务器构架专家,一位是移动开发的专业人士,另一位是在国际投行任职。
叶剑飞拿出自己的PickRide产品策划和需求分析书,向三人讲述了这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机会”。四人当场一拍即合,就这样确立了PickRide最早的核心团队。
不久后,叶剑飞辞去了全球500强企业丹纳赫(Danaher)亚洲战略总监的职位,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
“开始以为半年就能搞定,结果一年零三个月才实现。”技术的开发难度,超过叶剑飞的想象,“手机不同于PC,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个交易环节的N种意外情况,比如失去GPS,手机没信号,网络拥堵,断电,外界打入通话,一方中断程序去拨号等等,这个平台的复杂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除此之外,PickRide还要解决定位问题,消除“陌生人的恐惧”,设法约束拼车双方的协议得以履行,保证拼车人的安全,不能产生大量的失约行为……
待这些环节全部解决之后,叶剑飞发现这早已不是一款单纯提供拼车信息的软件,慢慢复杂了的PickRide更像是一款具有社交功能的、具有用户黏度的SNS应用。
“我们甚至计划接入SNS社交网络,PickRide的邀请好友功能就可以邀请现实好友一起拼车。”叶剑飞希望用户通过PickRide这个“手机应用的巅峰之作”,建立起一个拼车社交圈,并最终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
“如果大家都拼车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和公交车上的流量会减少,交通拥堵也能得到缓解。在汽车飞起来之前,PickRide将是最好的选择。”叶剑飞期待着PickRide能引爆一场“全球交通革命”。
“要做就做大爷”
“拼车治堵”并不是件新鲜事。为了鼓励拼车,早在1985年,美国洛杉矶就建起了第一条专供HOV(High Occupancy Vehicle高使用率车辆)车道,规定只有两人以上的车辆才能使用。发展到现在,洛杉矶已有825公里的HOV车道。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顺风车(拼车)倡导者王永,目前已连续三年向“两会”提交“顺风车”议案,建议出台优惠政策,比如“一个人开的小车,不得进入高速和环路的快车道行驶;三人以上的小车可以免交市内高速费,并可在Car Pool(拼车道)优先通行”。
这位“顺风车王”自1998年拥有第一辆私家车以来,便有了在路上找乘客的习惯。13年来,“红旗到本田、奥迪、奔驰,搭了上万人,从没碰到坏人,也没有被钓鱼”。PickRide的出现,立刻就受到了他的青睐。
拥有超过300万微博粉丝的韩乔生,也认为PickRide“对于中国人口密集型城市多的特点,非常的适用,也解决了信用”。
许多名人都在微博上帮着推PickRide,这让叶剑飞受宠若惊。“有人粉丝数达到1200万,只要三分之一的人看到了,那就是400万人。”目前为止,叶剑飞还没有花过一分钱为PickRide做广告,不过他每天打开电脑,总能看到媒体和风投的私信,有些风投甚至设法找到了他的家庭电话,谈合作事项。
“现在风投排队来给我投钱,大大小小有20多家。”风投打电话过来约叶剑飞去面谈,有香港的,有北京的,而叶都会这样告诉对方:“要谈的话你来杭州。”
“要做就做大爷,像苹果一样。”叶剑飞十分享受目前的主动局势,让他底气十足的原因是一个由杭州江干科技局抛来的绣球。据称,杭州市政府正策划着如何将PickRide引用到出租车系统中,实现“智能出租车”,让司机们不用再空车扫街。目前杭州出租车的空跑时间远远大于载客时间,如果不用扫街,汽油成本则会节省60%左右。而在杭州的搭乘出租车的人群里,有30%在使用iPhone或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
政府官员对PickRide抱有很大的热忱,并承诺叶剑飞只要有VC牵头,政府就投资30%。而如果合作成功,这也将是杭州江干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政策‘百人计划’的一个扶持项目。”江干区一位官员表示。
至于PickRide今后的盈利模式,叶剑飞坦承“目前尚不明确,也不担忧”:“淘宝在前几年也一直没有看清楚怎么赚钱,只是把流量作为首要目标,我们现在也这样,先把用户群做起来。”
叶剑飞的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全球发展到1000万用户,并将PickRide公司发展成一个无国界的跨国企业。他称,目前公司的第二批核心团队正在招募中,这些新成员都将是具有国际视野、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士,他还特意强调“也许会有重量级名人加入”。
记者观察
前景在远处,问题在眼前
按照叶剑飞的设想,PickRide无疑是一款“一片光明”的好应用,甚至可以引发“一场全球交通革命”,但一切能如叶所描述的那样,平坦地驶向光明吗?
我们不妨先看看LBS领域,与PickRide理念类似的另一款革命性软件Color的境遇。
Color是一款打破传统社交方式的免费照片分享应用,用户没有个人档案,没有密码,不需要加好友。只要拍摄照片,就能自动分享给周围100英里的Color用户。
传统的社交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而Color则在统一地理位置将熟人和陌生人建立起联系。这便是Color创造的“弹性网络”(Elastic Network),它与PickRide的设计理念如出一辙。
“弹性网络”的创意让Color在未发布前就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贝恩资本、硅谷银行总计约410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红杉的投入额度甚至超过了当年其对谷歌的投资,并评价称“硅谷每10 年会冒出 一两个改变世界的公司,Color 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自3月24日发布以来,虽然已有1000万人下载,但用户还是发现除了自己的自拍照以外,什么也看不到,因为100英里人内没有第二个人使用。还有些人打开软件后,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用。
许多用户都走着同一个轨迹:下载、打开、关闭、删除。iPhone版Color只有两颗星,安卓版只有1.5颗星。硅谷科技评论博客TechCrunch的创始人Michael Arrington甚至作出了Color已经失败的预言,因为“创业公司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目前在Twitter和Facebook上,PickRide的口碑也是毁誉参半。在用户留言中,有评论表示“根本找不到人拼车,没用”,甚至将其骂成“骗资料的流氓软件”。
这些评论背后折射的是PickRide面临的一对矛盾:如果没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就很难形成较高的用户黏性,反之亦然,没有较高的用户黏性则很难形成商家所希望的庞大用户基数。
这也是LBS在国内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用户基数少而且用户黏性低。自几年前Foursquare一炮而红后,国内也兴起一股模仿热潮,玩转四方、街旁等类似网站随即兴起,手机“签到”一度成为热门词语。但时至今日,其用户数和用户忠诚度也远未达到当初设想的状态。以2010年5月上线的街旁为例,其CEO刘大卫曾希望在2010年实现100万的用户规模,但截至目前,其用户数也才80万。与之相比,叶剑飞的目标全球1000万用户,不知要用多长时间方能实现。据统计,国内LBS行业的基本用户活跃度只有20%左右,用户流失率特别高。
除了这个行业通病之外,在中国还有可能遇到“黑车”嫌疑的法律瓶颈。据叶称,PickRide团队已经根据中国国情,为中文版增设了限制功能―比如载客的频率―来鉴别一辆车是否是黑车。“每个用户会受到每天两次的交易限制,并且时间相隔必须在6小时以上,以确保拼车基本上在上下班高峰时间进行。唯一不受限制的是出租车。”叶剑飞表示。
尽管杭州政府抛出了绣球,但其他几乎一致严打私家车载客的大中城市会接受它吗?PickRide的目标客户显然不仅是出租车公司,而是更多的无车一族。
除了非法营运的风险之外,杭州市运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青年时报》采访时还特别指出:“如果发生意外或者事故,各方的责任怎么确认?还有如果这种方式形成了规模,该出台什么样的规章制度,谁来监管?”
这些,都是PickRide在中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帮你 顺风 帮你拼个顺风车 顺风车拼车帮 滴滴顺风车拼座几个人
热点文章阅读